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利用来自退化试验或加速退化试验的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采样策略来获取退化过程超过一系列伪失效阈值的首次通过时间数据,给出了有关模型假设和详细的伪失效时间数据分析步骤,利用极大似然估计获取时变参数分布的参数估计,根据拟合的分布参数函数预测将来的失效时间分布,得到了一种基于伪失效时间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最后,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确定特征长度和特征曲线.以三种连接试验件作为分析对象,利用六种不同的失效准则进行失效判定和连接强度预估,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计算发现,利用不同的失效准则,预估的结果明显不同.其中Tsai-Wu准则的误差最大,其他五种失效准则中误差水平相当,对不同试验件各有优劣.因此,推荐使用相对简单的Yamada-Sun准则.  相似文献   

3.
由修正势流理论获得了海管沿轴向升力分布,运用海管的小挠度微分方程,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有混凝土配重海管的平衡位移和应力,分析跨肩约束、混凝土刚度和来流速度对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的影响,讨论悬跨长度增加时刚度失效和强度失效的行为规律,给出不同跨肩约束条件下随间隙比和来流速度变化的安全跨长分区图.结果表明:悬跨海管首先出现刚度失效,触底后则会发生强度失效;间隙比和跨肩约束是影响安全跨长的重要因素;来流速度小时,必须考虑海管的静态临界安全跨长.  相似文献   

4.
针对深海试验平台变深机动过程中由外部环境扰动造成的变深失效风险,提出虚拟样机结合蒙特卡罗模拟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完成深海试验平台变深机动风险评估.以深海试验平台运动仿真模型为风险评估模型,将环境因素作为风险源,通过对仿真模型施加外部环境扰动完成深海试验平台故障情景再现,基于统计学方法得到环境因素扰动下的深海试验平台变深失效风险概率值.最后对风险源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跃层强度对深海试验平台变深风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高可靠和长寿命产品的可靠性评估问题,采用性能退化试验方法,基于产品性能退化量的退化轨迹,得出了线性、指数型性能退化轨迹绝对失效标准和相对失效标准下的首达时间分布定理,并分别得到了随机参数服从正态、Weibull和指数分布下的几个推论.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产品性能退化随机过程和退化轨迹、失效标准计算首达时间来评估其可靠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该成果对产品的可靠度等指标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网络软件可靠性测试是不同于传统软件的可靠性测试.因为和一般软件相比,网络软件是运行在更加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环境下.传统软件可靠性模型一般仅仅考虑在测试过程中测试时间的变化.为了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整合时间和负载变化,通过综合考虑两个因素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提出用Cobb-Douglas函数来整合两个关键因素,并建立二维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来评估网络软件的可靠性.通过使用ICRMS和SMU/SEAS网站的两个服务器日志的负载和失效数据,进行相关的拟合和预测实验.实验结果指出,二维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能够准确地拟合网络软件的失效数据和有效地预测网络失效发生.  相似文献   

7.
运用时间序列来分析车队失效数据.根据收集的某巴士公司近175周的失效数据,应用分解分析法得到了车队失效次数的模型.结果发现,车队的长期失效趋势呈现劣化趋势,其失效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得到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证明时间序列分析适用于车队失效次数的建模及预测.最后,对车队失效次数建模及预测的潜在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675高强装甲钢在受到弹丸冲击后的动态响应问题,需要确定一套适用于侵彻仿真计算的675装甲钢的材料模型. 通过开展675装甲钢的动静态力学性能试验和材料断裂实验,并且根据实验结果对675装甲钢材料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和失效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 同时,根据弹道试验建立了仿真侵彻模型,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材料性能实验得到的675装甲钢的Johnson-Cook本构和失效模型应用于弹靶侵彻的数值仿真时,得到的仿真结果与弹道试验结果的平均误差为6.5%,最大误差不超过10%,拟合得到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和失效模型参数的可靠性较高,对675装甲钢在冲击载荷下的仿真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硬质合金刀具在断续切削加工时的主要失效形式,考虑了冲击载荷作用次数对刀具可靠性的影响,运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及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硬质合金刀具的动态可靠性数学模型,给出了刀具在断续切削加工时的可靠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了以载荷冲击次数及加工时间为度量指标的刀具失效率计算模型.研究表明,随着载荷冲击次数和加工时间的增加,刀具的可靠度曲线出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过程.刀具失效率具有"浴盆"曲线的特征,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通过该曲线可以准确地划分刀具的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为刀具选取试验和修复时间以及可靠寿命等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星载遥感仪器扫描部件可靠性验证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可靠扫描部件是星载遥感仪器的关键部件,其可靠性验证试验的试验样本具有"小子样、零失效"的局限.工程中迫切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验证试验方案,在有限的试验周期内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是否符合指标要求.利用可靠度R(t)的验前信息,基于Bayes方法推导出了"小子样、零失效"情况下可靠性验证试验试验时间的算法;并给出了算例.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在指标和样本量相同的情况下,新方法可减少试验时间,降低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缩短SoC的测试时间并减少测试硬件开销,提出一种高性能SoC测试结构. 通过重用存储控制逻辑作为测试接口,可以消除传统双向测试总线寄生的时间间隙,同时建立的流水化测试时序,避免了测试通道中引入的关键路径;针对功能和结构双重测试需求,复用片上总线系统作为测试访问机制结构并对其进行无损式改造,减少了测试访问的等待时长;同时构建的一种不依赖于目标核的测试环,维持了测试通道与扫描链之间的带宽平衡. 实验结果表明,引入的测试结构使得测试时间缩短68%,面积开销下降36.1%,同时有效降低了对原始芯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鉴于目前国内外在次冲刷过程中土壤抗冲系数测时标准问题的空白研究现状,本文从土壤抗冲系数的概念出发,以实验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过程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次冲刷过程中土壤抗冲系数历时变化的计算模型,并作为确定土壤抗冲系数测时标准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抗冲中值与中值历时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并作为各地各类土样抗冲系数测时选择的标准与分析对比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如何以低面积开销为系统芯片(SoC)构建透明路径测试访问机制从而有效进行测试复用的问题,提出了SoC级透明路径构建方法,将透明路径构建问题转化为0-1规划问题,同时考虑测试调度,以缩短测试加载时间和减小面积开销为优化目标,利用IP模块内部的透明路径和模块间互连关系为每个待测模块构建测试访问通路。实验结果表明:该透明路径构建方法的面积开销比Ghosh方法降低50%,测试加载时间比Yoneda方法大大缩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用VisualBasic编写的硬度教学课件。学生在硬度试验时,使用此课件可以清楚试验参数选择的方法、过程;快速检验试验的有效性;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处理;规范表示硬度值;并对试验数据进行记录、保存。  相似文献   

15.
家兔固定时间对热原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家兔固定时间对热原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 0 0 0年版的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进行。结果 按规定测量 6次体温 ,制品均合格 ,而延长测温 2h ,变为不合格和复试的制品批次占总试验批次的 30 8% ,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家兔固定时间过长可致热原试验结果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16.
发光细菌法在润滑油急性生物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发光细菌法检测被污染的水和土壤中急性生物毒性方法,探索发动机润滑油生物毒性的检测途径.润滑油试样的制备依据美国ASTMD6081标准要求,采用了可容纳水馏分(WAF)和水溶性馏分(WSF)的原理和技术.对几种典型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运用发光细菌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对试验过程中发光细菌接触参比毒物和润滑油试样的时间,以及WAF制备过程中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毒性检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发光细菌法能够检测出发动机润滑油的急性生物毒性,不但具有良好的区分性,而且具有操作便捷、试验成本低和试验周期短等优点.搅拌时间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对同一油样搅拌时间6h优于3h.搅拌速度影响较小,适宜发光菌法检测润滑油毒性试验的搅拌速度为1200r/min.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寿命服从weibull,修复时间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系统固有可用度检验问题,以满足承制方和使用方风险为要求,以最小试验样本量和判定临界值确定方法为研究重点,将装备状态分为交替进行的开机与修复2种,设计了固有可用度定数截尾试验方案。通过实例计算,演示了具体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可用度判定过程。  相似文献   

18.
提出用于均衡Wrapper扫描链的交换优化算法以及用于测试调度的局部最优算法,这两种算法依据测试总线空闲率(IBPTB)指标,可从IP层和系统顶层对系统芯片(SOC)测试时间实现联合优化,进而使SOC的测试时间大大降低.为了验证两种算法及其联合优化性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基于ITC’02国际SOC基准电路进行了相关的验证试验.针对p93791基准电路中core6 IP核,交换优化算法能得到比经典BFD(best fit decreasing)算法更均衡的Wrapper扫描链,在最佳情况下最长Wrapper扫描链长度减少2.6%;针对d695基准电路,局部最优算法根据IP核的IBPTB指标,可使相应SOC的测试时间在最优时比经典整数线性规划(ILP)算法减少12.7%.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建设工程实验室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水泥细度、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等水泥物理性能检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消除这些影响、提高测试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the test of system on chip, the test scheduling determines the test start and finishing time of every core in the system on chip such that the overall test time is minimized. A new test scheduling approach based on chaotic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test scheduling was studied, the model uses the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scale of test sets of both cores and user defined logic. An approach based on chaotic ant colony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test scheduling. The test of signal integrity faults such as crosstalk were also investigated when performing the test schedul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many circui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solve test schedul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