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对云南蜂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考查了乙醇浓度和浸提时间等条件对蜂胶总黄酮提取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蜂胶中总黄酮的相对含量.对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4个黄酮成分,运用波谱技术鉴定为高良姜素、异樱花素、槲皮素和洋芹素.  相似文献   

2.
云南常年大麦种植面积22~23万hm2,居全国之首.为了在云南省选择合适的大麦麦苗和籽粒两用型品种,以南方大麦区域12个品系为试验材料,三叶一心(Ⅰ)、五叶一心(Ⅱ)与对照不割苗(CK)等不同时期进行刈割处理,研究不同割苗时期对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影响以及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割苗期籽粒黄酮含量为CKⅡⅠ;籽粒抗性淀粉为ⅠCKⅡ;-氨基丁酸、生物碱差异不显著,-氨基丁酸为CKⅠⅡ,生物碱为Ⅱ Ⅰ CK;选择三叶一心刈割(割苗Ⅰ),籽粒功能性成分较高.②割苗Ⅱ比割苗Ⅰ平均生物碱、总黄酮显著升高;麦苗-氨基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Ⅱ <Ⅰ;五叶一心刈割(割苗Ⅱ)麦苗功能性成分较高.③不同割苗期冬性、半冬性及春性大麦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二棱和多棱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④相关分析显示籽粒-氨基丁酸与麦苗-氨基丁酸、麦苗总黄酮之间,籽粒总黄酮与籽粒-氨基丁酸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与产量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⑤初步筛选出苏啤3号、2008品22作为适宜麦苗生产、籽粒生产的两用型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铁线莲属含有黄酮成分,用溶剂法萃取不同季节粉绿铁线莲叶、与枝干的总黄酮,以卢丁作标准品,用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叶中黄酮含量高,其中8月份的含量最高;枝干中含量少,变化不明显.初步揭示了粉绿铁线莲总黄酮含量随季节变化的趋势.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样品测定不同季节不同部位中的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采用正交实...  相似文献   

4.
建立中药卷柏中特征性成分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快速含量分析方法,比较其在不同卷柏中的含量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总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方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总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垫状卷柏2.85%、0.81%;细叶叶卷柏2.48%、0.31%;薄叶卷柏4.02%、0.33%;深绿卷柏3.50%0、.34%;江南卷柏为3.72%、1.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总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RP-HPLC法分别测定复方有效部位中总黄酮和高良姜素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蒙药复方述达格-4不同药味组合中总黄酮和高良姜素含量的关系.结果:全方组有效部位中总黄酮、高良姜素含量最高;高紫石组有效部位中总黄酮和高良姜素含量最低(p<0.05).蒙药复方述达格-4不同配伍总黄酮和高良姜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银杏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浸泡与回流的方法从银杏根中提取黄酮,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得总黄酮含量为6.89%.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银杏根中槲皮素百分率为1.24%,是黄酮类化合物中含量较高的成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确定最佳检测波长为370 nm.  相似文献   

7.
湘西杜鹃花根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湘西杜鹃花根经乙醇冷浸, 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 分离纯化得黄酮,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和单一成分含量.结果表明: 总黄酮为0.189%~0.225%,芦丁为3.77~ 3.89 g/ml.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红色、白色樱花中黄酮、多糖和色素成分的差异及黄酮、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多糖成分的含量,利用显色反应、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比较了两种樱花中色素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色樱花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比白色樱花中高,分别达到12 mg/g和20 mg/g,且其中黄酮和多糖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达到80.76%和70.16%。显色反应、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初步推断红色、白色樱花中色素的主要成分分别为黄酮、酚类;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说明两种花可能有相同或相似成分,但有一定差异。红色樱花有效成分含量高,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强,具有明显的资源开发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甘肃玛曲独一味全草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独一味中总黄酮的含量,在不同煎煮时间条件下对总黄酮含量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为煎煮时间与总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化建立联系。进一步分析提取过程,结果表明,大黄煎煮30-40min时,游离黄酮含量增加较快,50min时达最大。将玛曲独一味中总黄酮成分含量与其他地区独一味作对比,结合产地环境因素,充分阐述甘肃玛曲地区独一味药材的药用价值的可贵。  相似文献   

10.
车前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采用超声辅助法萃取车前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利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体系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510nm处,测定车前草提取液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实验表明,以40%的乙醇,料液比为1:20,超声温度为50℃,采用超声波在功率400W下处理40分钟得到车前草中黄酮的得率为9.435mg/g.  相似文献   

11.
以信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0份特种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其种子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特种稻种子中的总体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黑香稻与信粳糯631种子中总氨基酸含量相差26.64 mg/g;总的必需氨基酸以及各类必需氨基酸含量存在丰富的变异,特别是豫农32和矮秆香稻丸等特种稻品种内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在20份特种稻种子中限制性氨基酸含量、杂环族氨基酸含量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来源于息县的矮杆香稻丸种子中赖氨酸含量、杂环族氨基酸含量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相对较高.因此,针对信阳地区特种稻种子中总氨基酸含量、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的品种,可以考虑作为优质特种稻新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12.
 野生稻是宝贵的遗传资源库.云南有较丰富的野生稻资源,研究对云南及其它来源的野生稻和栽培稻茎、叶和稻米中氨基酸含量及碳、氮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涉及的几种材料中茎叶内总氨基酸质量比差异较大,小粒野生稻最高56.8 mg/g,野生的元江普通野生稻最低22.8 mg/g.换算的C/N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2~38和6%~20%.对野生稻茎、叶和相应的稻米中氨基酸总量及氨基酸组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茎、叶中氨基酸含量在评价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甘草中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 8种国产甘草根茎中总皂甙和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用薄层光密度法对甘草总皂甙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总黄酮中的甘草甙和异甘草甙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4.
32种云南蕨类植物中的总黄酮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对32种云南蕨类植物中总黄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研究的32种云南蕨类植物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而且其中18种植物的总黄酮质量分数超过3%,总黄酮质量分数低于1%的仅有6种,表明蕨类植物是黄酮类化合物的极好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物质衍生结合同步荧光法,建立一种检测注射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对γ-氨基丁酸的衍生产物进行同步荧光扫描,考察了影响体系荧光强度的因素.最佳实验条件为:8.0×10-3 mol/L硼砂缓冲液(pH=9.6),1.0×10-5 mol/L邻苯二甲醛-2.86×10-5 mol/Lβ-巯基乙醇组合试剂为衍生试剂,衍生时间60min,激发光、发射光通带宽度为5.0nm,λem=455.0nm,Δλ=120.0nm,检测液温度小于25℃.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同步荧光光谱峰形最好,荧光强度最大.γ-氨基丁酸的线性范围为2.50~50.00μg/L,相关系数为0.999 0,检测限为0.79μg/L.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注射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本实验分别以143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与滇屯502,241份云南粳稻核心种质与合系35配制的杂种F6,BC2F4,BC3F3,BC4F2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糙米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后代黄酮含量高于粳稻后代;有色米高于无色米;不同世代的黄酮含量(mg/100g)情况籼稻后代是轮回亲本(236.26)BC2F4(224.69)BC4F2(222.36)BC3F3(210.19),但差异不显著;粳稻后代是BC4F2(244.42)BC2F4(239.58)轮回亲本(227.21)F6(220.03)BC3F3(190.91),其中BC3F3代极显著低于BC2F4,BC4F2代.筛选出的粳稻后代(白镰刀谷/合系353)是供试材料中含量最高的,达到1267.62±54.79mg/100g.  相似文献   

17.
 磷高效水稻培育是提高土壤潜在磷利用效率的一种途径,用云南主栽粳稻品种合系35与云南稻种核心种质耐低磷特性极强老来红配制P1,P2,F1和F2世代,在云南省农科院(海拔1916 m)种植两处理(有效磷质量比6.26 mg/kg,有效磷40 mg/kg)耐低磷鉴定,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了水稻的分蘖、株穗重和总干重3个耐低磷指标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分蘖、株穗重和总干重3个耐低磷指标性状在这个组合中都表现为一对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2种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18.
γ-氨基丁酸载体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 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但在生理条件下,γ- 氨基丁酸的通透性较差,常通过其衍生物增强 γ- 氨基丁酸的生理活性,作者以γ- 氨基丁酸为原料合成了新γ- 氨基丁酸的载体化合物[4- (2,4—二羟基苯次甲氨基)丁酸酯],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验证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龙眼品种资源中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差异,选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资源圃的24个龙眼品种,分析其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物质的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总抗氧化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四种不同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不同龙眼品种果肉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ABTS、FRAP、ORAC四种不同方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的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呈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龙眼果肉的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分别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和ORAC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而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采用快速聚类法将24个不同品种的龙眼聚成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的三大群类。不同品种龙眼果肉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酚类物质是龙眼果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在龙眼果肉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中结合态平均占总酚含量的17.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