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余富兵  邓米兰 《科技信息》2011,(27):I0049-I0049,I0056
灰色综合评价法已得到了极为广泛地推广,应用于工程控制、工程管理、质量评价等领域。灰色关联度分析中的分辨系数在评价模型中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本文通过研究灰色综合评价法中分辨系数的意义及其对关联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分辨系数选取原则及确定方法。分辨系数的取值准则遵循动态性取值原则,结合评价模型的工程背景,能够更加实际地反映试验数据与评价结果的关系,具有良好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相关拓扑指数为分子描述符,研究取代芳烃化合物的水溶解度和脂水分配系数与分子拓扑结构的定量关系,建立了良好的构效关系方程,为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环境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理想解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为基础进行组合,得到的组合评价方法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在该组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常规的作法是对指标组合权重的运用主观赋值法,组合的偏好系数、灰色关联度的分辨系数采取人为赋值法,没能充分挖掘组合评价方法的优势。针对此问题,提出用投影寻踪法构建处理组合评价法的优化模型,运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处理该非线性优化问题,所得的指标权重为客观权重,同时得到确定组合评价法组合偏好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分辨系数的新方法。实例表明,基于投影寻踪的组合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Laplacian算子与灰色关联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分割技术,即以Laplacian变形算子作为参考序列,计算每个像素点及其8-领域的灰色关联度,从而辨别该点是边缘点还是非边缘点.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图像边缘,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关联度的阈值和分辨系数来控制边缘信息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PCA的中药黄芩药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基于谱效相关模式的中药黄芩的质量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采集到的色谱指纹图谱和药效指标(抑菌率)的大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建立中药黄芩谱效结合评价系统,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先进性与可靠性。文中的降维方法可以为中药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自适应谱线增强原理出发,建立了自适应滤波器系数和自回归(AB)模型系数的关系.通过对计算机模拟Doppler血流信号和人体手指Doppler血流信号的自适应滤波器系数的计算及相应的实验,表明用自适应谱线增强技术可以从噪声中提取弱Doppler血流信号.本文同时给出自适应AB谱法,直接估计信号功率谱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它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现代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混合物溶液结构的二维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混合物溶液中各组分的扩散系数与该组分分子量有关这一物理性质,利用核磁共振中的脉冲梯度场技术,发展了一种二维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2DDOSY).这样无需对混合物溶液进行理化分离,就能得到扩散分离的核磁共振谱,从而方便对混合物溶液组分和结构进行研究.还讨论了DOSY谱分离混合物溶液各组分的分辨能力与各组分分子量的相对比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数值微分零交点法分辨重叠谱的原理基础上,研究了该方法对不同分离度的两组分重叠谱图的分辨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两条高斯型重叠谱线,当分离度R≥0.07时,可有效地分辨两组分的谱图.对于前舌和拖尾的重叠谱体系,实现有效分辨的分离度的最低限也随峰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以L-色氨酸和DL-酪氨酸两组分重叠紫外光谱图的分辨为例,讨论了方法在两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框架多分辨分析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给出了一个可测集是框架多分辨分析(FMRA)谱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然后用一种新的方法刻画了包含于给定多分辨分析(MRA)的框架多分辨分析(FMRA)的谱.这是对H.O.Kim等人研究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灰关联分析及其在装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信息不完备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处理能力强、计算复杂度低等优点。实际工程中变速箱系统的故障具有复杂的灰特性。通过对灰理论中的灰关联原理、灰关联系数与分辨系数的关系、以及分辨系数的性质和取值原则的研究,成功地将灰关联分析应用于变速箱系统的故障诊断。实例结果表明:灰关联故障诊断方法计算简单.诊断结果与定性分析结论一致;能够为装备维修及状态预测提供理论指导;且对样本数量及其分布规律没有特殊要求,便于形成知识库中的规则,实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1.
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旅行费用法TCM常用于评估旅游地的游憩价值,现有的TCM模型大致可分为3类:分区旅行费用法(ZTCM)、一般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和高级个人旅行费用法(AITCM)。这3类模型各有特点,适用范围有所不同。针对九寨沟这类旅游地,上述3类模型的理论假设与旅游地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因而都不适用。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旅行费用分析方法——旅行费用区间分析(TCIA),并用该方法评估了九寨沟2000年的自然资源游憩价值,结果为10.8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位图矩阵和双支持度的中药配伍挖掘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了中药方剂配伍的规律.引入了关注频繁项概念,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位图矩阵和双支持度技术的BM-DB-Apriori算法来寻找药对药组.位图矩阵技术使得在找频繁k-项集时无需对数据库扫描,双支持度确保频繁项集中不包含那些因太频繁而失去意义的项集.以脾胃方剂库为对象分别使用BM-DB-Apriori和Apriofi两种算法进行实验,实验表明,BM-DB-Apriori算法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挖掘出药对和药组。  相似文献   

13.
Turbo TCM及在卫星移动信道中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卫星移动信道的特点,格状编码调制TCM(Trellis Codes Modulation)技术成为解决带宽和功率相互矛盾的有效方法。推导了简洁的非二进制符号MAP算法,并对TurboTCM在卫星移动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TurboTCM的性能明显优于常规TCM。  相似文献   

14.
脉象信号分析系统及对正常与妊娠妇女的脉象频域辩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眼于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四诊”的客观化 ,开发了一套具有数据采集、波形显示、分析处理、打印报告等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在传统脉象分析的基础上 ,首次用相位迁移和相位变异特征这二个参数对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脉象辨识 ,从而通过现代信息科学来证明中医关于对妊娠脉象诊断的科学性 .  相似文献   

15.
从1989至1997年,运用系列疗法治疗肩周炎106例(108肩),男40例,女66岁,平均年龄528岁。治疗分两步。第一步:用纯中医药新疗法治疗50例(50肩),同时用西医药治疗56例(58肩)作对照。随访3周表明两组无治疗病例,有效病例分别只占16%与71%。第二步:针对第一步无效按随机原则再分别分成两部分(组),每部分各36例。第一部分采取仅麻醉下手法松解加关节囊内液压扩张疗法,而同时运用第二部分采用中西医新型综合疗法,并以第一部分作为对照。同样,治疗施实连续三周随防,并运用第一步同样疗效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一部分优良率为667%,而第二部分优良率占100%,因此,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肩老炎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纳米技术的中药基础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产生的药理效应不能唯一地归功于该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还应与药物的物理状态(如颗粒尺寸等)密切相关.通过将纳米技术引入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提出了纳米中药的全新概念;阐明了纳米中药的特点;展望了纳米中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已成为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一个非常活跃且发展迅速的领域。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旅行费用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评估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适用于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及其它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地方的价值评估;文章阐述了旅行费用法的理论基础,分析了TCM模型形式与特点,综述TCM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今后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提出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中药汤剂的安全有效,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通过对中药方剂的配伍和煎制规范做数字化应用的研究,将现阶段已有中药汤剂合理用药规范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形成一个中医用药规范知识库;并在已有中药汤剂数字化系统上加入新的功能模块,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病人与药品信息的绑定,搭建合理用药规范数据库,研究对应算法,进行软件代码编写,完成与医院HIS的数据接口,提供一种用数字化的方法解决医院中药汤剂合理用药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Nonlinear chemical fingerprinting is a new technique for analyz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We developed such a method and applied it to Glycyrrhiza, a significant TCM. Nonlinear chemical fingerprints were obtained for Glycyrrhiza from four different production areas, and for 14 other TCMs with similar induction time. The calculation of their similarities was based on similarity system theory. Using intuitive visual comparison of the data and the similarity calculation results, Glycyrrhiza was discriminated from the 14 other TCMs. There w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 of active TCM components and the induction time. Thi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ontent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Glycyrrhiza from the four different production areas, and establish an equivalent-dose relationship for these four samples. This method provides a new tool for discri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Glycyrrhiza, and a dosag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lycyrrhiza from the four regions studied.  相似文献   

20.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中医辨证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将贝叶斯网络运用于中医辨证系统的研究,以更加量化中医辨证诊断系统.通过将中医体系中的916个证候,51项证素及其构成的1700条证名构成中医辨证贝叶斯网络的节点集,初步建立起中医辨证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学习,形成中医辨证贝叶斯网络结构及概率表.利用建立的贝叶斯网络中医辨证系统,进行数据计量分析、推理验证证候—证素—证名间的关系,其结果与中医专家经验有很高的吻合性,尽管其仍未能全面反映中医辨证的思维能力.所以贝叶斯网络是对中医辨证进行信息挖掘处理的一种较好方法,可应用于中医人工智能辨证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