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298.15K和308.15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叔丁基甲醚(TBME)分别与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乙苯构成二元混合物的过量摩尔体积V^E。这4个二元混合物的V^E均为负值,顺序为: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邻二甲苯。  相似文献   

2.
在298.15 K时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邻、间、对二甲苯分别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组成的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密度,并计算了此3个二元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VE.3个二元体系的VE均为负值,大小顺序为: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相似文献   

3.
在298.15 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二甲亚砜分别与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构成的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密度且计算出过量摩尔体积VE;并用悬滴法测量了此3个二元液体混合物的表面张力,且计算了这3个体系的表面张力偏差值.其中, 3个二元混合物VE和表面张力偏差值均为负值,在极小值处.  相似文献   

4.
利用振动管密度计在 2 98.15K下测定了 N,N-二乙基甲酰胺 (DEF)分别与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苯乙烯构成的二元溶液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 (Vm E) ,在全部浓度范围内 ,Vm E均为负值 ,|Vm E (极值 ) |和 |Vm E(x =0 .5) |大致有如下顺序 :苯乙烯 >甲苯 >对二甲苯 >苯 >邻二甲苯≈乙苯 >间二甲苯 .实验结果表明 DEF分子与芳烃分子之间有相当强的相互作用 .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邻二甲苯——一苯乙烯体系及环已烷、环己烯、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与N——甲基此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分别构成的二元溶液的V~E和n~E;含有N——甲基呲咯烷酮和二甲基甲酰胺各二元系的V~E与n~E极值排列顺序相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振动管密度计在298.15K下测定了N,N-二乙基甲酰胺(DEF)分别与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苯乙烯构成的二元溶液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Vm^E),在全部浓度范围内,Vm^E均为负值,│Vm^E(极值)│和│Vm^E(x=0.5)│大致有如下顺序:苯乙烯〉甲苯〉对二甲苯〉苯〉邻二甲苯≈乙苯〉间二苯。实验结果表明DEF分子与芳烃分子之间有相当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分别与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在298.15K下全浓度范围内的密度、表面张力和黏度,计算了表面张力偏差和黏度偏差,并用Redlich-Kister多项式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上述3个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偏差和黏度偏差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8.
o—,m—,p—二甲苯或乙苯加乙醇体系的汽液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99992kPa压力下用Ellis汽液平衡釜测定了乙醇 邻二甲苯、乙醇 间二甲苯、乙醇 对二甲苯和乙醇 乙苯4个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进行了恒压下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用Wilson和UNIQUAC方程关联了实验数据,拟合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二甲苯异构体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表面张力参数,补充现有数据不足,为其作为化工合成原料、汽油及替代燃料添加剂等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建立了悬滴法实验系统,利用正庚烷检验其精确性和可靠性,并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在303.15~393.15K温度范围内的表面张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57组实验数据。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表面张力计算方程。表面张力计算方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之间的绝对偏差在±0.1mN·m-1以内。所获得的表面张力实验数据和计算方程,可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热物性数据。  相似文献   

10.
芳烃在铜锰复氧化物上深度氧化的活性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甲苯侧链上甲基取代以及苯环上取代的六种衍生物的深度氧化活性,单侧链活性顺序异丙苯>乙苯>甲苯;双侧链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  相似文献   

11.
在 2 98 15K和 30 8 15K下用振动管密度计在全浓度范围内测量了桉叶油素分别与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构成的二元系的过量摩尔体积 .这 2个二元系的过量摩尔体积均为负值 ,且桉叶油素与氯仿的过量体积显著大于桉叶油素与四氯化碳的过量体积 .  相似文献   

12.
对苯二甲酸双羟丁酯直接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酯化温度、催化剂种类、用量及投料方式对酯化速度和THF生成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钛锡复合催化剂能有效地提高酯化反应速度,减少THF生成;PTA逐步加入可将THF生成降到5.2?.  相似文献   

13.
贵州水城晚二叠世树皮体成烃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以及开放体系下热模拟等方法,对贵州水城含树皮体煤中的主要组分——树皮体的生烃潜力、烃类组成特征、成烃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树皮体的生烃潜力(S1+S2)和氢指数(HI)都较高,分别为297.1和491mg/g;在高成熟条件下树皮体仍能生成大量烃类物质,其生烃高峰期集中在VR0为1.55%左右;烃类组成以轻质烃(凝析油或轻质油)占绝对优势,湿气次之,并且烯烃含量较高(此现象与开放体系热模拟有关);气态烃与液态烃演化规律相似,据此可以认为,气态烃很大一部分是由液态烃进一步裂解来的。  相似文献   

14.
用阳极氧化和循环扫描的方法电化学预处理得到的玻碳电极(PGCE)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Epa=-0.073V,Epc=0.044V)。PGCE能大大提高水溶性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2(VB2)的电化学响应。实验表明VB2在PGCE上是吸附行为。PGCE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用其能测定痕量的VB2和复合维生素片剂中的VB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E)-ω-氯汞化莰烯和(E)-ω-氯汞化长叶烯在THF中,RhCl_3催化下分别得到了莰烯和长叶烯的对称二聚体。用IR、~1HNMR、~(13)CNMR、UV和MS证明了两个二聚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三氯化稀土依次与等摩尔的甲基环戊二烯基钠和环戊二烯基钠在四氢呋喃(THF)中反应,合成了4个新的混配型茂基稀土氯化物Ln(C5H5)(C5H4CH3)Cl[Ln=Y(1),Gd(2),Er(3),Yb(4)],在THF中加热回流,环戊二烯能质解化合物4的甲基环戊二烯基配体,得到同环配合物Yb(C5H5)2Cl(5),所有这些化合物都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和质谱表征,其中配合物2和5的结构还得到单晶X射线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7.
聚氯乙烯与醋酸纤维素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粘度法测定了四氢呋喃/聚氯乙烯(THF/PVC)、THF/醋酸纤维素(CA)和THF/PVC/CA的特性粘数和高分子-高分子相互作用参数。以Δb′m判别法、Δ[η]m判别法和特性粘数—组成关系来判断PVC/CA的相容性,并以共混溶液折光指数随组成的变化来确定PVC/CA的相容性。实验结果均表明PVC/CA是一对相容性高聚物。  相似文献   

18.
G=(V,E)表示顶点集为V,边集为E的所有的简单连通图的集合.本文研究了S(p,q)的度距离,得到D’(S(p,q))按照p(或q)的一个排序,并对它们的极值情况下的极图进行了刻画.  相似文献   

19.
简单图G和H的结合图G[H]的顶点集为V(G)×V(H),其中(u,v)和(u′,v′)相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或者uu′∈E(G)或者u=u′并且vv′∈E(H).研究了结合图G[H]的导出匹配可扩性,证明了若G和H是非平凡图,G是连通图,且G和H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则G[H]是导出匹配可扩的:(1) G和H中有一个是导出匹配可扩的;(2) G和H都有完美匹配;(3) G和H中一个有完美匹配,另一个有几乎完美匹配.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化合物[(NiCp_2)_2H_n]XW_(12)O_(10)·2THF,(CP2Ni)2HPW12O40·3THF,(CP2Ni)2H2GeW12O40·3THF的合成,表征,顺磁共振及变温磁化字研究结果表明二茂镍在化合物中为一价阳离子且它们之间在77~300K之间无明显孩交换作用.红外的紫外可见光浴表明二茂馊阳离子与多酸阴离子之间存在弱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