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众所周知,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与苹果从树上掉落有关。据他本人叙述,他当时是在埃尔斯索普庄园的家里靠着窗台坐着,看见一个苹果从树上垂直掉下来,于是联想到引力的普适性。一个更为夸张的说法是,当时牛顿正端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苦思冥想,突然一个苹果落下,正好砸中了他的头,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11,(20):71-71
有两个改变世界的苹果,一个是“砸”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苹果,另一个则是史蒂夫·乔布斯引领世界风尚的“苹果”。  相似文献   

3.
我们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会去拾起苹果;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静静地坐在一边思考,最后他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定律……从这一事实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要让孩子更聪明,我们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皮亚杰描述的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一般依据具体的形象及亲身的操作。  相似文献   

4.
我们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会去拾起苹果;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静静地坐在一边思考,最后他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定律…… 从这一事实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要让孩子更聪明,我们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皮亚杰描述的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一般依据具体的形象及亲身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10,(4):6-6
<正>大概世界上最有名的苹果便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了。牛顿被一个从树上掉落的苹果砸中脑袋,受到启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流传已久,我们也早已相信。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6.
「一N牛顿:哇,谨型好靓的苹果哦牛顿:我要吃牛顿:我跳2 拟6——一牛顿:哎哟午顿:我再跳!我再摘牛顿:为什么受伤的总是Z牛顿:混帐地球,皇不是你在吸日]先 于卜升别k不三O苹果:它不只是在吸弓W 坏存0乃引甜!牛顿:我发现了万有引力谁是万有引力的真正发现者@张剑岚  相似文献   

7.
牛顿的苹果     
正我们从小就听说过这个故事。有一天牛顿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一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砸到牛顿的头。牛顿恍然大悟,苹果落地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月亮围绕着地球转也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行星围绕着太阳转是受到太阳引力的吸引……任何物体之间都会有引力相互吸引,他把这叫做万有引力。牛顿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称得上是科学史上最重大的恍然大悟,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话。那么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如果牛顿当时把它写下来,那当然是可信的。但是牛顿留下的手稿里并没有关于这个故事的任何记载。我们只能去找二手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追风人物     
科技奇才乔布斯离世有两个改变世界的苹果,一个是砸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苹果,另一个则是史蒂夫·乔布斯引领世界风尚的苹果。正是这样一位被业界评价为创造天才的人物,在与癌症抗争数年后,于2011年10月5日辞世,年仅56岁。5日,美国苹果公司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说:苹  相似文献   

9.
传说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时,突然一只苹果掉下来,触动了这位物理大师的灵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此以后,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万有引力无所不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大至日月星辰,小到微粒、分子、原子、电子、介子等,这些物质之间都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地球上的重力现象,实质是牛顿万有引力在地球周围的具体表现。从理论上讲,在地面上任何一点所感受到的引力,实质上是全部宇宙空间质量的万有引力的总和。因此,万有引力具有无所不及处处皆有的特征。一般说来,物质微粒或两个通常的物体…  相似文献   

10.
童稚的时候,世界似水中的倒影,柔软得像一缕细丝,悠扬得像一声口哨。我觉得自己透明而纯粹,一切都是那么干净无暇。后来有一天,父亲告诉我牛顿先生从落下的苹果中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此人类踏踏实实地踩在地面上;他告诉我爱因斯坦跟踪一只小蚂蚁而撞在一棵大树上,他的数学问题同时豁然开解:他告诉我一个7岁的男孩足不出户地写着宏篇巨著:一个70岁的老人还在攀登科学高峰。他告诉我应该对人类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下落的苹果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不能坐在苹果熟了的树下,还是地心引力?呵呵,你太拘谨了!我西瓜博士的超级偶像——牛顿爵士胆大如西瓜,揣着胡萝卜就敢上战场——当然是想象力的战场。把这个苹果瞬间推广到全宇宙:是不是所有物体都有引力呢?答案是肯定的,地球人现在都知道了,万有引力嘛!哈哈,发现了吧?伟大的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刘瑛 《创新科技》2009,(12):56-56
<正>据说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灵感,来自于一个苹果的激发。牛顿以后,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更多天才的心灵受到了激发,还出现了一种奖励天才创造的奖项——诺贝尔奖。今年春天我到美国芝加哥  相似文献   

13.
十八世纪初,人类对三种相互作用迷惑不解:(1)重力任何抛出的物体都将作自由落体运动,落向地面而不是其他方向;(2)月亮的圆周运动月亮在上帝的第一推动下,沿公转轨道运动将产生一种离心力,这就需要与之相平衡的向心力;(3)天体平衡天体之间为什么相互平衡?为什么既不靠拢而碰撞,又不排斥而远离?据说,有一次牛顿坐在一棵树下,思索着为何月球以地球为中心作圆周运动,这时,一只苹果掉在他的头上,在这一瞬间,一种灵感便闪电般出现了:月球受到的力与苹果受到的力会不会一样呢?由此便产生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这个定律合理吗?我们先探讨一下重力的…  相似文献   

14.
《前沿科学》2015,(2):88-89
1666年,历史上最著名的那个苹果正好砸中牛顿的脑门,启发了牛顿的灵感,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统一描述了地球上的引力现象和月亮围绕地球转动这样的天体运动规律。整整250年后,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用弯曲时空观给予引力更加准确和美丽的描述。自从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以来,关于引力  相似文献   

15.
万有引力理论是天体运动的坚实理论基础.运用万有引力理论,能够精确地预言海王星的存在,成功地解释潮汐现象,计算出地球的质量.但万有引力理论本身也存在着局限性.例如,运用万有引力理论无法解释水星近日点的进动问题、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等效及Neumann-Zeeliger疑难,而且万有引力理论不符合狭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16.
卡文迪许扭矩实验牛顿的另一伟大贡献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万有引力到底有多大?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享利·卡文迪许决定要找出这个引力。他将两边系有小金属球的6英尺木棒用金属钱悬吊起来,这个木棒就像哑铃一样。再将两个350磅重的铅球放在相当近的地方。以产生足够的引力让哑铃转动,并扭动金属线。然后用自制的仪器测量出微小的转动。  相似文献   

17.
提起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会想到牛顿。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巧妙地用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上世界的斗换星移,日月运转与苹果落地选样的人间小事联系了起来,又明确地用数学的形式指出了引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愿因,从而把  相似文献   

18.
薇薇 《科技潮》2003,(12):42-43
通古斯大爆炸引起了人们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质疑难道宇宙中的物体并不是像牛顿所说的那样相互吸引,而是互相排斥?莫非世界的构造是另外一个模式?但是任何物体,只要没有支撑,它一定会掉到地球上来(比如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如果不是地球的引力,那又是什么力让它往下掉呢?  相似文献   

19.
类比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万有引力场和静电场作类比,从而得出万有引力场中类比高斯定理公式,并应用类比公式解决具有对称性的万有引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万有引力就是重力”的观点提出了置疑,全面分析了万有引力、重力和向心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