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AlCl3O复合物作催化剂,采用环氧树脂和甲基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主链含少量三聚体的环氧封端聚口恶唑烷酮预聚物。通过正交试验及聚合反应动力学分析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合成环氧封端聚口恶唑烷酮预聚物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并对所合成预聚物进行了IR及粘度表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环氧树脂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了环氧封端聚恶口唑烷酮预聚先,研究表明,采用了n-C4H9OLi作催化剂比AlCl3-O复合物更大优质。探讨了各种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获得了较发好的聚合物反应条件,由此合成了环氧当量近600且分子中几乎不含三聚体的环氧封端聚恶唑烷酮预聚物,并对预聚物进行了IR及溶解性表征。  相似文献   

3.
双组分不饱和聚酯/聚氨酯高档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以-OH封端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含有-NCO基的聚氨脂预聚物,并以此交联制备高光泽、高丰满度的双组分室温固化,高装饰性涂料。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用缩水甘油将甘油将端异氰酸酯预聚物转变为环氧封端聚氨酯的合成方法,考察了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并利用付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快速跟踪技术,证实了反应主要发生在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与缩水甘油的羟基上;在80℃反应前期环氧略有降低,说明有少量环氧基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5.
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在一定条件下,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可以预示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同时,用FT-IR和^1HNMR表征了环氧封端酚酞型Cardo聚芳醚腈(E-TMPCE)的分子链结构,测定了E-TMPCE试样的环氧值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6.
AlCr2O3体系燃烧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Al-Cr2O3体系的燃烧合成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讨论了起始反应温度,Al2O3和Cr2O3稀释剂以及MoO3添加剂对Al-Cr2O3体系的绝热反应温度的影响。最后对Al-Cr2O3体系进行了热爆和点燃模式的燃烧合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在苯环2,5位带有不同取代基(CH3、CH3O、Cl、Br或H)的6种聚四芳基锰卟啉p-PolyT(2,5-2R)PPMnCl和m-PolyTPPMnCl,考察了它们催化PhIO氧化环己烷的性能,结果表明:这些聚四芳基锰卟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稳定性,带供电子基的聚合物催化速度较快,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分别利用K3Fe(CN)6,CuCl2·2H2O-DMSO,Cu(NO3)2·3H2O-CH3CN,CuCl2·2H2O-DMF,CuCl2·2H2O-NaOCH3,等5种不同催化体系制备了阻燃剂聚二溴苯醚,并详细地研究了其中3种催化体系中的单体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找到了合成的最佳条件,并讨论了几种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5种催化体系所得产物存在着分子量由大到小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甲基丙烯酸丁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在α-溴代丙酸乙酯/CuCl/联二吡啶催化引发下的本体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讨论了其可控/“活性”特征及反应动学参数。并通过连续加料方法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的聚甲基丙烯下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同时用红外光谱及差热分析技术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五价钼体系Ziegler—Natt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oCl3(OC8H17)2-(i-Bu2)AlOPhCH3为催化剂的丁二烯聚合反应,应用胶体的光学,电学,动力性质,对催化剂行方法影响催化活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Al〉/〈Mo〉比值影响催化剂颗粒大小,数密度及还原程度;混合顺序影响颗粒形态,固而影响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乙烯基封端聚甲基三氟丙基-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合成反应中催化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制备出不同粘度乙烯基封端氟硅油,并以此为主体材料制备了高温硫化氟硅混炼橡胶.实验结果表明,该橡胶有较好的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用离子熔盐法制备光催化剂MTiO3(M=Mg,Ca,Sr,B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离子熔盐法合成了MTiO3型复合氧化物,合成温度范围为700-1100℃,反应时间为4h或6h,熔剂剂为Na2CO3-KCl温合物,讨论了合成条件对CaTiO3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进行了ClONO2分子与瞬变种Cl原子反应的UPS实验测试,指认其最终产物为ClO自由基,NO2和Cl2。分析其反应历程为:Cl+ClONO2---Cl2+NO3(1)Cl+NO3---ClO+NO2(2)ClONO2与Cl原子反应能够将含不活沲Cl的ClONO2转化为活泼的ClO2,Cl2从而重参与O3破坏的循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进口TMC体系用于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聚合活性及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以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催化剂效率(CE)随着单体浓度加大,聚合温度上升和聚合时间延长而提高。当采用溶剂-单体-Al-Ti为加料顺序,以甲苯为溶剂,在Al/Ti=50(mol/mol),Tp=60℃时的最大催化剂效率可达4000-5000gTPI/gTi。初步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反应速率对单体浓度呈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三种有机阳离子聚合物(胺-环氧缩合物、二烯丙基胺聚合物、二烯丙基胺-二氧化硫共聚物)和无机盐FeCl3、Al2(SO4)3、AlCl3以及有机阳离子聚合物与无机盐复配的混合物对含蒙脱土的混浊水的絮凝作用.经过测定混浊水经絮凝后上层清液的透光度和Z电位,确定了各种絮凝剂的最佳使用浓度,并就PH对COP絮凝作用的影响作了探讨.本文所研究的三种COP絮凝剂,其效果均优于无机盐,其中COP—2絮凝效果更优于其他两种.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AlEt_2Cl/t-BuCl引发体系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行为。结果表明,AIEt_2Cl单独不能引发α-蒎烯聚合,与t-BuCl复合后才具有引发活性,其引发活性随t-BuCl/AlEt_2Cl的不同而变化,质谱分析表明α-蒎烯聚合产物中存在t-BuCl残基(CH_3)_3C,证明t-BuCl参与了链的引发反应。进一步实验还表明,t-BuCl与AlEt_2Cl相互作用除生成活性物质BuAlEt_2Cl_2外,还有烷基化的产物AlEtCl_2,AlCl_3生成,聚合反应条件及引发剂加料方式对α-蒎烯转化率及聚合产物组成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Cu2(OH)3Cl-CuO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铜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u2(OH)3Cl-CuO纳米粉体,并借助XRD、TEM及IR等技术对粉体结构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体的最佳合成条件为:CuCl2浓度为0.5-3.0mol/L,NaOH浓度为4.0-6.0mol  相似文献   

18.
聚氨酯水分散体合成用原材料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考察树脂水分散性、耐水性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特征,讨论了聚氨酯水分散体合成时原材料的选择.研究表明,合成中使用的聚酯二醇分子量(Mn)大小、合成预聚体时原材料的-NCO与-OH物质的量之比值(-NCO/-OH)、树脂中羰基含量、预聚体中-NCO与扩链剂中-NH2物质的量之比值(-NCO/-NH2)、中和度对聚氨酯水分散体及胶膜性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苯并噁嗪二苯醚预聚体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氧基次甲基二苯醚低聚物为基础合成了苯并口恶嗪预聚物(BODPO),用H-NMR、IR表征了该预聚物的结构,讨论了反应温度、溶剂的极性等因素对合成预聚物的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ODPO预聚物的成环率在90%以上,预聚物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反应介质或溶剂的极性。  相似文献   

20.
以3,3-二甲基-(1H-1,2,4-三唑)-2-丁酮为配体(L)和不同铜盐反应,合成了六个Cu(Ⅱ)配合物CuL2Cl2、CuL2BT2、CuL3(BF4)2、CuL4(ClO4)2和CuL4SO4·4H2O),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测定了CuL4(ClO4)2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