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河谷地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广东河流从上游或源头区到中下游,上更新统为主的第一级阶地变形为半埋藏阶地,到三角洲再变形为埋藏阶地.阶地变形的动力:①冰后期海面回升使洋盆增荷下沉,从而牵引大陆沉降;②溯源堆积.燕山运动使先前的河流消失,所形成的向斜谷、断陷谷是最早的河谷,而横谷才是次成河并成为向斜谷、断陷谷的支流.顺着横谷方向没有红层盆地是横谷发育较晚的证据.由此判断东江形成最早,其次北江,西江最晚形成  相似文献   

2.
第四纪中晚期以来临汾盆地中发育了五级冲湖积台地或阶地。地貌沉积阶段性发育的特点反映出临汾古湖在这一时期曾经历过多次收缩的变化。根据上覆冲湖积台地或阶地的最老黄土古土壤序列,我们发现在S8的早期(年龄0.75MaBP),S5的早期(年龄0.50MaBP)和S1的早期(年龄0.13MaBP),盆地中发生了三次大幅度的湖退;在L1SS开始发育时(年龄52kaBP),汾河发生了一次强烈下切,形成了T2阶地。从影响湖盆变化的因素分析,构造抬升是导致三次大幅度湖退的根本原因;气候变化是T2阶地的致因。  相似文献   

3.
沉积坡折带控砂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槽模拟实验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的方法探讨了断陷湖盆中沉积坡折带对于湖盆砂体沉积的影响及坡折带附近砂体的展布规律。结果表明沉积坡折带是沉积作用活跃的区带,它控制了新增沉积物在三角洲各亚相的分配,在坡折顶部和坡脚附近形成两个沉积物的富集区,形成砂体的有利发育区带;坡折角度是控制三角洲前缘滑塌的一个重要因素,三角洲中间位置向湖盆方向是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的有利发育区带;低水位时期坡折带控制了下切谷-低位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4-2008年武夷山风景区游客数量、区域降雨量、九曲溪不同断面水位、水质的分析,探讨九曲溪水量、水质动态与游客数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2020.961mm,但季节分布明显不均;可利用水资源1241.705mm,水质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污染程度依次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武夷山旅游黄金季节正逢枯水期,行筏对九曲溪水的扰动影响很大。据此,对九曲溪水资源可持续规划利用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夷之魂     
金云 《少儿科技》2011,(5):32-33
阳春三月,少儿科技、科教文汇、美术教育研究三家杂志社组织员工游览福建的武夷山,大家拍手叫好。因为我们早就听说"武夷山水天下无,层峦叠嶂皆画图"。武夷山是大家心仪已久的地方啊!风和日丽,我们一行来到武夷山,但见碧水丹山,造型奇特,既具黄山之奇,又有桂林之秀,可谓"武夷奇秀甲东南"。武夷风景的精华在于溪河与山峰的结合,正如诗人所描绘:"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三三秀水就是九曲溪,六六奇峰则是九曲溪两岸森列的三十六峰。  相似文献   

6.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古生物鉴定、测井解释及地震分析等资料和手段,在断陷湖盆中识别出一种特殊的沉积模式:洪水-漫湖-下切谷沉积。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惠民凹陷临南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三下亚段可划分为2个层序。层序一时期,湖盆初始发育,水体不稳定,划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发育了洪水-漫湖沉积。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洪水水道和砂泥混合坪沉积;湖侵体系域,洪水水道消失,主要以泥坪沉积为主;高位体系域主要以砂坪和砂泥混合坪沉积为主。层序二时期,湖盆逐渐趋于稳定,研究层位沙三下亚段只发育了低位体系域,全区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和远砂坝微相,同时,在低位体系域湖平面下降过程中,层序一时期消失的洪水水道复活,在三角洲前缘沉积基础上发育下切谷沉积,分为下切谷水道、水道天然堤和水道间漫溢微相。在纵向上构成洪水-漫湖-下切谷沉积模式。有利砂体主要发育于层序一的砂坪和洪水水道微相,以及层序二的下切谷水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远砂坝微相。其中砂坪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连片性较好,洪水水道和下切谷水道砂体为孤立条带状发育。  相似文献   

7.
共和盆地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化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大型断陷盆地晚新生代期间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化问题,中新世至中更新世为盆地沉陷阶段,其中晚第三纪为青海东部内陆古湖的一部分,第四纪早期黄河发育,形成河湖交替环境,中更新世之后为盆地上升阶段,促使水系演化并形成最多达13级的黄河阶地与龙羊峡谷,气候从温暖湿润向干燥寒冷发展,特别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在数次干寒环境下形成多种冰缘形态和风沙堆积,并促使湖泊退缩和咸化。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水环境质量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水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对九曲溪水质现状进行说明及着重对将来的水质进行预测,并提出保护九曲溪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三门峡黄河阶地的年代看黄河何时东流入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门峡峡谷入口地区发育了4级黄河阶地,阶地上普遍堆积了厚层黄土-古土壤系列,这为阶地测年提供了方便.古地磁测年、黄土-古土壤定年及热释光测年表明阶地T2,T3,T4分别形成于0.129,0.625,0.865Ma前.阶地的形成标志着0.865 Ma以来黄河在该区先后进行了4次强烈的下切过程,黄河东流入海的格局最迟在0.865 Ma前就已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从三门峡黄河阶地的年代看黄河何时东流入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三门峡峡谷入口地区发育了4级黄河阶地,阶地上普遍堆积了厚层黄土古土壤系列,这为阶地测年提供了方便. 古地磁测年、黄土古土壤定年及热释光测年表明阶地T2,T3,T4分别形成于0.129,0.625,0.865Ma前. 阶地的形成标志着0.865 Ma以来黄河在该区先后进行了4次强烈的下切过程,黄河东流入海的格局最迟在0.865 Ma前就已形成.  相似文献   

11.
辽东半岛沿海成层地貌的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前人研究和作者的考察,辽东半岛沿海具有如下阶地序列:2米、4—5米、8—10米、15—20米、30—40米、50米、70—80米、100—110米等。该阶地序列,与苏联学者 P.K.克利格对世界海成阶地的统计序列,有明显的一致性。这说明辽东半岛的海岸变迁,与全球性的海岸变迁是近于一致的,主要来源于第四纪以来的海面升降;与其相邻的辽河平原沿海,则表现了明显的地方性的构造下沉。  相似文献   

12.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下降体系域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泊沉积层序中的体系域四分性明显 ,其下降体系域发育 ,这是由断陷湖盆频繁的构造运动、丰富的物源因素决定的。研究认为 ,湖盆沉积地层中的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也是形成于湖平面快速下降期 ,但该时期在湖盆边缘地区仍接受沉积 ,因此 ,作为层序边界的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应位于下降体系域与低水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之间。在一个完整的沉积层序中 ,下降体系域是每一个层序的最后一个体系域。同时 ,下降体系域沉积期在湖盆边缘地区砂体发育 ,易形成地层圈闭 ,具有良好的含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13.
探讨西昆仑叶尔羌河流域河流阶地的类型及沉积物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西昆仑第四纪以来的隆升历史和对新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提供依据。从新疆叶城县南叶尔羌河流域3条河流阶地剖面的实测数据入手,以各级阶地孢粉样品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发育的河流阶地主要为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孢粉的主要类型在各级阶地发育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表明构造作用在阶地发育过程中占主导。  相似文献   

14.
 依据广东东部超过32条河流、55处河流阶地、至少25个14C、热释光的冲积层测龄数据等情况,可知:粤东最多有6级河流阶地,最大阶地高度70 m且靠近现代主河床分布。从上游向下游第一级阶地明显变形:龙川县黎咀镇上游为常态阶地,黎咀镇下游至博罗县园洲镇为半埋藏阶地,园洲镇下游进入东江三角洲为埋藏阶地。而且该冲积物时代有渐新趋势,反映晚更新世河源地区的构造抬升较早或速率较快,中下游地区构造逐渐稳定或下沉。粤东至少有12处较典型的剥夷面砾石层。其特怔:① 分布海拔20~210 m,与当地剥蚀台地高度相似;② 位于当地级别最高、分布面积大的河流阶地上;③ 石岩镇玉律、平陵镇、东坑镇、水唇镇、龙母镇张坊等剥夷面砾石层由昔日河流形成,其谷中谷成为今日小河(只有狭窄河床河漫滩,或许有第一级河流阶地),今昔河流发育相隔数十万年;④ 剥夷面有两个倾斜方向:流域内向河谷和向下游倾斜;总体上由南岭向南海倾斜。  相似文献   

15.
二连盆地盖层条件与油气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二连盆地盖层封盖条件 ,寻找有利的储盖组合发育对二连盆地的油气勘探意义重大 .二连盆地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 ,在其构造和沉积演化过程中 ,形成了众多的彼此分割、相互独立的断陷湖盆 ,每个湖盆都有各自独立的沉积体系 ,接受了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一套粗 -细 -粗完整的正旋回沉积 ,暗色泥岩较为发育 ,以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最为发育 ,是 2套主力烃源层 ,同时 ,在与构造和储层相配置的有利区 ,又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封盖条件 .  相似文献   

16.
九华山第四纪冰缘地貌与古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华山第四纪残留的冰缘地貌类型包括:冻融剥蚀面、冰缘岩柱、草丛土丘、石河、冰缘宽谷、不对称谷、泥流阶地、寒冻风化堆积物等。它们是在寒冻风化-重力作用、冻融蠕流作用、雪蚀-重力作用、融冻-重力-流水作用下形成的。根据残留冰缘地貌特征和古地理环境分析,得出九华山在晚更新世冰期时为-季风型冰缘环境。  相似文献   

17.
渭河上游陇西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考察发现渭河在其上游陇西县城附近共发育了七级河流阶地,阶地都具有砾石层和河漫滩组成的二元相结构,并且上覆不同厚度的黄土地层.应用古地磁、OSL、14C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各级阶地的形成时代.同时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控制着该区渭河阶地的形成,构造抬升为河流提供了下切空间,气候变化则控制着渭河侧蚀堆积和下切过程,河流加积作用一般发生在冰期,而下切过程发生在从冰期向间冰期转型时期.另外通过阶地形成年代和拔河高度的线性分析,得到了870ka以来该区渭河平均下切速率为0.2m/ka,与区域其他河流下切速率有所不同,可能反映了秦岭造山带更新世期间构造活动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18.
根据长江万州-巫山段的阶地类型、沉积物特征和形成时代,结合青藏高原间歇性构造隆升过程、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曲线和青藏高原冰期-间冰期旋回,探讨730 ka B.P.以来万州-巫山段河流阶地的成因.研究表明,河流阶地不同阶段的下切速率响应了青藏高原的2期构造隆升事件:昆黄运动、共和运动.在与深海氧同位素气候周期旋回的比较中发现,阶地主要在冰期发生堆积,研究区T3、T2、T1阶地堆积期主要集中在MIS5d、MIS3b和YD冷期;下切期响应了共和运动的构造抬升过程.T4阶地主要发育于深海氧同位素MIS12阶段及青藏高原聂聂雄拉冰期,沉积物特征与同期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洋型冰川具有相似的气候背景,表明T4阶地堆积期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T5阶地的发育响应了重要构造运动——昆黄运动的构造抬升,下切至基岩;MIS18-MIS17气候转换期的不稳定性促进了河流的下切.构造运动、气候变化是万州-巫山段阶地形成演化的主要原因,并在对不同阶地的堆积-下切发育阶段的影响上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南岭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东亚季风环流屏障,第四纪期间粤北山地发育的多级河流阶地是研究南岭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的良好地质载体。粤北锦江扶溪段保留了5级阶地,运用光释光(OSL)技术对T2到T5级阶地的砾石层进行了测年,并从气候和构造角度分析了阶地成因。结果显示:T3形成于67 ka,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MIS4阶段;T2形成于51 ka,对应于MIS3b阶段;阶地沉积层堆积于冷期,气候变化影响着河流的侧蚀、堆积和下切作用交替进行,而新构造运动的构造抬升发动了足够的下切量使锦江扶溪段依次下切17 m、19 m、12 m和10 m形成T5、T4、T3和T2;南岸的河谷下切速率为0.3 mm/a,大于2倍的流域现代侵蚀速率,地貌发育符合年轻山地的抬升-下切-侵蚀模式。  相似文献   

20.
怒江州泸水市垭口村高阶地的发现不仅完善了怒江高阶地的研究,同时也为怒江流域泸水段区域构造运动以及河流演化等地质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并结合宇生核素测年结果,对垭口阶地的发育特征以及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表明:垭口村一带发育两级(T7和T8)有明显卵砾石堆积的基座阶地,并可见独特的怒江大拐弯地貌.其中T7阶地拔河高度约为260 m,年龄约为247.167 ka;T8阶地拔河高度约为310 m,年龄约为310.803 ka.两级高阶地的形成与中更新世中晚期滇西地区的强烈隆起抬升有关,也为怒江中更新世存在河流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推测在怒江垭口大拐弯形成之前,怒江直接从垭口村穿过并形成阶地,后因垭口村发生滑坡堰塞致怒江向东改道,同时也说明了大规模滑坡是导致怒江深切曲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