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木香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用药植物土木香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32株.采用纸片法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并运用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株内生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IR-5,YIR-7,YIR-8,YIR-9为假单胞菌属菌种,菌株YIR-3,YIR-6为沙雷氏菌,菌株YIR-4,YIS-1,YIS-2分别为水生拉恩氏菌、薄壁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而菌株YIL-3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土木香内生细菌组成丰富,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YIS-1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引起雏鹅急性死亡的病原菌,从送检的病死雏鹅的肝脏、心血、肺脏病料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并命名为TSP-1。通过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鉴定方法,分离菌株TSP-1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动物试验表明,分离菌株TSP-1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TSP-1对头孢克肟、氟苯尼考、阿奇霉素、阿米卡星等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等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四环素等6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3.
新疆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诊新疆某牦牛场的某疾病的发病病源,控制病情蔓延,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生化鉴定、PCR鉴定。结果表明:得到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这6株分离菌均对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磺胺、土霉素等药物敏感;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扩增了1条457bp的特异性条带,对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提交的12条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7%~99%。  相似文献   

4.
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醋酸盐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芽孢萌发的选择性抑制特性,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苏云金芽孢杆菌,对分离菌株的个体形态,生理生化特点进行了分类研究,确定该菌株即为苏云金杆菌,采用改进的培养基培养伴胞晶体,证明该培养基可在48h内产生大量的伴胞晶体。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从广东省不同地区发病猪场送检病猪中分离到9株细菌(H1~H9),并对其hhdB-A基因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9株细菌经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和PCR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并具有卫星现象和不溶血特征。用hhdB-A基因引物从分离菌株中扩增到了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hhd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SH0165,HPS59的hhdA基因同源性为98%~100%,分离菌株hhdA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9.0%~99.9%;hhdB基因序列与SH0165的hhdB基因同源性为99%,分离菌株hhdB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7.5%~99.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少数放线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溶血素蛋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T-PCR扩增到了hhdB-A基因的目的条带,表明该基因在分离菌株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从河北省围场县某养殖场患病死亡的犊牛脏器样品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对其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生化鉴定特性与粪肠球菌的生化鉴定特性相符;分离菌株16Sr DNA基因序列与粪肠球菌的同源性为96. 2%;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分离菌株与粪肠球菌聚为一簇;分离菌株对小白鼠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并将其命名为EFC QHD-1;分离菌株EFC QHD-1对替米考星、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等耐药;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敏感。  相似文献   

7.
对通辽市某牧点山羊出现急性死亡现象,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病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确诊为山羊巴氏杆菌病,提出了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利用4种培养基,从5种发酵食品样品中分离到473株乳酸菌,其中H2O2酶反应阴性的有96株.从中筛选出了11株对胆固醇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并对其生长特性,生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根据菌落、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初步确定菌株ML03为果糖乳杆菌;MR12、MR13、AC01和AC15为类布氏乳杆菌;M R25为米酒乳杆菌;SC12和SC13为植物乳杆菌;HC12和HC17为干酪乳杆菌;而菌株ML21为乳杆菌属.11株乳酸菌的胆固醇的降解率都大于40%,其中类布氏乳杆菌MR12、AC01和植物乳杆菌SC12的胆固醇降解率超过了50%.  相似文献   

9.
鼠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离并鉴定了一株鼠棒状杆菌,为实验动物微生物监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等方法,对长期毒性试验中发病大鼠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应用生物学性状检测、血清凝集试验、动物试验等技术对分离菌株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从发病大鼠中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生化特性鉴定,并结合血清学诊断方法和动物试验,确证该大鼠分离菌株为鼠棒状杆菌。结论因长期毒性试验的应激致使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可使隐性感染的鼠棒状杆菌引发疾病,导致大鼠死亡,严重影响科研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兔的重要细菌病原体。巴氏杆菌病特别是呼吸道病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巴氏杆菌的血清学和免疫学知识是来自牛、禽,而对兔巴氏杆菌的血清学材料很少。应用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巴氏杆菌)免疫生物学的材料,来提高对兔病的理解,并产生一个预防或控制疾病的基础。本综述的目的有:1.提出革兰氏阴性菌的荚膜和细胞壁的现代理论;2.提出从动物(主要是牛和禽)分离出的巴氏杆菌的血清分类基础;3.将这种分类法应用于兔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1.
对发生于同一鸡场不同日龄鸡群的大肠杆菌病和鸡霍乱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方面的检验.同时取新鲜病死鸡的脏器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经对36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的鉴定,结果表明:分别为大肠杆菌(E.coli)和多杀巴斯德氏菌败血亚种(P.multocida subsp.septica),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为相应感染症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法,从患红体综合症的青虾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各分离到一个菌体,两个菌株的生长和生化特性完全一致,定名为青虾980910,以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青虾,可引起虾发病死亡,表明为病原菌,该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弧形,有一根细长的鞭毛,经API-20E试条生化分析,鉴定为拟态弧菌,药敏试验显示,该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氟派酸,荼啶酸,利复平等敏感。  相似文献   

13.
鳖"腹水病"的致病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5年以来,河南一些养殖场的幼、成鳖患发一种“腹水病”。从濒死病鳖分别获得两株细菌感下实.二者均为致病菌。根据细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营养要求和G=CMol%,笔者认为,二者分别为嗜水气包菌和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两株病原菌均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头孢二嗪和庆大霉素等四种药物敏感,用它们与腹水配伍治疗患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泥鳅溃疡病的病原菌分离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溃疡的泥鳅中分离出病原菌4株,分别为:02-7-01、02-7-02、02-7-03、02-7-04。其中02-7-04经人工感染健康泥鳅,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同,证实这株菌为泥鳅溃疡的病原菌.根据其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初步鉴定为致伤弧菌.对溃疡的组织病理观察,肌肉细胞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溃疡部位皮下肌肉组织水肿及炎细胞浸润;致病菌从肠道侵入而导致肠粘膜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定量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呋新、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曲松敏感;氨苄青、氧哌嗪、头孢唑啉耐药.  相似文献   

15.
花鳗鲡病原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从养殖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肝脏中分离得到优势菌株AMRB6,经人工腹腔注射感染健康花鳗鲡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有致病作用,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3.2×107CFU/mL.结合菌体形态特征、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以及16S rRNA序列扩增结果,表明该菌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30种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14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一株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内生真菌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菌落表面分离获得1株放线菌菌株BF-0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卡伍尔链霉菌(Streptomycescavourensi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发现该菌发酵产物对除1株木霉外的7株茶树内生真菌及6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氯仿萃取物对供试的5种病原细菌、1种白假丝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菌株BF-01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对重庆市璧山县大路渔场大规模发生败血症的患病黄颡鱼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首先把从患病黄颡鱼脾脏中分离获得的优势菌(命名为YC-1)人工感染健康黄颡鱼,该鱼患病症状表现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再从人工感染鱼脾脏中分离病原菌,再次感染健康黄颡鱼,其症状仍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因此确认分离菌株YC-1为黄颡鱼"败血症"的致病菌.根据菌株形态学特点、生理生化指标和16SrDNA基因序列鉴定其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患病黄颡鱼肝组织严重坏死,肝细胞排列紊乱;脾脏细胞间界限不清,细胞核膨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囊腔间隙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从汕头地区3个养鳗场患肝肾病鳗鲡的肝脏和肾脏分离出60个菌株,用这些菌株人工感染鳗鲡能出现相同的症状,并能从肝脏或肾脏重新分离出相同的菌株,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这些菌株的形状基本一致,经鉴定为野生型迟呆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wild type).这些菌株虽然是革兰氏阴性肠杆菌,但全部菌株对多粘菌素 E 高度耐药,对青霉素 G 反而较敏感.所有菌株对目前养鳗场常用的四环类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其耐药率均达到100%,但对大多数被测试的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9.
一株产抗菌物质链霉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较强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HCCB10124,研究其拮抗性表明,对10种常见的病原真菌和部分细菌有拮抗作用,但对植物病原性真菌的抑制效果高于细菌.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分与链霉菌属中的白网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reticuli)相同,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根据多项分类原则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分析,将该菌株初步归属于白网链霉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