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巍巍武夷山     
武夷山以“碧水丹山”著称,风光瑰丽,文物荟萃,“奇秀甲东南”,为八闽第一胜迹,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景点有九曲溪、流香涧、玉女峰、大王峰、三仰峰、天心岩、虎啸岩、鹰嘴岩,水帘洞、桃源洞、云窝、慧苑,天游观、万年宫,一线天、九龙寨、卧龙潭、芙蓉滩、架壑船棺、武夷精舍,还有百花岩景区。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不同地区蝇类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保海  王公东 《武夷科学》2003,19(1):138-142
作者于1990—2001年先后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宫和武夷市郊区等地开展蝇类调查,共发现武夷山地区蝇类6科54属121种。其中自然保护区63种,武夷宫101种,武夷市郊区57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4-2008年武夷山风景区游客数量、区域降雨量、九曲溪不同断面水位、水质的分析,探讨九曲溪水量、水质动态与游客数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2020.961mm,但季节分布明显不均;可利用水资源1241.705mm,水质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污染程度依次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武夷山旅游黄金季节正逢枯水期,行筏对九曲溪水的扰动影响很大。据此,对九曲溪水资源可持续规划利用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的形成与地貌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南部,面积60平方公里,山区海拔180~720米。著名的九曲溪全长9.5公里。武夷山原为剥蚀区,白垩纪初期断落下陷成为一个长条形湖盆。湖盆堆积层厚达1500米。新第三纪湖盆被挤压回升,形成单斜断块山。武夷山受构造和发育过程影响,形成以下地貌类型:单面山、块状山、丘陵、缓丘、平底巷谷、坳谷、二级阶地、一级阶地、砾石边滩和心滩、河道等。九曲溪主要是沿东西和南北向断裂发育,比较曲折。  相似文献   

5.
武彬  龚玉和 《科技智囊》2008,(3):I0017-I0024
武夷秀色 武夷山水之胜,天造地设,秀甲天下。山为峻奇险耸,水为曲折潆洄,若鬼斧神工,莫可窥测。古人观山势之灵秀,叹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山之奇幻百出,水之盈澈流畅,吾观海内山水之秀,于斯为最!”。  相似文献   

6.
周晓彤 《科技潮》2005,(12):62-62
福建武夷山不仅是著名的风景区,也是出产茶叶的地方。武夷岩茶——大圭工袍是中国十走名恭之首,特别是太红袍母树更有“茶中之王”的美誉,岩茶是武夷山重要的支柱产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祖国山河峻秀优美,雄奇壮丽,无处不可以入画。奇峰峻岭,山川河流,田园村舍,楼台亭阁,奇树异草无一不是美丽的山水题材。青花山水无疑成为了陶瓷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取于自然,但比大自然的山水更凝练。  相似文献   

8.
创刊词     
《武夷科学》创刊了。她诞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年代;她诞生于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科学将繁荣的福建。她以学术研究性质的刊物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祝愿她健康成长,为我国和世界人民谋福利而努力! 命名《武夷科学》有两重含义,一是代表福建;二是作为武夷山保护区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学术论坛。武夷山是福建名山,气势磅礴,风景秀丽,中外游客无不为之叹赏不已。挂  相似文献   

9.
李佳 《科技信息》2012,(26):299-300
石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对近现代中国绘画有着深远影响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关于绘画,关于笔墨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美学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并留有理论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本人写这篇文章,以《搜尽奇峰打草稿》来分析,目的在于,围绕一幅作品展开分析可以更加具体、直观,本文从绘画作品的笔墨、构图和它的历史价值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来对石涛的绘画技法和美学思想进行研究和学习,其中为了可以更加直观的阐述观点采用文字与图画相配合的方式。选择这幅画的原因,一方面"搜尽奇峰打草稿"不仅是一幅作品的名称而且是石涛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纲领,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的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它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可以很好的相互契合,有很好的事实效应,在"搜尽奇峰打草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与时俱进,也可以在"搜尽奇峰"的过程中,领悟到"搜"的过程其实就是"奇峰"与"人"之间的对话与并立,是"奇峰"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这不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吗?文章最后,总结了石涛的绘画理论及美学思想对后人的影响,其中包括,不同的绘画流派和我们众所周知的在绘画历史上有着很高威望的大艺术家。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水环境质量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水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对九曲溪水质现状进行说明及着重对将来的水质进行预测,并提出保护九曲溪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影像志     
《世界博览》2023,(7):92-93
<正>武夷山。武夷山古属建州,位于闽江上游的建溪流域。这块古老的土地钟灵毓秀,以茶闻名,素有“风景秀甲东南、岩茶蜚声中外”之称。自17世纪武夷茶就有了海外贸易,是输入欧州最早的茶类。收藏于《杜德维相册》,拍摄于福州,收藏于1876—1895年间。永寿桥与普济寺前的海印池。普济寺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曾因自然与人为原因多次被毁。由于普济寺在佛教中的地位特殊,明清时期均由朝廷出资重建,且修建规模空前。寺院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寺前的海印池又叫放生池,池阔十亩,永济桥就建于其上,是一座石砌拱桥。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年)拍摄于浙江,1907—1908年间。  相似文献   

12.
以风行于明清的小说选本《今古奇观》为例,从故事内容之奇、艺术结构之奇、哲学观点之奇几方面探究了在古人眼中,何人何事何文谓之"奇"。  相似文献   

13.
"峨眉天下秀",殊不知,峨眉又岂是单单一个秀字便可轻易涵盖的。提起峨眉山,我们想到的是峨眉诗僧梦鉴的诗句"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烟云连。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我们念到的是李白的诗句"蜀国多仙山,峨嵋邈难匹",我们好奇的是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发现桦木属一新种,并命名为武夷桦(Betula wuyiensisXiao Jia-bin)。  相似文献   

15.
奇云 《科技潮》2012,(8):62-65
本刊2012年第2期,刊发了作者奇云撰写的《2012:我们和"上帝粒子"有个约会》一文。文中预见,有"上帝粒子"之称的希格斯玻色子,将在2012年被发现。如今,上帝粒子如期而至。且看,本刊特约作者奇云发来的最新报道。  相似文献   

16.
邱堋星 《甘肃科技》2007,23(8):95-96,10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介绍了武夷山的总体概况,分析武夷山紫色土的成土环境因子、理化性状、机械组成和成土过程;分析紫色土保护性改良利用的方法,利用三链模式提高土壤肥力,改良紫色土结构,熟化土壤。坚持科学规划,先保后治的原则,综合防治水土流失。从全局的观念出发,统筹各方面因素,兴利除弊,综合治理薄弱环节。遵循自然规律,保护性开发利用武夷山紫色土资源;使人力和自然力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创造的合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充分发挥武夷山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涟源市大江口风景区,景观奇、险、秀、幽、山、水、洞、涧相倚相连,被称为“三湘一秀”,成为湘中一待开发的旅游区。经实地考察后,对该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旅游资源本身价值及其旅游开发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谢一鹏 《科技信息》2010,(25):392-392,376
武夷山市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具有丰富的各类森林资源,其中竹业资源相当丰富,从而推动了竹产业的发展。发展竹产业要从竹业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竹产业发展目标出发,结合武夷山风景区特殊地理环境,发展产业基础建设,通过科技利用,创建竹文化与武夷山茶文化和谐发展及竹生态旅游,构建和谐武夷。  相似文献   

19.
涟源市大江口风景区、景观奇、险、秀、幽、山、水、洞、涧相倚相连,被称为“三湘一秀”,成为湘中一特开发的旅游。经实地考察后,对该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旅游资源本身价值及其旅游开发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封面简介     
凤凰风景秀丽。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奇峰挺秀、溪桥夜月、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山寺晨钟、兰径樵歌并称凤凰八大景。清亮的沱江水、翠绿的南华山、成排的吊脚楼、古朴的石板街、雄壮的“天下第一大石桥”、溶洞景王“奇梁洞”与中国南方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