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N)肾病的研究中,Mogensen等的糖尿病肾病(DN)五期分类建议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该分类有许多病理与病生基础,与临床结合比较密切,为早期诊断DN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受检对象10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3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6例,测定3组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及VEGF。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水平依次上升(P0.05),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脂水平有关(P均0.05),VEGF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CRP有关(P均0.05),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水平与VEG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水平升高,并与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的升高是同步的,说明炎性反应因子以及炎性反应因子的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胰激肽原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及根据病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和胰岛素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胰激肽原酶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与24h尿蛋白定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好,用药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张军 《甘肃科技》2009,25(2):149-150
探讨ACEI药物对无高血压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白蛋白的影响;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CEI干预组及对照组,进行3年临床观察;ACEI干预组患者尿微白蛋白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改善;ACEI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使用价值。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0例)。另随机选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4组患者血清Cys-C、Hcy、hs-CRP、mAlb、Cr指标,并对比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Hcy、hs-CRP、(mAlb/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Hcy、hs-CRP水平及(m Alb/Cr)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Hcy、hs-CRP、(mAlb/Cr)四者单独检测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和Hcy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血清Cys-C、Hcy、hs-CRP、(mAlb/Cr)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肾病者44例,以及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尿酸、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血尿酸水平均显示有显著差异(P<0.001).糖尿病肾病组肾功失代偿者血尿酸水平高于肾功代偿者(P<0.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与血尿酸水平显著相关,随肾功损害的加重而增高,二者互为因果,所以防治糖尿病肾病,应重视控制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7.
韦莉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84-18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颇为棘手,临床在遵循控制高血糖、治疗高血压、采取饮食疗法、保护肾功能等防治原则的基础上,笔者跟随马一乾老师,运用调中养阴、益气活血之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DN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危害糖尿病人生命健康.目前用于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而代谢组学方法可一次性对待测样品中多种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高灵敏度分析.利用气相/液相色谱、质谱学方法、气质/液质联用,以及核磁共振等方法检测糖尿病肾病潜在生物标志物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结果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致病机理研究、疾病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代谢组学常用分析工具、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阐述近几年代谢组学方法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由于相关仪器设备本身分析能力的局限性及数据分析方法不全面,目前代谢组学方法距离临床应用仍有一定距离,但是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可以预见代谢组学策略终将可以被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并指导相关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肽A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纤维蛋白肽A(FPA)的变化,探讨FPA的检测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DN)30例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DM)30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患者尿液FPA值,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DN组与DM组、DN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FPA水平测定中,DN组为(55.839±16.623)mg/gCr,经统计学处理,DN组与其他2组比较均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 FPA指标检测变化非常明显,是凝血因子活化指标,能敏感的直接反映凝血过程中凝血与纤溶阶段的活化,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参脉注射液对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CRP与粘附分子P-sel和ICAM-1的影响,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的机制,采用参脉注射液治疗38例患者,取常规西药组43例作为对比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CRP和粘附分子P-sel和ICAM-1水平.结果表明:参脉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68.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参脉注射液治疗组CRP与P-sel和ICAM-1水平与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2组CRP与P-sel和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但参脉注射液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参脉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对Ⅱ型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可能与参脉注射液调节炎性细胞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脾肾气虚血瘀的糖尿病肾病病人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纯中药,对照组服用糖适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结果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汤治疗1月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血肌酐以及尿蛋白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TRF)、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检查结果,将早期糖尿病肾病(DN)微量蛋白尿组患者40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A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40例(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TRF,Cys-C,RBP和Hcy水平.结果 1)TRF,Cys-C,RBP和Hcy在A,B组中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RF,Cys-C,RBP和Hcy在B组中明显升高,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Cys-C,RBP和Hcy联合检测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不同时期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 dedismutase,SOD)进行检测,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1例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DM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M2组);大量白蛋白尿组(DM3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抽血做血清NO、SOD检测。结果显示:DM1、DM2组血清NO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为P=0.000),DM3组较对照组降低(P=0.024),DM1、DM2组较DM3组血清NO水平增高(均为P=0.000);DN各组血清总SOD均较对照组降低,但以DM2、DM3组降低显著(均为P=0.000);NO与SOD正相关(r=0.607,P=0.000)。表明,1)NO在DN早期增高,晚期降低。在DN早期减少NO合成,晚期增加NO合成,对减缓DN进展有重要意义。2)血清总SOD在DN是降低的,抗氧化治疗可能在DN防治中占重要地位。3)DN患者血清NO与总SOD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早期的文艺思想是一个很少触及的领域。文章从考古发现、古籍记载、文字起源、早期文学作品几方面分析,阐述了我国文艺思想产生初期的三个阶段及其重要特点:文艺与获得生活资料的功用目的相结合;文艺与达到宗教迷信的功用目的相结合;文艺和突出社会政治方面的功用目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白蛋白尿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早期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2组疗程均为8周。对照组,口服氯沙坦片50m g/d,4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氯沙坦钾片50mg,1次/d)加舒洛地特给予600LSU,qd,iv,1次/d,连续2周后,改为舒洛地特片200 mg/d使用6周(共8周)。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舒洛地特能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可以导致终末期肾衰,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引起的重要的临床问题是尿蛋白和肾功能减退。运动作为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手段得到广泛共识。但急性运动引起尿蛋白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所以运动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存在争议。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微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跑台上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大鼠分为4组:坐式对照组(ZD);运动对照组(YD);坐式糖尿病组(ZT)和运动糖尿病组(YT)。分别取建模成功稳定期(第四周末)和运动8周后的血样测定血糖水平。测定肌酐清除率(CCr)和微白蛋白尿(MA)评价肾功能。数据分析显示,与ZT组相比,有氧运动显著降低YT组血糖水平(p〈0.05);与ZT组相比,有氧运动显著降低YT组微白蛋白尿水平(p〈0.01);与ZD组相比,YD组和YT组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肌酐清除率下降,有氧运动对微白蛋白尿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因此可能延迟糖尿病大鼠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就猪“高热病”发生、流行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并结合作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指出猪“高热病”疫情反映了疫病风险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发展之瓶颈,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新发疫病的研究与监控力度,强化防疫意识,改善养殖环境,控制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控制血糖、血脂及降血压等方法预防DN发生与发展,由于DN病因复杂,目前的治疗方法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亟需新的干预手段或治疗方法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动物模型在剖析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检验新疗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理想的动物模型能够探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并能确定药物靶点和检测新的治疗策略。然而,目前DN研究领域尚缺乏能够真实模拟人类DN主要特征的动物模型。本文讨论了当前DN动物模型的进展、局限性以及改进方式,以期未来能复制出与人类DN主要临床和分子表型相似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