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速生杨木单板横纹弹性模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建立速生杨木单板横纹弹性性能的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速生杨木单板在受压和不同含胶量情况下的横纹弹性模量,考虑到木材密度,单板裂隙度和涂胶量等的影响,按照复合材料原理模型,分别在涂胶量体积大于单板裂隙体积,涂胶量体积小于单板裂隙体积和涂胶量体积为零条件下,探讨了单板横纹弹性模量模型,结果表明,当涂胶量体积大于单板裂隙体积时,预测值和试验值之间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2.
速生杨木单板面内剪切模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建立了速生杨木单板面内纵横向剪切模量预测模型,分析了压缩率和含胶量对速生杨木单板面内纵横向剪切模量的影响,以及单板面内纵横向泊松比的范围。结果表明:当涂胶量体积大于单板裂隙体积时,预测值和试验值之间平均相对误差为20%。  相似文献   

3.
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了塑化杨木单板不同压力时的顺纹拉伸性能,分析了其与塑化压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塑化杨木单板的拉伸模量与塑化压力呈非线性关系;随塑化压力增大,单板的弹性模量有减小的趋势,顺纹抗拉强度呈增大趋势,但当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顺纹抗拉强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速生树种胶合板弯曲弹性性能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单板压缩率和铺设角度入手,以每层单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单板厚度的加权和最大值为目标函数,同时以胶合板顺纹、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和总厚度满足给定设计目标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速生树种胶合板弯曲弹性性能优化设计模型。通过改变每层单板的压缩率和铺设角度,对速生杉木胶合板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优化设计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模型选择的胶合板结构,其顺纹、横纹抗弯弹性模量均能满足设计目标,但横纹抗弯弹性模量的理论值和实验值相对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厚度单板采用不涂胶、涂胶、压力浸胶处理,研究单板热压后的力学性能与密度 之间关系,以及单板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纵横向力学性能。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混合模型和层 合板刚度理论,构建单板涂胶和压力浸胶热压后的弹性模量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随 着单板中胶黏剂固化和单板被压密实,单板的横向弹性模量可提高3倍。(2)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板 涂胶和压力浸胶热压后的纵向弹性模量的增加幅度不及无胶单板热压后的增加幅度。(3)涂胶单板的 横向弹性模量模型在模拟实际情况时要乘系数k,此次实验k为0.76较为合适。(4)将加压浸胶单板中 的胶层分为10层、单板分为11层能较好地模拟加压浸胶单板的弹性模量,纵向弹性模量模拟值较实 测值小5.8 %,横向弹性模量模拟值较实测值小1.7 %。  相似文献   

6.
速生杨木PF浸渍增强机理及力学性能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满细胞法真空加压浸渍方案,对速生杨木进行低分子酚醛树脂增强改性处理,对材料改 性前后力学性能及其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分子酚醛树脂浸渍改性处理是速生杨木增强的 有效手段,能够大幅度改善速生杨木的力学性能,改性后材料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压 缩强度分别较改性前提高了87.784 %、22.136 %和207.358 %;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以抗弯弹性模 量、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为考察指标,速生杨木及其低分子酚醛树脂浸渍改性材的强度指标均 符合正态统计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长期温湿度交替变化对胶合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改进ASTM D1037老化方法,开展了落叶松层胶板试件0、3、6次干湿交替的多组老化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次数对胶合木宏观表征、微观形态、材料密度、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及胶层剪切强度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试件各项强度指标在干湿交替后均有明显下降;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试件各项强度指标降幅增加;6次干湿交替后,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和胶层剪切强度的降幅依次递增,各指标较0次干湿交替试件分别下降26.75%、29.64%、33.57%和40%;与初始裂缝相比,干湿交替对抗弯强度值影响更为显著;干湿交替次数与不同强度的关系均可采用幂函数拟合;基于交替次数与时间对应关系,分别建立了落叶松胶合木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及胶层剪切强度的时变模型.  相似文献   

8.
在不考虑单板在热压过程中的热解等因素的情况下,根据单板热压前后木材质量不变的假设,综合研究了单板压缩率、密度与热压因素和单板初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单板压缩率与各个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方程,建立单板密度变化模型。多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密度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尤其是当热压压力低于5 MPa时,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热-微波联合处理的水曲柳幼龄材和成熟材顺纹压缩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和木材化学组分变化的分析,建立木材顺纹压缩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曲柳顺纹压缩的初始阶段,应力-应变符合线性的弹性虎克定律;在弹塑性阶段,也基本符合线性的力学关系,建立的水曲柳幼龄材和成熟材顺纹压缩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由常数项(比例极限应力)和应力-应变线性关系表达式两部分构成;相同顺纹压缩率下幼龄材弹性模量和应力大于成熟材,主要受到木材化学组分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弹性力学能量原理为基础,建立单板条层积材的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并采用压制单向薄层复合材料对模型预测值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常用的几何模型相比,根据能量法建立的模型预测范围更加准确,能量原理得出的预测范围在热压压力小于5 MPa时比较准确。由于完全定向板材的横向搭接长度有限,使得横纹弹性模量的实测值与预测范围偏差较大,但是实际生产板材时,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因而在实际生产中模型的预测精度将会提高;而顺纹弹性模量和纵横向剪切模量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胶合板湿变形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木质复合材料可设计性,根据经典层合理论,建立层合结构木质复合材料湿变形计算模型。以不对称结构的胶合板湿变形为例,考虑到单板压缩率、涂胶量等工艺对单板湿胀系数和弹性性能,以及含水率对单板弹性性能的影响,计算得到翘曲湿变形理论值。同时对不同结构胶合板进行等温增湿实验,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湿变形计算模型能正确判断胶合板翘曲变形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人造薄木制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装饰用薄木一般都采用珍贵树种的木材制造,目前已供不应求。为了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促进家具和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我们在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木材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向,选用了Ⅰ-69杨、东北杨、日罗冬,柳桉等一些速生或普通树种的木材,研制了仿红木色及柚木色等多品种的弦向纹理及径向纹理的人造薄木。 人造薄木是将木段旋切成单板,再将单板胶压成木方,然后从木方上刨切出的薄木。由于人造薄木是装饰性较强的装饰材料,具有木质材料的一切优良特性,木材纹理可自行设计,可实现薄木整张化,胶贴工艺也简单,因此是一种价廉物美、应用广泛的家具和人造板装饰材料,国际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本文就人造薄木的制造工艺与设备、质量评定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等作一介绍。 一、人造薄木的制造工艺及设备  相似文献   

13.
<正>木质蜂窝空芯板是以旋切碎单板经加工成规格尺寸,再排列成蜂窝状作芯层,两边覆单板胶合而成的一种复合空芯结构板材。主要研究其芯层单板的排列结构和它的制造加工工艺对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也提出了可实现机械化生产的蜂窝芯层单板排列结构形式和它的全过程生产工艺。测定的板材主要力学性能为: MOR:14.2~21.5 (MPa);MOE:2~2.7 (10~3×MPa) IB:0.21~0.43 (MPa);密度:0.149~0.206 (g/cm~3)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施胶压制单板条层积材(PSL)板坯,测定板坯各层的密度分布规律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板坯内各层的单板条压缩后密度呈正态分布。根据预测方程计算板坯密度梯度,并将密度梯度预测值与统计分布区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热压压力低于5 MPa时,计算值能较好地与统计区间吻合,板坯密度梯度不大;当热压压力为5 MPa时,计算值与统计区间相差较大,经过分析修正,最终得出板坯密度梯度的计算模型。通过断面密度扫描试验,最终得出的计算模型能反映PSL板坯的密度梯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频介质加热技术,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多层豆胶胶合板板坯温度场分布和水分迁移情况,以及单板涂胶量对豆胶胶合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频热压(频率为6.78 MHz,压力为1.0 MPa)过程中,板坯内部温度场分布均匀; 干燥效率呈现出从表层向芯层逐渐增加,即由里到外的干燥模式; 当单板双面涂胶量为400 g/m2时,胶层平均湿态剪切强度为0.83 MPa,高频热压时间仅为12 min。  相似文献   

16.
图像压缩的小波系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3种经典的小波系数模型(EZW模型,SPIHT模型,EBCOT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表明SPIHT的压缩性能优于EZW(平均高0.6dB),而EBCOT的压缩性能又优于SPIHT(平均高0.5dB),再通过对3种模型的分析,明确了3种模型性能差异的根源在于对于带内小波系数的相关性和子带间小波系数的相似性的不同利用。最后,综合上述3种模型的优点,充分利用于带内小波系数的相关性和子带间小波系数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小波系数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在压缩比方面优于上述3种模型。  相似文献   

17.
活性粉末钢纤维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普通压力试验机附加刚性辅助架的方法对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和研究了不同水胶比和钢纤维掺量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特征.通过对不同曲线进行比较,给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受压韧性指数与钢纤维掺量和水胶比的关系,并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RPC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手糊薄木工艺是利用加热蒸发水分,使乳白胶产生胶结合作用的基本原理来完成的。本文主要从加工工艺及其利弊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总结工厂中的生产经验,简单的论述了其检验方法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法。以便更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柔化辊和光滑辊对旋切单板质量的影响,对加拿大Forintek研究所的一台小型旋切机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数字控制装置并配置了两种压辊.按照L9(34)正交试验组织试验,每组变量设定值重复实验2次,共旋切了45段云杉木段.在其他参数设置相同的情况下,考查了旋刀倾角(PA)、垂直间隙(VG)和水平间隙(HG)3个变量对单板旋切质量的影响,并比较了压辊形式对单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柔化辊旋切的单板的湿单板卷曲率比光滑压辊下降了60%,单板厚度较均匀,厚度偏差较小;柔化辊与光滑压辊的最佳旋切设置完全不同.柔化辊的最佳旋切设置为:旋刀倾角90.5°,垂直间隙9.84 mm,水平间隙2.79 mm;光滑压辊的最佳旋切设置为:旋切倾角88.5°,垂直间隙11.75 mm,水平间隙2.54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