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基于三次B样条小波构造曲线的优点,生成新的汉字字形.它首先将字形轮廓线转换成B样条曲线,用小波变换分解曲线的控制点为不同层次的细节与低层次控制点(曲线),这些细节代表汉字字形的某些特征,改变某些层次上的细节,通过小波变换中的合成过程恢复字形,能得到一种新字形.  相似文献   

2.
洪飏  于雪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21,23(2):150-152,173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是用书写符号来记录语言、表达意思的.字形在词义研究上十分重要,能够帮助确定字的本义,正确理解字义的发展演变.但在确定一个字的本义时,不应只局限于字形,汉字字形表示的意义和本义不能随意画等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阐释字义上有时片面地局限于字形,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举例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取DRM范式,要求被试分别对字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和字形相近的汉字作是否出现过的判断。研究单个汉字的语音关联、字形关联对小学生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一发现,被试对关键诱饵字产生了明显的错误再认,字音相同或相近能够引发小学生对汉字的明显的错误记忆现象。实验二发现,被试对关键诱饵字也产生了明显的错误再认,字形相近能够引发小学生对汉字的明显的错误记忆现象。  相似文献   

4.
汉字形声字中存在孳乳现象.对这类形声孳乳字作谱系分析,能够从"源"上掌握这类字的造字途径和方法;从"流"上理清它们的上古音来源及其语音的历史演变,加深对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同形字是指汉字字库中字形相同,音义不同的字,即一个字符记录了几个音义之间互无联系的词.系统、全面研究同形字,对于文字训诂、汉字发展史的研究,对于文献的识读与整理、字词典的编纂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以汉魏六朝石刻中的同形字为基本材料,就其出现的时间、类型、产生原因、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这里“现代汉字”指1956年“一简”公布以后国内通用的汉字.非形声字指原属象形、指事、会意的字,和由形声字失去声符或义符蜕变而来的字.由于这类字在字汇中数量不算大,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同形声字相比较,它们更常用,更复杂.我们应当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这对于汉字评估、汉字教学和汉字改革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北京语言学院编的《汉字频度表》除去异体和生造字外,共有4560个常用字.其中非形声字1039个,占22.8%,这个比例超过了一般人的预料.笔者对之进行了穷尽分析.这些非形声字根据其字形结构同字义、字音的关系是否有理据可言,分为有理和无理两大类.有理类包括表义的和表音的.表义的比较复杂.由于汉字的历史积淀很深,有的字义辗转引申、假借;有的字形讹变、混同,或偏旁特化;有的只留下造字时的文化遗迹、今天已经很难看出其示义功能.可是,为了照顾字义的共时与历时使用情况,不致割断传统文化,我们把本义、引申义尚在使用,并且字形还可以分析的字列为表义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立”的本义是站立,这个意义仍在使用,但其字形已经不可论证,不算表义.“丁”字很象钉子的侧视图,本义是钉子,但这个意义它已经不用了,也不算表义.而象口、一、好、烦、树、竖等,我们认为有表义功能.字符可分为一次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汉字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中,形声字可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甲骨文到楷书书写系统,它一直处于递升状态.由此,对于形声字的研究也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梳理汉字字族源起与发展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从字族角度考察形声字声符表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汉字形声字中存在孳乳现象。对这类形声孳乳字作谱系分析,能够从“源”上掌握这类字的造字途径和方法;从“流”上理清它们的上古音来源及其语音的历史演变,加深对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出了利用声符辨别被谐字读音的三种方法:(一)根据语音的系统性原理和语音变化的规律分辨容易误读的形声字;(二)根据半表音声符、不表音声符分布的不平衡性,记少推多,分辨同从一声的形声字;(三)根据基本声符分辨同一谱系的形声字。运用这三种方法,可以辨别不同单字、不同字群、不同字系的汉字的读音,使半表音声符和不表音声符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表音声符的功能,大大地提高了声符的表音作用和辨音效能,对推广普通话和加快汉字识字教学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三次B-样条小波变换用于汉字字形压缩。在汉字字形压缩过程中,用三次B-样条曲线表示汉字字形轮廓线,通过样条小波变换将曲线控制点分解为变换域系数或者不同层次的控制点,根据系数与控制点,采用两种算法实现汉字字形压缩,再用存储的系数或控制点恢复压缩的汉字。从计算机仿真结果看,该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简本《老子》甲、乙、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简本中大量使用假借字、异体字,真实反映了当时楚地的用字情况,为研究汉字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试对简本《老子》甲、乙、丙中所用假借字进行分类、考察,以期能对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一点材料。  相似文献   

12.
根据形声字的生成途径可知,有这样两种形声字的声符可兼表音义:一是在表意字的基础上加注形符而构成的形声字,原表意字退居为新字的兼表意的声符;二是为了明确假借义,在原假借字的基础上加注相应形符而构成的形声字,原假借字退居为新字的兼表意的声符。文章选取《说文解字.人部》三个表示古代艺人的字:倡、僖、伶,对这三个字声符的示源作用进行分析,从而简要地论述了以上所说的形声字声符示源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声旁有提示整个形声字读音的功能,但不能完全凭声旁来推断形声字的读音。从形声字与声旁的关系来看,以声旁来推断形声字读音产生偏误有诸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提高方块苗文的输入速度,提出一种方块苗文输入的音形编码新方法,并用上下文无关文法给出该方法的形式化定义.该方法是将方块苗文输入编码序列设计为“2个音码+2个形码”的4码形式,与文字本身读音无关.音码由方块苗文首构件和末构件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决定,形码由方块苗文本身的末笔画名称和结构类型名称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决定.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较之前期已实现的方法,该方法不但简单规范、易学易用,而且具有更低的重码率、更快的输入速度和更高的输入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主要考证汉语北方方言中四川省的西部方言——作为一种具有入声声调的方言的本字,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用语。通过这种对本字的考证不仅能看出字义的发展和语音的流变,还能反映出汉字字形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古汉字和古埃及圣书字两种文字中的形声字的声旁,作了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的对比。二者在共时平面(总数、表音类化程度、表音功能三个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因为两种文字的形声字具有不同的产生机制。古汉字形声字主要是在明确表意的目标下产生的,而古埃及圣书字的形声字是在记音不自足的情况下产生的。然后从语言类型、语音特点和方言三个方面探讨了二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声化机制。最后指出汉字声旁的表意、别义性质是汉字坚持表意路线的重要原因;圣书字形声字声旁的记音性质体现出向拼音文字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汉字识别中声旁与整字语音激活的相对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声旁位于右半边且独立成字的汉语左右结构合体字为材料 ,操纵汉字的规则性和命名作业的类型 ,利用命名整字和命名声旁两种命名作业中的规则性效应 ,分别测量声旁语音对整字语音激活的干扰和整字语音对声旁语音激活的干扰 ,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整字与声旁语音不一致时 ,两种语音相互竞争和干扰的情况。结果发现 :(1)高频字整字语音干扰声旁语音激活 ,但声旁语音并不干扰整字语音激活 ;(2 )低频字整字语音干扰声旁语音激活 ,声旁语音也干扰整字语音激活 ,其中整字语音对声旁语音激活的干扰更明显。这些发现表明 ,高频字整字语音的获得明显快于声旁语音的获得 ,低频字整字语音和声旁语音尽管可能是同时获得的 ,但是 ,整字语音的激活水平要高于声旁语音的激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是最重要的秦代文字资料,它上承商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构形学理论从1734个构形单位中共切分出886个直接构件。直接构件按照功能类型分为四种:表形构件、表义构件、表声构件以及无理构件。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直接构件中存在着一批基础元素,直接构件之间的组字能度差异大,尤其是存在大量组字次数仅为1次的构件。此外,无理构件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支声字考释     
依据王国维“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选取《说文解字》中从支得声的一组形声字作为考释对象,试图从中梳理出字族,旨在辨清母文和母文孳乳字之间的孳乳分化关系,把握汉字发展孳乳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性,进一步探索汉字孳乳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在动态发展中了解汉字,把握汉字。  相似文献   

20.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肖"得声的55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41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14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肖"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