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施伟木 《奇闻怪事》2007,(3):17-17,10
“老师,他亲了我的脸。”体育课后,女生小波红着双眼,怯生生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我皱了一下眉头,站起来向教室走去。学生已全部回到了教室,有一些男生在偷偷地笑。“干了这种事居然还这么开心,看我不好好治治你们!”我心里想到。“是谁,谁欺负小波?”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沸腾的教室一下安静了下来。我转过脸问小波:“到底是谁?”小波用手指了指:“他,他,还有他……”一连点了五个同学。“都给我站起来,现在是小流氓,长大就是大流氓了。  相似文献   

2.
“老师,他亲了我的脸。”体育课后,女生小波红着双眼,怯生生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我皱了一下眉头,站起来向教室走去。学生已全部回到了教室,有一些男生在偷偷地笑。“干了这种事居然还这么开心,看我不好好治治你们!”我心里想。“是谁,谁欺负小波?”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沸腾的教室一下安静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杀一儆百”我们都很熟悉,是所谓的一种教育方法,顾名思义是杀了一个坏的,让其他一些想干坏事的人有个警惕。教师想尽量直截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杀一”果能“儆百”吗?在自己的一次“杀一儆百”实践中,使我对当众批评学生的利弊产生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对所谓的“另类”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是很多人的习惯,我却不然。我很难想象没有“另类”存在的生活。有时候我甚至想,真应该好好感谢生活里时不时碰到的所谓很“另类”的人或事,因为他们的存在,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避免了味同嚼蜡和枯燥无味!我不敢想象一年365天都是风和日丽的日子该怎么度过?我不敢想象一日三餐全是山珍海味的生活该怎么面对?香车宝马锦衣玉食曾令多少人心驰神往梦寐以求,谁又能理解日日金盅玉盏夜夜宫娥醉袖的九五之尊“高处不胜寒”?  相似文献   

5.
罗纪荣 《奇闻怪事》2009,(10):37-38
10月27日早上7点,我刚到学校就接到陈艳(化名)母亲打来的电话:“罗老师,我家陈艳不想读书了,班上有几个同学老是欺负她!”接完电话,我想起前几天有同学向我反映:班上有人给陈艳取外号,嘲笑她。我当时在班上讲了这件事,还对班上几个调皮的男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罚他们打扫卫生,以儆效尤。没想到,这根本没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彭刚 《奇闻怪事》2007,(9):24-24
一次作文公开课,我上的是“作文与联想”。课上,我是这样给学生出题的:我的手从纸袋里拿出一个红苹果,先让学生观察。接下来是我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这个苹果好吗?”“好。”“想吃吗?”“想吃。”课堂一下活跃起来。我指着苹果说:“没这个‘优’字商标可能市场上只卖五角一个,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是你     
陈彤 《青年科学》2011,(4):50-51
为什么是你 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身高大解密     
最近,我收到一堆特色信-矮个子们的“血泪史”,如“我不想当矮冬瓜,总受欺负。”“老是仰视他人,真别扭。”“我想当篮球明星,可个子……”等等,同病相怜。别沮丧,有个绝好消息:未来,矮个子吃香!这可不是安慰你们。  相似文献   

9.
赫甦 《奇闻怪事》2006,(11):31-31
昨晚,有几位高一年级的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其中的一个一进门就怯生生地问:“校长,我们能不能给您说个事?”“可以,请坐下。”我赶忙笑脸相迎。接着,他们告诉我: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可能是对我们放心不下,往往在我们上课时在教室外转悠——看看是否有“违纪”的同学。这本身表明老师对我们负责,可是如果我们要是与老师“眼光相对”了。那么这节课堂定是“完”了。因为自己总感到老师该对自己产生了不好的“印象”,甚至可能认为自己是个好“违纪”的学生,如此怎能安下心来?所以,请校长转告老师别那样“转”了,让他(她)歇歇脚。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这话绝对是真理,就算到了航母上也一样。航母一出海可能就是好几个月,吃不好哪儿有心思好好干活儿!因此,为了让水兵们补充体力,安心工作,各国的航母都准备了非常丰盛的伙食。什么?你也想吃顿航母大餐?那就跟我一起去“航母美食城”瞧瞧吧!  相似文献   

11.
自私的群体     
<正>有一个古老的笑话,是关于澳大利亚北部鳄鱼出没区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如果鳄鱼开始追我们,你认为你能跑得过鳄鱼吗?”另一个人想了一会儿说:“实际上我并不需要跑过鳄鱼”。“这是什么意思?”第一个人追问道。另一个人回答:“如果鳄鱼开始追赶我们,我不必跑过它。我只需要跑过你!”  相似文献   

12.
姚灵莉 《奇闻怪事》2005,(12):17-18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辅助:关于人类起源的三种说法:“进化论”、“海猿说”、“神创论”) 女儿小的时候常常问我:“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呀,小孩儿是从哪儿来的呢?同学们都会说是妈妈生出来的。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最早的妈妈)从哪儿来的呢?世界上第一个人也是妈妈生的吗?从古自今,很多人都思考过“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13.
 看完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想:“我的导师和我”就行了,啰嗦。的确,加上“我和我的导师”,又拖了个尾巴。“我的导师和我”这样的题目,符合语文课教义,又是人人习惯了可接受的,更何况最醒目的是这样的题目让人联想到导师们父母一般的温馨形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题目好,主题也好。而写“我和我的导师”是有风险的,“你有资格这样写吗?”有人会想。这不是没有道理,“我”在前,十分容易被人认为“骄傲”、“自满”,至少有点自以为是。但我想了一想,还是准备用这个带着尾巴的题目。我想说明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4.
雯是班上性格较为内向的女孩子、不善言谈的学生,她默默无闻,不惹事,不闯祸,即使遇上委屈烦恼也只是用忧愁的眼神望着老师,却不曾吐露半句话。最近一段时间,她老是一个人静静地发呆,我感觉她有满腹的心事,试着和她沟通了几次。她总是淡淡地说:“老师,没有什么事。”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心里在想:难道她没有沟通的欲望吗?  相似文献   

15.
对于道德,我一直有一个可能很极端的认识:道德就是别人对你私生活的看法,尤其是性生活更容易被无限放大。热衷于讨论明星八卦和挖空心思寻找艳照的人,大抵可以归为“窥阴癖”。光看还不够,他们还以“道德”的名义,劫持了他人的私生活。兽兽让谁不愉快?“道德”这两个字是每个社会的热点词汇。它既是一件最犀利的武器,可以用来谴责生意场上比自己赚钱多的对手,  相似文献   

16.
童言童语     
《小学科技》2012,(9):27-27
“妈妈,你爱我吗?”“当然爱了。”“那么我想做一件事情你同意吗?”“有没有危险啊?”“没有,保证安全。”“那是什么事啊?”“我不想做作业,我想看电视!”妈妈勃然大怒地吼道:“快点给我做作业!”  相似文献   

17.
追风人物     
美国人又拿总统开涮最近,布什再度成为美国网络上的搞笑对象。在美国某网站名为“30秒布什”的网络竞赛上,向社会征集讽刺布什的幽默短片。数月里,就有200万人注册,并征集了1512部讽刺影片,其中14部“经典之作”已进入决赛。比如,一部短片反映了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典礼上依次向家长讲述自己在学校期间学到了什么。孩子一说:“如果我认为某人想欺负我,我就要先发制人地先去欺负他。”紧接着,孩子二说:“无论我的朋友(盟友)说什么,我都不会理会,因为我已决定了。”最后,孩子三说:“别问我为什么把一切弄得乱糟糟,别问我为什么让别人生…  相似文献   

18.
谁是房产主     
动物王国警视厅厅长狮子狗杰克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案卷。麻雀妈妈带着几个孩子和老鼠乐乐相互扭打着来到办公室,警探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他们拉开。杰克厅长说:“你们有什么冤屈?慢慢讲,不许吵闹公堂!”老鼠乐乐先生说:“他们住我的房子,不付房钱,我请他们搬出去,他们还不认账。厅长先生,您给评评理,天底下有这样不讲理的吗?”几个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喊起来:“我们跟着爸爸和妈妈搬到树林和沙漠边缘的洞子里时,里边根本没有人住,我们见没有主儿,才住了进去!现在怎么一下子变成了乐乐先生的了?请厅长先生明断!”“前几年我丈夫去世了,乐乐欺负我们…  相似文献   

19.
“老外!老外!”我走在这些乡村小街道上的时候,总听见别人这么说。我的白色皮肤、红色猎人帽和夹克衫已经明确地向所有人宣布我是个外国人。只要可能,我就希望用我有限的中文和周围的人交流:“你好!我姓杨(Young)。你呢?”我的姓氏总是让人一脸疑惑。一个白种人姓杨?“我的姓是苏格兰姓,”我总是这样解释,但这似乎没法解释这个疑惑。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3,(4):60-61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位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请被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当问到大学中文系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当问到初中生时,一位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位差生喊道:“是英文字母O。”他却遭到班主任的批评。最后,当问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时,他们异常活跃地回答:“句号”、“月亮”、“烧饼”、“乒乓球”、“老师生气的眼睛”、“我家门上的猫眼”……事后,人们给这个测试起了个题目:“人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其实是忽视右脑开发,忽视创新思维培养。扼杀了人们的想象力。科学家经研究证实。人的左脑是“普通脑”。右脑是“天才脑”,天才与普通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天才在有意无意中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右脑。你想知道自己右脑开发的情况吗?如果想,就请你在五分钟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答案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