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灯盏花乙素解离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灯盏花乙素解离常数pKa值.将灯盏花乙素溶于一系列pH值磷酸缓冲盐溶液中,选择合适波长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其pKa值. 结果表明: 灯盏花乙素在一系列pH值缓冲盐溶液中表现为二次解离,在pH值5.86~8.62的缓冲盐溶液中,选择335、385和395 nm作为测定波长,计算得到pKa1为7.77;在pH值8.78~12.28的缓冲盐溶液中,选择260、320和330 nm作为测定波长,计算得到pKa2为10.19. 研究结果为预测灯盏花乙素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法(TLC)对灯盏花乙素离解常数进行测定方法研究.在薄层色谱方法中,利用待测组分比移值(Rf值)与固定相pH值的Rf-pH曲线方程;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中,利用待测组分保留因子(κ值)与流动相pH值的κ-pH曲线方程,测定了灯盏花乙素的离解常数,并比较了HPLC和TLC法对灯盏花乙素离解常数的测定.HPLC与TLC法对灯盏花乙素离解常数的测定中κ-pH曲线和Rf-pH曲线均符合S型数理模型,该文首次报道了灯盏花乙素离解常数及测定方法.用所建立的方法分别测定了灯盏花乙素的离解常数并进行了比较,HPLC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方便简单,分析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运用酶促动力学、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灯盏花乙素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探讨灯盏花乙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及抑制类型、结合类型﹑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以及非辐射能量转移。结果表明灯盏花艺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0.498mmol/L,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与竞争性抑制的混合型。灯盏花乙素结合α-葡萄糖苷酶内源荧光的猝灭是由于形成了新的配合物,符合静态猝灭机理。15℃,25℃,37℃下灯盏花乙素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常数在0.99×1051.53×105L/mol之间,且只有1个结合位点。热力学数据表明灯盏花乙素结合α-葡萄糖苷酶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和氢键。Frster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灯盏花乙素与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距离为3.97nm。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灯盏细辛中灯盏花素的提取纯化工艺,以70%乙醇溶液超声波提取灯盏细辛药材,醇提浸膏进行HP-20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和酸沉工艺纯化,在(335±1)nm波长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野黄芩苷的含量.以乳糖、蔗糖和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以交联聚维酮为崩解剂,制备了灯盏花素片剂(野黄芩苷标示量20 mg)并开展了质量检查.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20%,50%,80%乙醇洗脱部位经酸沉后测定的含量分别为98%,79.8%,42.1%,而50%乙醇洗脱部位的得率最高达到12.14%.优选灯盏花素片剂处方为主药12%,MCC 40%,PVPP 30%,蔗糖13%,乳糖5%,硬脂酸镁0.5%,50%乙醇适量.该提取纯化方法能获得较高野黄芩苷含量的灯盏花素,制备的片剂质量检查合格.制备工艺操作性强,重现性好,能适应于工业大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云南大理、泸西、玉溪等地的12份灯盏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和NTSYS2聚类分析.10个RAPD引物在12份灯盏花种质资源种共产生43条DNA片段,其中32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74.41%,12个地方种质资源被聚为2个大类,野生居群被聚为一类,栽培灯盏花聚为一类,其中栽培灯盏花有4大亚类.云南栽培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关系与其采集地的地理分布具有密切关系,但并非严格按地理界限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对灯盏花素注射液处方进行优化,以获得稳定性和澄明度良好注射液.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以注射液外观性状、含量和澄明度等为考察指标,对药液pH值、助溶剂和抗氧化剂进行了考察和优化.结果表明,以Na2HPO4为助溶剂、EDTA-2Na和NaHSO3为抗氧剂、药液pH值约6.8,制得的注射液外观颜色为浅黄色、含量高和澄明度好.研究说明,根据筛选和优化的处方工艺制得的注射液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总黄酮和抗光氧化能力对外源茉莉酸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处理灯盏花叶片,测定叶片黄酮和叶绿素含量及抗光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茉莉酸处理后的3d内黄酮含量变化不大,第6天则显著升高;0.5,1.0,1.5mmol/L 3个浓度的茉莉酸处理组黄酮含量均高于对照,且1.5mmol/L处理组黄酮含量明显比0.5和1.0mmol/L处理组低.茉莉酸未对灯盏花光合作用造成损伤,但叶绿素b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有所增加;叶绿素a在茉莉酸浓度为0.5mmol/L时增加,而浓度为1.0和1.5mmol/L时下降.0.5mmol/L处理组抗光氧化能力下降,1.0,1.5mmol/L处理组抗光氧化能力增强.因此,可以把外源茉莉酸应用于灯盏花的人工种植,提高灯盏花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灯盏花在使用中会与飞蓬属或紫菀属植物混淆,对灯盏花mat K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灯盏花植物形态的研究,实现灯盏花与混淆植物的鉴定.采用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灯盏花mat K基因,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灯盏花mat K基因总长为1 317 bp,编码438个氨基酸,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表现为亲水性,二级结构以α螺旋、β折叠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mat K基因位于真核生物的叶绿体中,有8个蛋白结合区和3个多核苷酸结合区,用植物形态、氨基酸序列变异和系统进化树相结合,可以达到鉴别灯盏花与混淆物种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2例灯盏花注射液致药疹病例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文权 《甘肃科技》2001,17(4):58-58
本文以灯盏花注射液主要成分总黄酮为指标,用芦丁作对照品,检测其在五种输液中的稳定性。1 仪器与药品 751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PHS—4型酸度计(杭州亚美电子仪器厂);灯盏花注射液(云南省生物制药厂,批号000406);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为本院自制;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2 实验方法与结果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约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三宝胶囊中原儿茶醛、丹参素钠、丹酚酸B含量。方法:以三宝胶囊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sil BDS C18(5μm,250×4.6mm)色谱柱;流动相A:含0.05%磷酸的甲醇溶液,B: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原儿茶醛、丹参素钠、丹酚酸B分别在0.024 8~0.248μg(r=0.999 5)、0.370~3.70μg(r=0.999 9)和0.252~2.52μg(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9.3,98.6,98.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为三宝胶囊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检测灯盏乙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灯盏乙素对肿瘤的作用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对照组与不同剂量组的灯盏乙素处理后的乳腺肿瘤细胞中lncRNAs MALAT1、NEAT1和p53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观察细胞存活率.结果发现,灯盏乙素在低剂量(1、10、25μmol/L)时促进细胞增殖,而在高剂量50μmol/L以上时抑制细胞增殖.灯盏乙素在低剂量时使得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MALAT1,NEAT1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而在100μmol/L的高剂量时MALAT1,NEAT1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上升.灯盏乙素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LncRNAs MALAT1和NEAT1基因以及p53基因的表达,并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低剂量与高剂量呈现出相反的表达量变化.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黄萱益肝散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益肝散中两种有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钻石)C18(5μm,250 mm×4.6m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溶液(75∶25)。流速1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进样量分别在0.014 5~0.462 4μg和0.008 8~0.280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8.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益肝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超声波条件固定的情况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运用α-淀粉酶提取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指标成分野黄芩苷,以HPLC方法检测野黄芩苷含量.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0 min,pH6.0,酶解温度30℃,酶用量0.5 g.在此优化条件下,提取复方半边莲注射液的野黄芩苷含量为4.45 g/L,明显大于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注册标准煎煮法野黄芩苷的含量1.34 g/L、单一超声法3.84 g/L、单一α-淀粉酶法1.89 g/L.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方法, 用于萃取半枝莲中的野黄芩苷. 应用紫外光谱对整个过程在线监控, 实现了整个萃取过程的可视化. 用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萃取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方法可以防止被测物的分解, 减少萃取时间和溶剂的消耗. 野黄芩苷的质量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离线测定, 得到的检出限和定量测定下限分别为028 mg/L和093 mg/L,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7%和3.6%, 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  相似文献   

16.
用线性扫描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奥沙普秦在0.05mol.L-1HAc-NaAc缓冲溶液(pH5.18)中的电化学行为。奥沙普秦于-1.221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奥沙普秦浓度在4.0μg.L-1~2000.0μg.L-1范围时,其一次微分线性扫描峰电流与奥沙普秦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0(n=15),检出限为2.4μg.L-1。对200.0μg.L-1奥沙普秦溶液进行6次平行试验,RSD为1.02%,回收率在94.3%~96.2%之间,方法可用于其在片剂中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硅胶复合物,将其用于固相萃取柱制备,并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建立了牛奶中磺胺类药物测定的新方法.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0.1 mL的甲醇-乙酸(V∶V′=1∶1.5)混合液为洗脱剂,75mL的样品溶液.在优化条件下,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g/L,检出限为0.027~0.078μg/L(RSN=3).新方法用于牛奶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8.3%~113.6%.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葛枳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葛枳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5μm,4.6mm×200 mm),流动相为甲醇-36%乙酸-水=25∶3∶72,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葛根素在0.063 68~0.700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39%,RSD为2.4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葛枳胶囊中葛根素的质量控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The preparation,regeneration and mutagenesis of the taxol-producing fungus UV40-19 protoplasts werediscussed in the experiment.Totally 42 strains displayed hygromycin resistance.Six strains were found tobe positive mutants when screened on plate containing 90/ig/mL hygromycin.One hereditarily stablestrain UN0.5-6 was obtained,which raised the taxol yield from(376.38 ± 8.41)μg/L to(493.12 ± 11.36)μg/L.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regeneration and mutagenesis of the taxol producingfungus UV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