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了职业精神和社会价值内涵、职业精神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和职业精神带动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体现等方面,如何使职业精神贯穿图书馆管理工作之中、职业精神体现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又如何在图书馆工作中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才能更好地为图书馆事业管理服务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八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不同点,本文拟通过八一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八一精神,充分认识和把握八一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继承的精神财富,是无比宝贵的政治资产和文化资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提升大庆人文品质,对于大庆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大庆一次创业中如此,在二次创业中同样如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为大庆人文品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工人运动中生成的安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运动中构建的革命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最初呈现、模范呈现、独特呈现以及早期传承过程中的一个枢纽呈现,堪称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代表性呈现,理应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中国工人运动革命领域中的“精神代表”。  相似文献   

5.
王素霞 《科技信息》2007,(22):22-22
创新意识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素质教育中要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批判精神、探索精神、质疑精神等,进而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具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艺术美学不只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还是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植根于生命的本源、源于生命的最深处的人生情怀和生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以及相互间的和谐统一为本质属性,阐扬和追求中华美学精神,必将成为艺术美学核心的价值所在。在艺术美学教学中,既要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品质进行梳理和阐扬,又要以审美的方式传播和彰显真善美的力量和价值追求。笔者在梳理中华美学精神的宏阔内涵、比较艺术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关系的基础上,从审美价值层面宏观上观照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指出中国艺术是艺术家追求自我生命和宇宙普遍生命的和谐统一,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以生命为本体的最高真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南昌起义所蕴含的"八一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八一精神"要永葆青春,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道路上弘扬、践行.要繁荣发展"八一精神",相关研究部门和研究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八一精神"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贯彻到"八一精神"各方面的具体研究中,在课题选择、史料搜集、"八一精神"内涵的分析等方面和环节,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八一精神"研究.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近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频发,其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裴春燕 《科技信息》2011,(26):236-236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定义,两者在高校体育训练都有体现。在当今社会,高校体育训练中不能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也不能重人文精神,轻科学精神,高校体育训练只有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才能使体育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和运动员个人的价值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实际是一种文化的竞争,精神的抗衡。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一种与本企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培育企业共同的价值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构筑富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利用企业精神的力量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给企业以发展的动力。本文对企业精神在企业中的作用,构筑企业精神的条件以及企业在构筑和实践企业精神的过程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张磊 《科技信息》2009,(32):282-282,285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探讨中国音乐蕴含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在音乐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意识和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12.
肖群 《科技信息》2010,(28):403-404
传统儒商在长期的商业经营过程中,在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哺育下,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经营伦理精神。这种经营伦理精神,是他们在商业竞争中求成取胜的精神法宝。那么,这种经营伦理精神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出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精神建设面临新挑战.高校统一战线因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服务高校中心工作过程中,将强有力地推动大学精神建设.因此,要正确认识新时期的高校统战工作,也要全面理解大学精神建设的新内涵,使高校统战工作切实服务于大学精神建设.高校统战工作在服务科研中,要发扬求真精神;在服务教学中,要传播人文精神;在服务民主建设中,要培养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4.
赵雪  陈昌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51-51,5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生产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恩也曾多次指出精神生产的重要性以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精神生产在社会中不仅参与物质生产的过程,而且还在社会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重视精神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精神作为一个完整的形态,其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孕育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进程。在井冈山精神孕育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安源精神、黄埔精神、铁军精神、八一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 ,论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精神复兴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精神复兴的科学内涵和资源、高等学校在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复兴进程中的作用和途径以及高校建构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精神伤害案件日益增多,但由于现有立法对精神伤害行为规定的不够完善或不够明确,对此类案件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我国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精神伤害罪,民法,行政法对精神伤害行为的规定也比较粗略。因此,弄清精神伤害行为的类型和实施方式,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严重伤害行为为犯罪,并明确界定刑法、民法对精神伤害行为的管辖范围,对于进一步完善精神伤害行为立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张利伟  乔文涛 《科技信息》2009,(30):I0102-I0102,I0106
物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即科学精神,是探索自然规律的有效工具,如何在物理学的教育过程中,贯穿科学精神的教育,是高校物理教学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物理学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物理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科学精神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物理学史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物理学史包含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些素材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物理学史的教学中,通过梳理和归纳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挖掘物理学史的内涵,能够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理论创新精神、实验创新精神和善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中,相当多的当代中国人陷入一定程度的精神困惑。随着中国梦在全国形成舆论热潮,重振中国精神成为唤醒民众的契机和强大动力。中国精神的内涵很深刻,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民族传统中。同时,中国精神也在社会转型期中与时俱进。社会转型期中弘扬中国精神,应该要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等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