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红链霉菌杀钉螺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钉螺孳生地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强杀钉螺效果的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用改良的高氏一号培养基,在28℃下培养96h,其0.1%的水浸液(5000万菌/mL)实验杀螺效果(钉螺死亡率):24h达10%;48h达90%;72h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夹竹桃(Nerium indium)和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复合颗粒剂进行灭螺实验,并与单独使用夹竹桃灭螺和紫红链霉菌的灭螺效果对照,探讨夹竹桃和链霉菌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夹竹桃和紫红链霉菌复合灭螺具有一定协同增效作用.复合颗粒剂在不同温度下对钉螺毒杀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在15℃下,钉螺7 d死亡率为64.2%;在25℃下,钉螺7 d死亡率为83.2%;在35℃下,钉螺7 d死亡率49.9为%.  相似文献   

3.
采用6种培养基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根际土壤放线菌进行了分离,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指示菌,测定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金钗石斛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64株放线菌,并划分为10个不同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分别隶属于纤维菌属(Cellulosimicrobium)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中,链霉菌属为优势属,占分离菌株的93. 90%;获得的164株放线菌中有19株链霉菌属菌株具抑菌活性,占分离菌株的11. 58%,其中菌株g62和G29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H2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灰葡萄孢均具有抑菌活性,可见,g62、G29和H2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分离鉴定一些对番茄灰霉菌具有拮抗作用且适合当地生境的生防细菌,以金华连续10年的番茄种植保护地土壤为材料,分离细菌,并以灰霉菌为靶标菌对其拮抗效果进行检验,对候选菌株进行格兰氏染色,将其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标准菌株的16S rDNA序列比对,利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进化树,通过菌株发酵液灌根番茄后48 h,离体叶片挑战接种番茄灰霉菌,以及温室盆栽接种实验明确其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分离获得5株疑似芽孢杆菌,其中1株(JH-2)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高抗性,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与标准菌株AB735995.1解淀粉酶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聚于同一分支,同源性高达99%;菌株JH-2发酵液处理的番茄叶片病斑面积为对照处理的77%,防治效果为22.3%;菌株JH-2处理后对番茄灰霉的防治效果为38.9%.以上结果表明,解淀粉酶芽孢杆菌JH-2灌根后,可以触发番茄植株系统抗病性,增强植株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4.3505为出发菌株,以紫外线作为诱变方法,筛选抗乙酸钠高产纳他霉素的突变菌株,优化发酵条件,筛选诱导子及添加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突变菌株为纳塔尔链霉菌HW-2,其纳他霉素产量在发酵120 h后达到452.2 m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42.6%,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纳塔尔链霉菌HW-2生产纳他霉素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为发酵液总体积的6%,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30 mL,初始pH值为7.5。乙酸钠为最佳前体物质,乙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2%,添加时间为发酵后24 h。  相似文献   

6.
从大白菜植株根际土壤中取样,通过茯苓粉琼脂培养基的透明圈试验,分离筛选到4株产β—1,3—葡聚糖酶的链霉菌菌株R8,R15,R31和AS。经比较发现,链霉菌菌株R15最早产生较明显的透明圈,且透明圈最大,澄清度最高,从R15菌株提取酶液,测定其分解β—1,3—葡聚糖的酶活力。结果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0;低于55℃,pH7.5以下,该酶较稳定;Fe^3 ,K^ ,Cu^2 ,Hg^2 对酶有抑制作用,而Ca^2 ,Fe^2 ,Ba^2 ,Mn^2 ,Al^3 及Zn^2 对酶有激活作用,抑菌圈试验表明,该酶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宽度达15mm。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酶液处理后,病根率为34.51%,防病效果为64.28%。  相似文献   

7.
对一株土壤中筛选出的可以产抗菌活性物质的链霉菌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该菌的抗菌谱,发现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性真菌及细菌有拮抗作用,但对植物病原性真菌的抑制效果低于植物病原性细菌.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抑菌谱等系列比较,发现该链霉菌菌株与链霉菌属的黑胡桃链霉菌(Streptomyces nogalater)的特征基本相符;通过16S?rDNA序列比对,发现该菌株16S?rDNA与黑胡桃链霉菌的16S?rDNA同源性达99%.根据多项分类原则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分析,将该菌株暂归入黑胡桃链霉菌类.  相似文献   

8.
五氯硝基苯的放线菌降解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从施用过五氯硝基苯(Pentachloronitrobenzene,PCNB)的土壤中分离得到高效放线菌菌株——金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ts),它能够依靠共代谢作用还原五氯硝基苯.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适宜生长条件:温度25℃-30℃,pH值为7.0.在该菌株的作用下,PCNB的降解加速,半衰期低于27d.  相似文献   

9.
3个链霉菌新种的多相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筛选产生活性物质的过程中,发现4株具有抑菌、杀虫等生物活性的链霉菌.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程序进行了分类鉴定,并与链霉菌属已知相关菌种进行了比较,将YIM32065^T和YIM33176定名为多形链霉菌新种(Streptomyces polyformus sp.nov.),YIM35551^T定名为抗霉链霉菌新种(Streptomyces antifungus sp.nov.),YIM30823^T定名为灰白链霉菌新种(Streptomyces griseoalbus sp.nov.).  相似文献   

10.
甜叶菊斑枯病生物防治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甜叶菊根部土壤中分离到放线菌A01和A64两个菌株,生长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抑菌效果好,为高效拮抗菌株.两个拮抗菌株的拮抗活性能稳定遗传.初步鉴定两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crnyces Waksman and Htenrici),A01为黄色类群的一个种,A64为蓝色类群的一个种,种名未定.喷施抗生菌剂,可有效降低斑枯病病情指数,平均防效为56.3%.A01和A64混合构成的抗生菌剂防治效果明显好于两个菌剂单用,差异达到显水平.抗生菌剂可显提高甜叶菊叶片产量,平均增产18.7%,尤其在连作小区,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