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作权法对图书馆适用合理使用的规定比较模糊,人们对合理使用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导致图书馆存在大量非合理使用的现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适用合理使用制度要服从科学发展观,在法律上应明确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合理使用规则的制定必须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图书馆争取合理使用的权利也应当适度。  相似文献   

2.
善意取得制度最早源于日耳曼法,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保护交易安全的客观需要,善意取得制度的确立是人类私权历史上“动的权利”首次对“静的权利”获得的胜利,最大程度的保护了交易过程中买受人的权利,本文通过对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的研究,探讨在司法实务中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和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初期,妇女在就业等方面正遭受着公开的性别歧视。它是传统"男尊女卑"文化和金钱本位价值取向揉合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失去强制约束的必然结果。要实现对妇女的权利保护,必须从文化、制度等方面着手,构建立体化的妇女权利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商标权权利限制是对商标权人使用商标权的一种限制,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人能够在合理的请况下使用商标权人的商标,在这种合理使用商标的请况下,商标权权利限制在保护其他商标权人利益的同时,也通过商标权利限制保障了消费者的安全权利、被告知的权利、选择权、平等服务的权利、请求、起诉等五项权利,保护了商标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然而该制度在理论上的分歧和立法上的粗略,导致了其在司法实践中常常被滥用、错用,损害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权利乃至实体权利。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内涵、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及其保护机制方面,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权利保护作一初步的探讨,以进一步完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切实维护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在版权制度中引入技术措施保护版权人的版权权利,固然属于版权人的一项权利,但是在行使这种权利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对社会公众的影响,不能剥夺社会公众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对在版权制度中将技术措施权利化提出了质疑,认为应当保证社会公众对知识的接触的权利,从而使社会公众的正当权利得以实现,版权保护不能使公众的基本人权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7.
针对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中的信息网络传播侵权问题,图书馆应结合《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并且对各种授权模式加以整合。为了顺应图书馆界对于著作权立法方面的诉求,图书馆应从著作权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在完善著作权权利保护制度的同时,保障社会公众最大限度获取信息资源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的辩护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此现状加剧了控辩力量的失衡,打破了诉讼结构的平衡,不利于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要突破这一困境,路径之一就是将"强制辩护"制度引入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中.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对强制辩护制度进行了深人地考察,对强制辩护的适用对象、适用阶段及其它适用中的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中国的司法实践的现状,试图对强制辩护制度进行合理的建构,以期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峰冰 《海峡科学》2006,(12):51-52
竞业禁止作为保护商业秘密的手段之一,被越来越广泛地适用.鉴于其背后存在着两个重大权利的冲突,故必须在保护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和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满足事实上的公平、合理.为防止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滥置竞业禁止义务,有必要限制竞业禁止的权利行使,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兴利除弊,以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公司法》引入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化接轨的需要,它对于制约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内部人员滥用其权利,平衡股东与董事之间的权利,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该制度在原告的主体资格、被告的范围、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及前置程序等几个关键问题尚待进一步地完善。因此,文章在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该制度在适用中尚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并合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制度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作为平衡著作权人与著作权使用人利益的制度,在许多国家都有相关规定。然而在网络环境下,随着技术的发展,著作权人的权利得到了不断扩张,合理使用的范围却越来越小,有人甚至认为,合理使用制度将从著作权法中消失。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制度价值及图书馆的制度价值入手,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探讨了适合图书馆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2.
数字环境中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变化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各国著作权法中通行的著作权限制制度,它允许作品的传播者与使用者在某些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无偿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数字环境使得传统环境下属于合理使用的行为可能不再合理。文章主要讨论数字网络环境对合理使用制度所带来的改变,以及合理使用制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可避免地涉及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保护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方面主要涉及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复制权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分析我国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成立版权集体管理机构、传统版权交易、实行"法定许可使用"、扩大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使用者发布要约、授权要约等6种方式来保护作者的版权权益。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合理性”标准的理论分野,即对各国有关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合理性”标准的学术以及司法判例进行研究,并从法律规范、法律价值、法律体系改革三个基面分别进行归纳,以期对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合理使用是各国著作权法的通行制度。互联网络的出现,使得大量的数字化材料被简便、高速、高质量、低成本地复制,并能在全球范围内被用户访问和下载,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问题。讨论了如随机存储器即内存中的复制、缓存、电子邮件、新闻组、电子布告板、数字图书馆及远程教学的合理使用等问题,指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丰富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著作追续权是对艺术作品后续转让费的提成权,是为平衡作者和艺术商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创设的一项法律制度。它符合法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以民法中的非常损失规则为理论依据,是对著作权中的权利穷竭原则适用的限制。我国立法中尚没有规定追续权制度,为适应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需要,也为和国际接轨,我国著作权法中有必要增加追续权条款。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概念、判断标准和范围,针对网络环境下网络浏览、在线教育和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面临的著作权权利限制问题。著作权权利限制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在数字图书馆已不适用,从世界范围版权保护的立法趋势来看,数字图书馆享受合理使用的特权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获得版权授权是解决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问题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