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氢原子中1 s电子的电子云呈球形,电子的最大几率密度分布出现在玻尔半径a0的球壳内,认为几率密度分布及电子云属统计规律,意味着已经使用了宏观时标,这样就使氢分子体系中能量和时间的作用量远大于普郎克常数;根据电子云的交叠,用经典力学计算了基态氢分子的结构常数,获得键长、键能及力常数的表达式分别为采用原子单位(a.u.)时z、e及a0均为1,获得Re=1.414a.u.,De=0.177a.u.,k=0.354a.u.,这些数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1%,<2%和<4%;成键模型直观,物理意义明确,计算中不含任何人为性参数。  相似文献   

2.
于军 《青海大学学报》2006,24(4):72-73,92
通过选用元素的电离势I及有效核电核数Z^+为键参数来标度氧化物的酸碱性,建立了氧化物键参数函数f=I+4.20Z^*-53.77,通过计算可确定氧化物的f值,根据该氧化物酸碱性的键参数标度值,可以判定和预测的氧化物酸碱性。  相似文献   

3.
用价电子平均核势(1)和有效键电荷密度来研究A-H键振动频率的规律性,得出了一个关系式。用该式计算振动频率的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S-S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估算同-异核原子任何键级多重键键长的公式,其结果与实验值接近。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从软硬酸碱的结构入手,建立了一套酸、碱软硬性的键参数标度。1、酸的软硬性的键参数标度:IA=26.5Z/r-Z^*z/r.2、碱的软硬性的键参数标度:Is=4.16X 0.25α-12.69。利用本标度,计算了80个阳离子酸和非金属原子酸的IA值以及14个负离子碱的Is值,其结果与Pearson的软、硬、交界酸碱分类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三个元素键参数拓扑指数:N=1/[n+n^1/2]^-1、DR=1/[Dr+m]、He=1/[(1+n/m)R^1/2ξ]^-1。将包括主族和过渡金属元素在内的34种单中心无机含氧酸的Pk1实验值与其N、DR、He相关联,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得:pK1=4.837—3.33N+30.922DR+2.604He(R=0.985s=0.889F=323.8P=0.000 n=34),与其他的拓扑指数相比,元素键参数拓扑指数能用于预测过渡金属元素的含氧酸强度,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7.
用DV-Va-SCC方法和自然键轨道法研究(Be(NMe2)2)3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进而根据Natiello和Medrano键级定义计算了分子中有关原了障的键级,根据徐光宪共价新定义计算了其中铍原子共价,结果表明,四配位的铍原子与邻近的4个N原子各形成了一个σ键,键级均为0.72;三配位的铍原子除与两个桥联N原子各形成一个σ键(键级均为0.77)外,还与端接N原子形成了两个共价键,键级为1.  相似文献   

8.
氢化物中A—H键振动频率递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氢化物离子性、A-H键键长及YmA-基因有效核电荷等规律性研究,提出了一个计算共价氢化物分子中A-H键振动频率VA-H的新公式:VA-H=1119Φ1-10.5Φ2+610(cm^-1)为了计算Y≠H时的氢化物分子中A-H键的振动频率VA-H,还建立了一个计算基因电负性的新方法:XG=0.925[XA 1/N∑m=1^3√XAXYm-XA)]并对19个HmA-H(Y=H)型分子和55个YmA-H(Y≠H)型分子中A-H键的振动频率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验值接近程度较其他献地。  相似文献   

9.
由聚合物PPO、PC、MPM、TD、MPP、TPP和PS芳核上C-H键的伸缩振动频率计算了对应聚合物芳核上C-H键的键离解能。结果表明,计算所得键离解能顺序与聚合物热稳定性的顺序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合成化学和结构化学的成果,综述了氢原子在不同化合物中可以形成的十一种成键形式,其中七种型式是近年发现的新键型。  相似文献   

11.
一个异核双原子氯化物分子键长的经验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用元素电负性、原子价电子数和主量子数为参数建立一个简便公式,用以计算异核双原子氯化物分子键长。用该式计算一些常见异核双原子氯化物分子的键长,方法简单,结果与实验值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2.
采用wB97XD/6—311++G(3df,2p)方法,对FOCl与H2O形成的复合物FOCI·(H2O)n(n=1~4)的分子结构和结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OCl与H2O形成的复合物中既存在氢键,也存在氢键,结合能随着H2O分子数目n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结合能主要由强的O—H…O氢键和强的O-Cl…O卤键所贡献.由自然键轨道分析揭示了FOCl与(H2O)(n=1~4)相互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氢分子的键能和成键特性的CNDO/2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2O2分子中的O—H键比H2O的略长.而键振动频率v^-和计算的键能EAB值表明.H2O2分子中的O—H键则略强于H2O的。本用CNDO/2方法对其键能进行了计算.并对这一“反常”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MP2/Sadlej pVTZ水平对环丙烷(C3H6)与卤化氢(HX,X=F,Cl,Br,I)分子的1∶1复合物进行几何结构优化,最稳定结构为HX分子几乎与环丙烷的碳环位于同一平面,且其氢原子指向环丙烷的一个碳碳弯键的中点.此外,渐近修正对称匹配微扰理论(DFT-SAPT)能量分解结果说明静电、诱导和色散力对描述此类弯键复合物都很重要,从HF到HI,静电能占总吸引作用能的百分比逐渐减少,色散能占总吸引作用能的百分比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时标上二阶动力方程m点边值问题uΔΔ(t)+q(t)f(t,u(t))=0,t∈[t1,t2],uΔ(t1)=∑m-2i=1biuΔ(ξi),au(t2)+βuΔ(t2)=∑m-2i=1aiu(ξi)。借助于Guo-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和Leggett-Williams不动点定理得到了此问题至少存在2个正解和3个正解的判别条件,并通过举例阐述了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合成化学和结构化学的成果,综述了氢原子在不同化合物中可以形成的十一种成键形式,其中七种型式是近年发现的新键型。  相似文献   

17.
根据MOT,讨论了O2和O2^+键级、键能的大小,指出:并不能根据键能的大小判断它们的热力学相对稳定性.因为它们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取代酚酸性pKα的分子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元素的Pauling电负性、原子成σ键的电子数,原子直接键连的氢原子数目和原子未参与形成离域π键的孤时电子对对数,建立了一种分子拓扑指教(^4x),它与21种取代酚酸性pKα线性方程为:11.5258-20.4052^4x=pKα。结果表明,^4x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其它取代酚酸性pKα值。  相似文献   

19.
在电脑键盘上有两个其上画有一个Windows徽标的按键,分别位于键盘上底部左右两侧的Ctrl键和Alt键之间(如图1)。这两个键也因此被称为Windows徽标键。许多电脑用户对这两个按键视而不见,其实这个Windows徽标键还真有不小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利用Δ-解析的定义及实解析扩张定理,研究复时标上复值函数Δ-解析与经典解析的关系,得到了两类复时标上Δ-解析函数可局部开拓为经典解析函数的充要条件,并讨论了单项式pn(z)=zn在复时标上的Δ-解析性,对n=3和n=4的情形得到了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