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谢峰 《科技信息》2011,(17):I0415-I0415,I0390
根据《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06]56号)精神,2006年7月,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以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避免重复购置、提高现有资源使用效率为目的,以“整合、共享、完善、提高、利用”为目标,建立并开通了全新的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制定了《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暂行管理办法》,并设立了共享激励资金,推动共享、建立技术保障服务体系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简称大仪平台)是根据浙江省科技发展的需要,以提高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利用率为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整合省内大学、科研院所、分析测试机构和企业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单价在人民币30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为主),并对外开放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形成一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协作共用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3.
省外资讯     
<正>福建开通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服务热线近日,福建省科技厅在福州举办福建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服务热线开通仪式。服务  相似文献   

4.
以一定的定性分析数据为基础,将情景分析法引入对闽台两地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策略的研究,并勾勒未来两岸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的前景和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对太原地区的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大型企业技术中心展开了资料调研和收集工作。太原地区大型院校、企事业单位技术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共享仪器单位有60家入网,全国有35家科学仪器设备厂商入网。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6,(8):17-17,F0004
为贯彻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推动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跨区域共享,由上海市科委牵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科技部门本着“共建共享、协作服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并已正式签署共建协议,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
正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重要的科技资源。整合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推进共享共用,已成为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充分发挥合肥科教资源优势,盘活科学仪器设备存量,提高科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为全市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服务,合肥市于2008年搭建了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共建共用共享"为目标,以完善共享机制为重  相似文献   

8.
吴晓玲 《今日科技》2007,(12):14-14
11月23日至24日,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和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分析测试协会学术报告会和仪器展示会在杭召开。来自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成员单位、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会员单位及其他  相似文献   

9.
全国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工作开始于1997年,在全国8个省市进行试点,截至今日已经发展到了包含七大区域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全国性网络。沈阳市科技局做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在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要完成好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对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的管理至关重要,能否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的好坏.通过借鉴ISO9001-2008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引入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阐述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作为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自2006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为浙江省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今年,大仪平台加大了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专业分析测试中心试点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立法等工作力度,不仅使成员单位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也让我们看到了大仪平台在服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中所拥有的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12.
记者从最近召开的2009年度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成员单位工作会议上获悉,大仪平台经过2年多的发展,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积极开展联合评议工作,围绕“组织落实、制度落实、资金落实、服务落实和创新落实”五个落实,提高了省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的效率,提升了企业创新服务能力,更好地为浙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为建设科技强省,改善科技创新条件而构建的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共建共享、协作服务的有效机制,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整台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实验动物、科学数据、科技信息、动植物种质等科技资源,开展信息化、一站式的服务,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全省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首批投入运行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浙江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平台…  相似文献   

14.
朱慧 《今日科技》2006,(7):11-11
浙江省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为建设科技强省,改善科技创新条件而构建的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共建共享、协作服务的有效机制,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实验动物、科学数据、科技信息、动植物种质等科技资源,开展信息化、一站式的服务,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全省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浙江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等首批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已于今年4月3日正式开通并对外服务。为了更好发…  相似文献   

15.
赵岿 《山西科技》2014,(1):100-101
简述了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对策,包括完善购前论证审批程序、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建立共享网以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等。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9,(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全国科研条件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北京地区雄厚的科学仪器资源优势,打破中央和地方、部门和行业之间的界限,开展协作共用,促进资源共享,提商科学仪器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为首都和全国的科技、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1997年5月由国家科技部牵头,联合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北京市科委共同出资,建立了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共用资金(以下简称协作共用资金),择优选出在京的中央所院、商等院校和北京市有关单位所属的75台大型仪器设备,组成了北京科学仪器共用网(以下简称协作共用网),并于1997年5月23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正式面向社会开放。两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说与关心下,在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1998,(7)
去年5月,经原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北京市科委5方的有关部门充分协商,决定由5方共同集资1300万元建立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共用资金;运用该项资金建立并运行科学仪器装备协作共用网。为管好用好该项资金及确保协作共用网的有效运行,特建立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是目前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和施行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和资料为基础,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政策法规、公共平台建设、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绩效评价4个方面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十余年"发酵"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政策科技是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型科学仪器是科学发现、研究、创新的物质保障,其共享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管理水平和潜力。当前,高校、地区政府等已经意识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11日,由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和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主办的“浙江省第四届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丁康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科技厅条财处副处长王桂良,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唐建国,吉林大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建设背景和意义,结合平台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平台在宣传推广,联合评议、项目申请和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运行机制,指出平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