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中试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烟气脱硫机理研究。本文机理适用于脱硫剂浆液雾化、大量脱硫灰循环情况下的烟气脱硫。中试试验中,以Ca(OH)2、Cao、Caco3为脱硫剂,在Ca/S=1.0-2.5,AAST=2-20℃的条件下测试了其脱硫性能及干燥性能。试验表明,Ca(oH)2、Cao、Caco3的脱硫性能依次降低,其脱硫效率分别相差约5%、35%。三种脱硫剂的脱硫效率随Ca/S的增加以及AAST的减小而增加。浆液滴的干燥时间为1.0-2.0秒。二氧化硫的脱除主要是在液滴干燥之前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低温脱硫副产物中CaSO_3与水泥胶砂性能间的关系,采用在粉煤灰中掺入不同比例的CaSO_3·1/2H_2O,然后置于100℃烘焙以模拟尾部烟气脱硫灰,进行工作性、强度、耐硫酸盐侵蚀性、护筋性试验。结果表明:烟气脱硫灰中CaSO_3·1/2H_2O含量在4%~12%范围内均可改善流动性,但含量大于4%后其流动性改善幅度开始下降;烟气脱硫灰的强度随CaSO_3·1/2H_2O含量增加而日益降低,对28d强度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7d的;烟气脱硫灰中CaSO_3·1/2H_2O均降低抗腐蚀系数,且含量大于8%后下降更为明显;CaSO_3·1/2H_2O含量对水泥胶砂中钢筋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钢铁行业烧结工序的烟气脱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220 m2烧结烟气脱硫塔为模拟对象建立了鼓泡脱硫塔气液流动与脱硫反应耦合的三维数理模型,考察了Ca(OH)2浓度、表观气速、入口烟气温度、入口烟气SO2浓度对烟气中SO2脱除率的影响.以表观气速0.11m/s、入口烟气温度418 K、入口烟气SO2浓度1 600 mg/m3、Ca(OH)2浓度0.614 mol/L、浆液温度323 K为基准工况,逐一改变单个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Ca(OH)2摩尔浓度为0.1~0.614 mol/L时,脱硫率随浆液中Ca(OH)2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大;当表观气速为0.07~0.21m/s时,脱硫率随流速的增大而降低;当入口烟气温度为370~445 K时,脱硫率随温度的增大而降低;当入口烟气SO2浓度为2 000~2 400 mg/m3时,脱硫率随入口烟气中SO2浓度的增加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烯废碱液作为吸收剂, 对模拟烟气进行钠碱法烟气脱硫实验. 主要考察了进口烟气温度、烟气含氧量、液气比、进口烟气SO2 浓度、烟气流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并对采用该工艺技术的某厂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得出脱硫效率达到95% 以上的工艺参数: 进口烟气温度80~90 ℃、烟气含氧量5%~6%、液气比3.5 L/m3、烟气流速3.5~4.5 m/s 等. 以2.0% NaOH 和7.2% Na2CO3 平均浓度及以上浓度乙烯废碱液的脱硫效率较高. 此外, 乙烯废碱液在烟气速度较低时具有一定的发泡趋势.  相似文献   

5.
新型流光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分析了各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优缺点,说明了利用流光放电等离子体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工业应用前景的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验证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交直流叠加电源产生流光放电等离子体的新技术的可行性,给出了6000m^3工业实验平台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的实验结果:脱硫率达到98%,脱硝率达到44%.  相似文献   

6.
俎继兵 《科技信息》2012,(11):61-61
众所周知,火电厂和各种各样的工业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硫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源。目前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量的1/2,因此火电厂脱硫,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是今后的重点任务。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与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相比具有投资费用低、能耗小、易于处理等优点。本文在半干法烟气脱硫艺的基础,探讨了半干法烟气脱硫中喷嘴雾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是采用多孔活性焦,通过吸附作用对烟气中的SO2进行脱除.为了解操作参数与结构参数对吸附脱硫塔效率的影响,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活性焦烟气脱硫装置内部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入口结构对进气分布影响很大,在较合适的入口速度10~14 m/s范围内,脱硫效率为89.6%~ 92.3%;而进气分布的均匀性、吸附温度及水蒸气含量等操作参数的准确选择是保证脱硫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自制有机玻璃鼓泡脱硫反应器中(直径为80mm,高为300mm),考察了钢渣湿式烧结烟气脱硫过程中钢渣粒径、钢渣吸收浆液浓度、进口二氧化硫浓度、浆液p H值及烟气流量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以及钢渣烧结烟气脱硫机理.结果表明,当温度为常温,钢渣粒径小于75μm(200目),浆液浓度大于4%,进口二氧化硫浓度低于2 000mg/m3,烟气流量小于0.06m3/h,初始p H值大于7时,SO2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能够实现"以废治废".通过对钢渣脱硫前后的XRD,XRF分析,探索了钢渣湿法烧结烟气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氧化NO耦合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中的脱硝效率,将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应用到湿式氨法脱硫工艺中,建立了等离子体氧化NO耦合湿式氨法的脱硫脱硝试验装置.考察了液气比、氨水浓度、烟气流量、烟气温度、NO初始浓度、SO2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对同时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液气比、增加氨水浓度、减少烟气流量、降低烟气温度、减小NO和SO2初始浓度都可以提高脱硝效率,而试验范围内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当液气比为10 L/m3、氨水浓度为4 mol/L、烟气流量为10 m3/h、烟气温度为85℃、NO初始浓度为3.5×10-4、SO2初始浓度为1.0×10-3时,该试验装置的脱硫效率和脱硝效率分别为99.6%和69.4%.  相似文献   

10.
郭东岳  陈玉伟  赵昊伟 《科技信息》2010,(17):J0220-J0221
氨法脱硫技术应用于3×75t/h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脱硫系统,脱硫效率≥95%,并有一定的除尘效果,烟气排放符合山东省地方标准。脱硫副产品满足国家硫酸铵GB535-1995优等品标准。氨法脱硫具有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副产品有利用价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分析探讨了湿法烟气脱硫(WFGD)过程中对SO_3酸雾脱除机理,并考察了脱硫操作条件、塔入口烟气飞灰浓度及不同煤质组分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SO_3酸雾可通过脱硫浆液的吸收以及对吸附SO_3酸雾颗粒物的捕集而脱除.单塔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为25%~50%;随着脱硫液气比和脱硫塔入口飞灰浓度增加、脱硫入口烟气温度下降,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均有所提高.实际电厂双塔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为50%~65%,随着煤中硫分与灰分的增加,SO_3酸雾脱除效率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以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为脱硫对象,在一台处理烟气量5000m3/h的试验装置上开展工业性试验,分析研究喷雾增湿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烟气温度范围内,烟气温度90℃以下时以喷水蒸气为宜,90℃以上时以喷水为宜,喷水有利于提高脱硫效果和钙利用率;在流化床入口前喷雾增湿时,有利于流化床的运行稳定和提高脱硫效率;出口烟气温度下降到70℃左右时,CFBA系统的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张承炎 《杭州科技》2001,22(1):11-14
1 热电厂脱硫产物的开发利用⒈ 脱硫剂为石灰石矿浆(CaCo3),联产石膏建材 CaCo3 ↓ 含SO2烟气→ 脱硫 → 空气氧化 → CaSO4 ? 2H2O 二水石膏 ↓ 加热 CaSO4 ? 1/2H2O 半水石膏⒉ 脱硫剂为白云石(CaSO3 ? MgCo3)矿浆,脱硫产物为二水石膏和硫酸镁 CaSO3 ? MgCo3 ↓ 含SO2烟气→ 脱硫 → 空气氧化 → 分离 → MgCo4? 7H2O ↓ 七水硫酸镁 CaSO4? 2H2O 二水石膏⒊ 脱硫剂为软锰矿浆(MnO2),其脱硫产物为硫酸锰 MnO2 ↓ 含SO2烟气→ 脱硫 → 净化 → MnSO4? H2O 硫酸锰工业城市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是SO2、NOx和NOx、HC、C…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建立的φ600mm,处理烟气量达2000m^3/h(标准状态,下同)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试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分别讨论了Ca与S的摩尔比、烟气流量、入口SO2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与S的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烟气量和SO2入口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十分明显,说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对锅炉负荷和燃煤煤种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以钢厂烧结烟气脱硫灰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综合热分析仪,并采用碘量法以及氢氧化钙含量滴定法对脱硫灰的理化特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脱硫灰主要矿物组成为CaSO3·0.5H2O、CaSO4、Ca(OH)2以及CaCO3;化学成分主要是34.81%的SO3和56.19%的CaO;脱硫灰部分颗粒的微观结构为细碎状,其余颗粒呈规则多孔球状;脱硫灰粒径主要分布在1.42~8.77 μm,比表面积为7.74m2/g,密度为2.23 g/cm3.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人工复配功能菌的生物强化法提高生物膜填料塔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性能,对入口气体SO_2和NO_x的浓度、气体流量、循环液流量等因素对功能菌复配前后生物膜填料塔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效率影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口气体SO_2和NO_x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500~3 000 mg/m3和1 400~1 600 mg/m3,气体流量为0.2 m3/h,循环液流量为9.0 L/h的最优条件下,功能菌复配后生物塔的脱氮率达到62.03%,比复配前(44.81%)提高了17.22个百分点,而生物塔的脱硫率在复配前后均为100%.  相似文献   

17.
刘建忠 《科技信息》2009,(15):321-322
0.引言火电厂烟气脱硫项目是提高大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举措。本文以聊城发电厂烟气脱硫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模式,设计了相应的实施方案。1.项目概况1.1聊城电厂烟气脱硫系统的构成聊城电厂共有2台600MW机组在运行,本次建设2套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在每套烟气系统中,锅炉烟气经脱硫装置(FGD)上游热端设置的一台轴流式静叶可调增压风机进入烟气换热器(GGH).降温后进入吸收塔。为防止净烟气在排放中结露,从吸收塔出来的净烟气再进入烟气换热器(GGH)升温侧,  相似文献   

18.
CuO/Al2O3干法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CuO/Al2O3脱硫吸附剂对燃煤电厂进行烟气干法脱硫,介绍了此脱硫方法的原理,从CuO在载体的分散状态,焙浇温度对Al2O3载体结构的影响,脱硫吸附剂具有制备时要考虑的因素等方面对CuO/Al2O3脱硫吸附剂进行研究,并结合试验结果证明了此脱硫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湿式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世界上治理工业烟气脱硫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各种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包括喷淋塔、鼓泡塔、液柱塔等。本文对烧结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pH、Fe3+浓度、SO2浓度和温度对液相生化法烟气脱硫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浓度是整个脱硫过程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Fe3+浓度为0—0.01mol/L时,脱硫效率随Fe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Fe3+浓度,脱硫效率没有明显变化;pH在1.5—3.5范围内,脱硫效率随H+浓度的升高而降低;SO2浓度在1145—2232mg/m3范围内,脱硫效率随S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在20℃—35℃范围内,脱硫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同时,在推理液相生化法烟气脱硫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Fe3+浓度变化的动力学方程,用动力学方程计算的Fe3+浓度很好地和试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