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负载有结晶紫的微晶酚酞分离铅(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负载有结晶紫的微晶酚酞固相萃取分离富集Pb(Ⅱ)的新方法.在pH 1.0~7.0的酸度范围内,Pb(Ⅱ)与I-形成的络阴离子PbI42-能与结晶紫(CV+)形成疏水性三元离子缔合物[PbI4]2-(CV+)2而被微晶酚酞吸附.在一定条件下,该体系能够使Pb(Ⅱ)与常见离子Zn(Ⅱ)、Fe(Ⅲ)、Co(Ⅱ)、Ni(Ⅱ)、Mn(Ⅱ)、Cr(Ⅲ)、Al(Ⅲ)等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2.
将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吸附在硅胶(SG)上,制备得到改性硅胶PAN-SG。PAN-SG对Cu(Ⅱ)、Co(Ⅱ)、Ni(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1,1.8,1.8μmol/g。用PAN-SG色层柱可以富集Cu(Ⅱ)、Co(Ⅱ)、Ni(Ⅱ)等金属离子,富集倍数超过200,金属离子的回收率大于95%;Cu(Ⅱ)与Cd(Ⅱ)、Mn(Ⅱ)可以在PAN-SG柱上直接分离;选择合适的洗脱液,可使性质相近的Cu(Ⅱ)、Co(Ⅱ)得到分离。用PAN-SG柱富集人工水样和天然水样,用PAN分光光度法测定Cu(Ⅱ)的下限可达ppb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硫氰酸铵-乙基紫-乙醇体系萃取分离Tl(Ⅲ)的行为.研究表明,在磷酸介质中,Tl(Ⅲ)在水相中与SCN-和乙晶紫所形成的离子缔合物能被乙醇相完全萃取.控制一定的条件,Tl(Ⅲ)能与Al(Ⅲ)、Ni(Ⅱ)、Mg(Ⅱ)、Mn(Ⅱ)、Cu(Ⅱ)、Pb(Ⅱ)、Fe(Ⅲ)、Zn(Ⅱ)等完全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铊进行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开发一种高炉粉尘再资源化处理工艺,采用"非熔态还原--磁选分离--Zn的回收、富集"方法对典型高炉粉尘进行Fe、Zn非熔态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910~1 010℃,使用纯H2、CO为还原剂进行非熔态还原,同时实现粉尘中Fe2O3(s)→Fe(s)和ZnO(s)→Zn(g)的高度转变,金属化率达到90%以上,气化脱锌率达到99%以上,且还原过程未发生烧结.还原产物直接经磁选分离、富集得到TFe品位90%的富Fe物料;含锌挥发物经回收、富集得到ZnO含量92%的富Zn物料.成功地将高炉粉尘全部转化为MFe、ZnO等有价资源,实现了零排放,且分离过程不需高温熔融,过程能耗低,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邻二氮菲-正丙醇-硫酸铵-抗坏血酸体系萃取分离和富集铁的行为及铁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三元缔合物[Fe(phen)3]SO4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正丙醇、邻二氮菲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30%(v/v)、7.0×10-4 mol/L和0.2 g/mL时,Fe(Ⅱ)的萃取率达到96.6%~98.4%,Co(Ⅱ)、Au(Ⅲ)、Ag(Ⅰ)、Ni(II)、Mg(Ⅱ)、Cr(Ⅲ)、Cu(Ⅱ)、Al(Ⅲ)、Hg(Ⅱ)、Pb(Ⅱ)和Cd(Ⅱ)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Fe(Ⅱ)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铁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实验室模拟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苏州河、黄浦江重金属离子迁移规律的二个问题。吸附实验表明大量有机物的存在,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抑制了重金属离子进入固相。所以苏州河底泥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小于黄浦江。另外,光解实验表明有机物对Cu(Ⅱ)的络合能力远大于对Zn(Ⅱ)的络合能力。故黄浦江和苏州河底泥对重金属的相对富集系数以Zn(Ⅱ)为最小。  相似文献   

7.
镉与锡、锆、铁和铈的浮选分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四丁基溴化铵-碘化钾体系分离镉的行为及与其他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在水溶液中, Cd(Ⅱ)与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CdI4][TBAB]2,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的浓度分别为5.0×10-4 mol·L-1和8.0×10-3 mol·L-1, 且缓冲溶液为pH 2.0时, 该体系对Cd(Ⅱ)的浮选率在99.2 %以上.Sn(Ⅳ)、Zr(Ⅳ)、Fe(Ⅱ) 和Ce(Ⅲ)等离子在该体系不被浮选,实现了Cd(Ⅱ)与这些金属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Cd(Ⅱ)的分离和测定,结果满意.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在微量镉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有机物对苏州河,黄浦江重金属离子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实验室模拟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苏州河、黄浦江重金属离子迁移规律的二个问题。吸附实验表明大量有机物的存在,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抑制了重金属离子进入固相。所以苏州河底泥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小于黄浦江。另外,光解实验表明有机物对Cu(Ⅱ)的络合能力远大于对Zn(Ⅱ)的络合能力。故黄浦江和苏州河底泥对重金属的相对富集系数以Zn(Ⅱ)为最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PEG—EBT—(NH_4)_2SO_4体系对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7~10(NH_3H_2O~NH_3Cl)的水溶液中,有(NH_4)_2SO_4存在下,Cu(Ⅱ)、Co(Ⅱ)、Ni(Ⅱ)、Zn(Ⅱ)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d(Ⅱ)与Cu(Ⅱ)、Co(Ⅱ)、Ni(Ⅱ)、Z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Zn(Ⅱ)和Cd(Ⅱ)在不同濃度的盐酸和丙酮溶液和阴离子交換剂之間的分配系数,Kd,討論了Kd和濃度之間的关系。发見Kd在10以下的冲洗效果好,在15以上的有拖尾現象,大於90的則不被冲洗。如果以0.01N HCl-30%丙酮做为Za(Ⅱ)的冲洗剂,可使大量Zn(Ⅱ)和等量或少量Cd(Ⅱ)分离。用0.01N NH_4Cl-30%丙酮溶液和0.01NNaCl-30丙酮溶液做为Zn(Ⅱ)的冲洗剂,可得到同样的結果。在根据分批平衡实驗結果选擇冲洗剂来分离离子时,不仅要象一般論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依据分离因数,α,且須考虑分配系数,Kd。在Kd較大的离子的量远此Kd較小的离子的量为大时,因为量大时会提前被冲出的原因,还要顾到它們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3,5-二溴-2-吡啶偶氮重氮氨基偶氮苯(3,5-DB-PDAB)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镉(Ⅱ).在pH=1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3,5-DB-PDAB与镉(Ⅱ)反应生成2:1稳定配合物,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摩尔吸光系数ε=1.62×105L/(mol·cm),环境水样中的镉(Ⅱ)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预分离和富集后用该方法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度高,回收率96%~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  相似文献   

12.
用N,N′-二(邻氧乙酸)苄叉乙二胺与氯化锌(Ⅱ)在水溶液中反应,获得配合物Zn(Ⅱ)L.H2O(L=N,N′-二(邻氧乙酸)苄叉乙二胺).采用元素分析1、H NMR和红外等手段对所合成的Zn(Ⅱ)L.H2O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Zn(Ⅱ)L.H2O晶体结构.在Zn(Ⅱ)L.H2O的晶体结构中存在两个独立的分子,中心Zn原子为六配位,构成以Zn原子为中心的扭曲三菱柱体结构.在室温条件下,Zn(Ⅱ)L.H2O在水溶液中产生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13.
用N,N'-二(邻氧乙酸)苄叉乙二胺与氯化锌(Ⅱ)在水溶液中反应,获得配合物Zn(Ⅱ)L·H2O(L= N,N'-二(邻氧乙酸)苄叉乙二胺).采用元素分析、1H NMR和红外等手段对所合成的Zn(Ⅱ)L·H2O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Zn(Ⅱ)L·H2O晶体结构.在Zn(Ⅱ)L·H2O的晶体结构中存在两个独立的分子,中心Zn原子为六配位,构成以Zn原子为中心的扭曲三菱柱体结构.在室温条件下,Zn(Ⅱ)L·H2O在水溶液中产生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14.
铅、镉-卟啉配合物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卟啉与铅、镉的反应及其相应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并结合巯基棉富集分离方法 ,将该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分析体系成功地应用于中药中痕量铅、镉的测定 .方法简便 ,测定体系抗干扰的效果好 ,灵敏度高 .对Pb(Ⅱ )、Cd(Ⅱ )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2 .5× 10 5L·mol- 1·cm- 1和 5 .1× 10 5L·mol- 1·cm- 1.实际样品测定的RSD在 3.3%~ 13.0 %之间 .样品加标回收率在 85 %~ 110 %之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以凹凸棒土为载体的纳米双金属Fe/Ni复合材料,通过Zn(Ⅱ)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除Zn(Ⅱ)效果最佳的Fe/Ni@ATP复合材料,即纳米铁与凹凸棒土的负载比为1∶2、Fe/Ni双金属中Ni掺杂比为2%,并考察了Zn(Ⅱ)初始浓度、pH及环境温度对该复合材料去除水中Zn(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凹凸棒土负载和掺杂Ni改性以后,Fe/Ni@ATP复合材料的Zn(Ⅱ)去除率显著提高,颗粒团聚状况得到改善,比表面积明显增加。在实验条件范围内,较高的溶液pH值、环境温度以及较低的Zn(Ⅱ)初始浓度均有利于Fe/Ni@ATP复合材料对Zn(Ⅱ)的去除。该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机理为零价铁表面氧化物与Zn(Ⅱ)的配合作用,此外,水中Zn(Ⅱ)也可以通过生成Zn(OH)_2沉淀的形式去除。  相似文献   

16.
研究配体巯基乙酰苯胺和Co(Ⅱ)、Zn(Ⅱ)的ML_2·H_2O型配合物(L=疏基乙酰苯胺的阴离子,M=Co(Ⅱ),x=0;M=Zn(Ⅱ),x=2)可知,该配体和Cu(Ⅱ)形成(CuLOH)_2型OH基桥联双核配合物,经pH电位法在EOH-H_2O体系中测定了Mn(Ⅱ)、Co(Ⅱ)、Ni(Ⅱ)、Cu(Ⅱ)、Zn(Ⅱ)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其稳定性顺序与欧文-威廉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罗丹明B-NaCl-丙醇体系萃取汞的新方法.探讨了罗丹明B的浓度、NaCl的浓度、丙醇的浓度和酸度等对Hg(Ⅱ)萃取的影响,确定了萃取分离Hg(Ⅱ)的最佳条件,并讨论了Hg(Ⅱ)的萃取机理.当溶液中罗丹明B、NaCl和丙醇的浓度分别为0.27g/L、160g/L和30%(V/V)时,Hg(Ⅱ)的萃取率达到98.0%以上,实现了Hg(Ⅱ)与Pb(Ⅱ)、Zn(Ⅱ)、Ir(Ⅳ)、Ni(Ⅱ)、Ag(Ⅰ)、Rh(Ⅲ)、Cu(Ⅱ)、Cr(III)、Mg(Ⅱ)、Fe(Ⅲ)、Al(Ⅲ)和Co(Ⅱ)离子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1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碘化钾-四丁基溴化铵体系浮选分离IrI2-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pH1~2.8,能使IrI26-与Sn(Ⅳ),Co(Ⅱ),Mn(Ⅱ),Fe(Ⅱ),Zn(Ⅱ),Al(Ⅲ),Cr(Ⅲ),Ni(Ⅱ)和Mg(Ⅱ)分离.  相似文献   

19.
分光光度法研究IrI26-与常见金属元素的浮选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分光光度法研究碘化钾-四丁基溴化铵体系浮选分离IrI2-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pH 1~2.8,能使IrI26-与Sn(Ⅳ),Co(Ⅱ),Mn(Ⅱ),Fe(Ⅱ),Zn(Ⅱ),Al( Ⅲ),Cr(Ⅲ),Ni(Ⅱ)和MS(Ⅱ)分离.  相似文献   

20.
以三正辛胺为载体的微乳液分离钼(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三正辛胺(TOA)为载体,由OP-10、异戊醇、环己烷和NaOH水溶液组成的微乳液分离钼(Ⅵ)的行为及机理.当膜相中三正辛胺浓度为0.03 mol/L,内相NaOH的浓度为0.03 mol/L,外相HCl的浓度为0.01 mol/L,可使钼(Ⅵ)的萃取率达98%以上.在该条件下,可使钼(Ⅵ)与Fe(Ⅲ)、Co(Ⅱ)、Ni(Ⅱ)、Zn(Ⅱ)、Mn(Ⅱ)、Cd(Ⅱ)、Cu(Ⅱ)、Pb(Ⅱ)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