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功能菌剂对连作烟叶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组不同功能发酵菌剂N(固氮),P(解磷),K(解钾),C(解纤维素)及H(4种菌剂按体积为1∶1∶1∶1混合液)分别浇灌盆栽烟草,观察记录各处理烟叶农艺性状及根际土壤细菌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菌剂均能促进烟叶生长,其中C(解纤维素)菌剂处理的烟株农艺性状最好,叶色比对照绿,株高13.4 cm、茎粗2.73 cm及中部单叶面积180.77 cm2均显著高于对照的10.8,1.97 cm和82.42 cm2;混合菌剂H效果次之,仅茎粗2.67 cm显著高于对照.从土壤根际细菌看,固氮菌定植情况最好.后期成为土壤优势菌,占细菌91%,其次是解纤维素菌,其他定植较差;添加解纤维素菌剂的烟株根际土壤的固氮、解磷、解钾菌生长比较均衡.5种菌剂对根际土壤假单胞菌的影响不同,假单胞菌比例为固氮菌处理74%>解钾菌处理61%>解磷菌处理58%>对照46%>混合菌剂处理45%>解纤维素菌处理29%.解钾菌和解磷菌能促进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植病生防木霉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集的12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木霉244株。对峙培养发现其中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拮抗能力的有114株;固体培养检测木霉的解磷和固氮能力,发现所有菌株都能够水解植酸钙,有74株能够水解磷酸钙,未发现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对抑菌圈和解磷圈最大的19株木霉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检测了解磷和解钾能力,其中菌株T13—8(1.792μg/mL)、123(1.652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磷能力,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不能解磷;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下显示出解钾功能,其中菌株T47-4(20.585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钾能力。上述19个菌株的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表明,其中9个菌株为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8个菌株为rharzianum,另外2个菌株分别为rvirens和zcitrinoviride。  相似文献   

3.
滨海盐土自生固氮菌的筛选及其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利于滨海盐土植株生长的自生固氮菌,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滨海盐土为供试土壤,采用Ashby无氮培养基富集筛选自生固氮菌,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玉米盆栽试验研究其固氮效能。以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从供试土壤中筛选得到菌株A2和B1,经鉴定为粘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固氮酶活性分别为4.63和12.66μmol·(h·m L)-1。通过玉米幼苗盆栽试验,菌株A2和B1对玉米幼苗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B1增加最显著。不同处理下植株氮含量均高于CK,其中B1菌株对玉米氮素含量增加效应最大。接种固氮菌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植株磷含量,其中B1菌株提高了36.22%,差异显著。说明B1菌株能够很好的促进滨海盐土环境下玉米对N元素和P元素的吸收,菌株B1固氮能力、竞争适应能力更强。筛选得到的2株菌固氮性能较高,具备作为生产固氮微生物肥料菌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杉木根际固氮菌筛选及其溶磷性与分泌IAA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特有速生用材林主要造林树种杉木的人工林地衰退问题日益严重,但对杉木甚至木本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及其分离与利用等研究还很少报道.利用Ashby培养基和固氮酶乙炔还原测定法从杉木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了16株固氮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在蒙金娜培养基上鉴定了溶磷圈、用钼锑钪比色法测定了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溶磷能力、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了IAA分泌量.结果表明:16株菌中有5株固氮酶活性大于150 nmol.mL-1.h-1,最高的NGJ-4达264.7 nmol.mL-1.h-1,NGX-5次之,为237.4 nmol.mL-1.h-1.8株解无机磷,其中NGJ-8、NGJ-4和NGX-3的有效磷增量分别为182.7、158.4和133.9mg.L-1,但都无明显解有机磷能力.有5株菌解有机磷,但能力都较小,最大的NGX-5有效磷增量也仅为46.1 mg.L-1,且不具有解无机磷能力.大部分菌株都能分泌生长素,有6株菌分泌能力较强,培养液上清中IAA浓度大于20 mg.L-1,其中NGX-5、NGJ-3、NGJ-4和NGJ-8分别为35.8、32.1、27.8和27.7 mg.L-1.综合这些结果,菌株NGJ-4、NGX-5和NGJ-8兼有固氮、解磷和分泌IAA等3种最强或较强能力,在多功能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无氮培养基从淮北地区某花圃中采集来的土壤中筛选出7株芽孢杆菌,对其进行菌落、菌体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确认为硅酸盐细菌;并采用摇瓶试验对7株硅酸盐细菌的土壤解钾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株菌株中S1、S2、S5、S6、S7为革兰氏阴性,其余为革兰氏阳性;所有菌体均为杆状,其中S1、S4、S6、S7为短杆状,其余为长杆状;S1、S2、S5、S6产圆形芽孢,其余菌株产椭圆形芽孢.摇瓶试验表明:S2和S7的解钾能力较强,土壤速效K比接灭活菌对照分别增加69.08%和60.78%.S2、S7菌株的解钾机理及其在土壤中的定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湖南省6种有代表性的油茶林分联合固氮菌的调查,研究了不同林地根际联合固氮菌的分布规律,筛选出了优良的固氮菌株并对其固氮效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林分根际联合固氮菌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野生林较人工林高,山地较圃地高,青壮林较幼龄林高;根据固氮效能分析可知,从油茶林分中可分离到高效固氮菌株,高效固氮菌株在野生青壮林根内部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7.
解磷微生物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筛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根际高效解磷菌对于缓解南方红壤区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磷素受限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南方红壤区不同林龄(2,4,10,15 a)杉木人工林下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分离初筛菌株、液体发酵复筛菌株和16S rDNA测序,筛选、鉴定高效根际解磷菌,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高效解磷菌的最优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 15 a杉木根际土壤的解无机磷菌与解有机磷菌数量分别为3.64×10~5和2.14×10~5 cfu/g,均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0.05),且各林龄解磷菌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筛选出25株解无机磷菌和20株解有机磷菌,经平板初筛、液体发酵复筛和16S rDNA测序鉴定,分别得到一株解磷效果显著(p<0.05)的解无机磷菌株W1(溶磷量238.08μg/mL,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解有机磷菌株Y9(溶磷量15.04μg/mL,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3)优化后W1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0%(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利用固氮菌和溶磷微生物制备复合型菌糠菌肥,从辣椒根际处采集的土样中,根据Ashby无氮琼脂平板上的菌体长势,筛选出一株固氮菌YX.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菌株YX归属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YX菌固氮量可达28.27±2.4 mg/L,溶磷量...  相似文献   

9.
对分离到的两株硅酸盐细菌的解钾能力进行了测定,其中BM-BD菌株具有较强的解钾能力,接种该菌的摇瓶培养液中,水溶性钾含量为5.6 μg/mL,比不接菌对照增加了47.4 %,大于解钾模式菌株ACCC10013的解钾能力.对BM-BD菌株进一步试验表明该菌株在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也能将云母中的矿物钾释放出来,接种培养108 h后,培养液中的水溶性钾增加了34%.  相似文献   

10.
解钾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钾长石粉为惟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茵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钾元素的细菌.利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其中的细菌进行筛选,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和细茵细胞内的钾含量,以筛选出高效菌株.结果表明:dk8、dk7、dk14在解钾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良好,以dk8分解钾长石的能力最强,可作为制作微生物肥料备选用菌.  相似文献   

11.
哈密瓜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疆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地区的健康哈密瓜植株组织中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共得到252个菌株.经鉴定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p.)及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对内生细菌数量测定表明,不同品种、组织及种植地,内生细菌的数量不同,品种间内生细菌的数量变化为3.15×103~2.01×105CFU/g鲜重;各组织中以种子中最多,平均含量在6.18×106CFU/g鲜重;其次为根,再次为叶片,茎和叶柄中较少;对分离菌株进行哈密瓜叶斑病和果斑病菌拮抗菌的筛选表明,252株内生细菌中有71个菌株对叶斑病菌有拮抗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8.2%,抑菌圈半径最大的可达8mm;6.7%的菌株对果斑病菌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海水养殖场的生物膜,逛荡河口淤泥,烟大三元湖底泥中分离筛选出8株异养硝化细菌和8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分别对16株细菌的异养硝化性能和好氧反硝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异养硝化细菌Y-3、Y-6、Y-7的72 h NH4+-N去除率分别为95.65%、96.60%、96.09%,好氧反硝化细菌F-3、F-5、F-7的72 h NO3--N去除率分别为76.20%、75.87%、76.00%.选择性能较高的3株异养硝化细菌和3株好氧反硝化细菌进行传统生理生化鉴定,并对各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Y-3和F-3为除烃海杆菌(Marinobacter hydrocarbonoclasticus),Y-6为溶藻孤菌(Vibrio alginolyticus),Y-7和F-7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F-5为海洋单胞菌属(Oceanimonas sp.).  相似文献   

13.
加工番茄促生拮抗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加工番茄病害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促生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促生和抑菌效果的研究.从新疆各加工番茄主产区采集健康加工番茄植株根际土壤164份,共分离纯化得到细菌及放线菌分离物1029个,经室内一次筛选和二次筛选得到54株对番茄立枯丝核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促生试验表明,这54个细菌菌株中有6株细菌能提早加工番茄种子的发芽时间和提高加工番茄的发芽率,并对发芽后植株的株高、株鲜重和地上部干重的提高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盆栽接菌试验表明,有5株拮抗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较好,其中SL-23菌株的防治效果为46.96%,优于五氯硝基苯拌种的防治效果.5株拮抗细菌都对病原真菌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病原细菌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有较强的抑制生长的作用,抑菌谱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4.
海洋噬菌蛭弧菌对对虾病原菌及其他细菌的寄生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宿主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海洋噬菌蛭弧菌对25株对虾病原菌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菌株不同寄生的范围不同,但所有供试寄主细菌都能被某些蛭弧菌寄生,形成清晰的噬斑.用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蛭弧菌的形态及噬菌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优良的产细菌素乳酸菌,用含0.5%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从19份牦牛粪便样本中分离出91株乳酸菌,进一步采用牛津杯法筛选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并结合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批乳酸菌.结果表明: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抑菌因素后,从91株乳酸菌中筛选到9株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葡球菌ATCC25923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该9株菌株对蛋白酶敏感,初步认定为产细菌素乳酸菌;经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9株菌分别为海氏肠球菌,屎肠球菌,蒙氏肠球菌株和植物乳杆菌,其对常见抗生素不耐药,可作为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6.
固氮菌和根瘤菌在城市污泥中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氮苗和根瘤菌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有效菌,研究成功地对固氮菌和根瘤菌进行了驯化,试验表明,固氮菌可以在城市污泥中生长;根据瘤菌在80%城市污泥中生长较好,在100%城市污泥中可以生长,但受到一定的抑制,驯化菌和原菌在土壤中的适应性无明显差异,驯化菌在各种污泥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6株光合细菌的富集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保定市护城河及白洋淀底泥中富集分离出6株光合细菌,分别编号为PSB-1、PSB-2A、PSB-2B、PSB-3、PSB-4、PSB-5。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以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为依据,鉴定认为PSB-1、PSB-2B、PSB-3、PSB-5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的成员,PSB-2A属于红细茵属(Rhodobacter)的成员,PSB-4属于蓝细菌(Cyanobacteria)。  相似文献   

18.
从保定市护城河及白洋淀底泥中富集分离出6株光合细菌,分别编号为PSB-1、PSB-2A、PSB-2B、PSB-3、PSB-4、PSB-5.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以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为依据,鉴定认为PSB-1、PSB-2B、PSB-3、PSB-5属于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的成员,PSB-2A属于红细菌属(Rhodobacter)的成员,PSB-4属于蓝细菌(Cyanobacteria).  相似文献   

19.
细菌浸铀中的化能自养菌种类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  刘亚洁 《江西科学》2001,19(3):153-156
自某矿矿石及矿水中分离出了3种化能自养菌:Thiobacillus Ferroxidans(T.f)、Thiobacillus Thiooxidans(T.t)和Leptospirillum Ferroxidans(L.f)。通过最适条件培养和驯化,从变色时间、二价铁的氧化速率、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以及生长曲线特征等方面对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所分离的混合菌株已达到了较高活性,可用于铀矿的细菌浸出。  相似文献   

20.
布吉河枯水期总细菌和反硝化功能基因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污染河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存在状况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深圳市深圳河的一级支流布吉河为研究对象,采用DGGE和Q-PCR技术分析了布吉河不同断面水样和沉积物中总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以及反硝化基因(nosZ和narG基因)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水样中总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为5.77×108~7.13×1011copies/L,nosZ和narG基因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99×106~9.39×108copies/L和1.45×107~9.11×109copies/L。沉积物中总细菌数量的变化范围为1.14×109~1.61×1011copies/g,nosZ和narG基因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2×106~3.80×107copies/g和2.38×107~2.93×108copies/g。由于生境的差异,沉积物中nosZ和narG基因丰度高于水样。冗余度分析表明,影响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水环境因子不同,Fe是影响布吉河水样中细菌数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而COD、亚硝氮和硝氮是影响布吉河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水样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生态功能都很稳定,但水样中总细菌多样性比沉积物中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