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湿法纺丝钙离子交联的方法制备褐藻酸盐纤维,并将牛血清清蛋白包埋入纤维中,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的微观形貌;并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测定了蛋白质的包埋效率,以及蛋白质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湿法纺丝凝固浴的CaCl2浓度影响纤维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及蛋白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将海藻酸钠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挤入到氯化镧溶液中,海藻酸与稀土镧离子(La~(3+))发生配位作用使得纤维凝固成形.在相同的纺丝条件下,与海藻酸钙纤维相比,海藻酸镧纤维的力学强度更高,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更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电导率测试的方法来研究海藻酸与La~(3+)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其相互作用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凝固浴浓度、pH值及温度对海藻酸镧纤维力学性能及溶胀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海藻酸镧纤维的交联度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碱解聚丙烯腈(HPAN)与明胶(Ge)共混纺丝原液,以硫酸/饱和Na2SO4溶液为凝固浴,戊二醛为交联剂,湿法纺丝纺制了HPAN/Ge水凝胶纤维.研究了水凝胶纤维在不同pH值溶液中伸长、收缩和pH响应滞后行为.发现HPAN/Ge水凝胶纤维具有很快的响应速度,其响应时间随着明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少.当PAN质量分数为30%,Ge质量分数为70%时凝胶纤维的伸长和收缩响应时间最短,分别为0.59s和1.14s.HPAN/Ge水凝胶纤维的平衡溶胀伸长率随HPA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缓释微囊的研制及性能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胶囊,并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药物包封率、微囊溶胀度及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在1.5%-3.0%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高,药物包封率增大,微囊溶胀度增大,在水中的动态释放速率降低;戊二醛的用量越多,药物包封率越大,溶胀度越小,在水中的释放率越小;药物/壳聚糖用量比增大,包封率降低,释放率增大,而微囊的溶胀度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和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两个体系,采用干-湿法以及干法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了直径在300nm~3μm之间的亚微米尺度的纤维,并比较了PMIA干-湿法及干法静电纺丝的成纤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比较了两种方法所得电纺纤维的形态,并通过纤维结晶度测试比较了两种纤维的结晶结构,从而研究了新型溶剂离子液的使用对高聚物纤维静电成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蟹腿关节壳聚糖溶液的流变行为,以及该种壳聚糖湿法纺丝成形中喷丝头拉伸倍数、凝固浴组成、干燥温度和脱水介质对壳聚糖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成形条件:喷丝头拉伸倍数为1.05,凝固浴为NaOH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和乙醇的复配液(体积比为6∶4),干燥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初生纤维力学性能较好,进一步分别以甲醇和乙醇溶液作为脱水剂对初生纤维进行浸泡脱水处理。结果表明:经醇脱水处理后,壳聚糖纤维的直径和平衡溶胀率减小、强度和结晶度增大,并且纤维表面更加致密,丝束之间易于分离;甲醇溶液脱水处理效果更好,可使壳聚糖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24.1%。  相似文献   

7.
可促进神经再生的胶原蛋白中空湿法纺丝成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牛胶原蛋白的可纺性厦湿法中空成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胶原蛋白不同的制备工艺参数如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对胶原蛋白可纺性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纺丝速度、填充液压力、致孔剂含量等纺丝工艺参数与胶原中空纤维膜性能厦结构的关系。体外细胞实验的结果表明:该胶原蛋白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聚苯胺/氨纶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氨纶复合导电纤维。重点讨论聚合条件的改变,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以获取制备聚苯胺/氨纶复合导电纤维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剂的用量、掺杂剂浓度、苯胺单体浓度对纤维导电性能影响较显著;而反应时间、温度对纤维的导电性能影响不大。并对该导电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纤维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力学性能,可进行下一步加工。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溶液湿法纺丝制得甲壳胺湿纤维,分别在不同温度以及不同伸缩比下干燥定型。通过测定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吸水率、密度以及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了纤维的定型条件及性能的关系,确定了纤维的最佳定型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A6/PVA复合纳米纤维.分析了不同质量比的PA6/PVA共混纺丝溶液的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并探讨其静电纺丝效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表面张力仪等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成分相容性及亲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纺丝电压为19kV、纺丝距离为20cm、丝液流量为0.2mL/h的条件下,共混溶液质量比为12%∶4%时的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具有良好的形貌,复合纳米纤维中PA6与PV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有效地克服了纯纺PVA纳米纤维在水溶液中出现的过度溶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将三聚氰胺甲醛(MF)溶液与聚丙烯腈(PAN)溶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制备MF/PAN纤维.由光学显微镜、旋转黏度仪、元素分析仪、能谱仪(EDS)等测定可知,当MF/PAN混合溶液在60℃下反应时间为16h,三聚氰胺与甲醛摩尔比(M/F)为1∶3时,溶液性能最佳.湿法纺丝时调节喷头拉伸率和沸水拉伸倍数,制得了不同的MF/PAN纤维,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极限氧指数(LOI)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纤维强伸度仪对制得的纤维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当喷头拉伸率为-50%、沸水拉伸倍率为3.0时,制得的MF/PAN纤维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阻燃性能,即纤维拉伸断裂强度为1.17cN/dtex,断裂伸长率为8.80%,纤维极限氧指数达34.2%.  相似文献   

12.
杨洁  刘朝晖  赵伟  孟超  赵彩荣 《河南科学》2010,28(3):293-295
采用湿法溶液纺丝工艺,考察原材料种类及配比对聚氨酯浆液性能的影响,并对聚氨酯浆液的制备工艺及相应的纺丝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烯辅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co-St)作为相容剂与聚丙烯(PP)、尼龙6(PA6)、改性共聚酯(HCDP)按一定配比共混纺丝,实验表明该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被分散染料染成深色,并且其抗静电性能明显提高。通过流变性能测试,拟定了主要纺丝工艺,并分析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纤维纤度等参数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在高速纺丝条件下制备可染聚丙烯纤维,为工业化生产可染聚丙烯纤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纺丝工艺对高相对分子质量Lyocell 纤维素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纤维素——医用脱脂棉(铜铵法聚合度DP=1400)为纺丝原料,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作溶剂,采用Lyocell工艺进行纺丝制备高强高模纤维素纤维;通过正交设计和系统试验,考察了纺丝工艺参数(气隙长度,拉伸比,凝固洛浓度和喷丝板孔数)对最终Lyocell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这一体系,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的拉伸强度、初始模量及断裂伸长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制备出了拉伸强度8.9cN/dtex,初始模量163cN/dtex的高强高模纤维素纤维。  相似文献   

15.
用湿法纺丝制备琼胶纤维,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的表面形态,并且测试了纤维的拉伸性能和吸水性能。结果表明用二甲基亚砜(DMSO)做溶剂,50%无水乙醇做凝固浴,纺丝原液的溶度为12%,可制得纤维性能良好的琼胶纤维,而且纤维的拉伸强度达到了5.52 cN/tex,在蒸馏水中的膨胀度为114%,在0.9%的盐溶液中为111%。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3):323-326
利用静电电纺丝法制备了Ag/PAN复合的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XD)分别分析载纳米银粒子的形貌和成分,研究了载纳米银粒子纳米纤维的银粒子释放率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利用静电电纺丝法制备的载纳米银粒子的纳米纤维具有较好的形貌,呈现出缓慢持久的纳米银粒子释放率,具有良好的生物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生物降解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控制释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具有生物降解性和血液相容性的聚乳酸(PLA)为载体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模型化合物,分别用相分离法(PSM)和溶剂萃取法(SEM)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50-90μm的PLA/BSA微球。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BSA用量,载体中明胶的加入及载体材料的构型对BSA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SM和SEM制备的PLA/BSA微球的包埋效率分别为94.1%和35.2%,含明胶和不含明胶的PLA/BSA微球在12d内BSA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47.0%和84.9%,用上述峡谷种方法制备的PLA/BSA微球均具有可控释放BSA的功能,含明胶的PLA/BSA微球具有更长的BSA释放周期。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聚己内酯(PCL)、苯丙氨酸基聚酯脲(PBP)/PCL和PBP/PCL/姜黄素(Cur)纳米纤维膜,通过对比分析PCL、PBP/PCL和PBP/PCL/Cur 3种静电纺纳米纤维膜,探究了PBP/PCL/Cur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形貌、纤维直径、力学性能、姜黄素释放行为、抗菌性能、细胞毒性.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相引发氧化还原体系聚合方法制备比表面积大、孔容大与孔道存在交联互穿结构的温敏性水凝胶(P(NIPAAm-co-AM),PN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对制备的3种水凝胶进行了分析与结构表征,同时还系统地研究了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溶胀动力学性能,以及温度变化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探索出了制备性能优异的智能水凝胶的配比,揭示了单体配比对智能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选择多肽谷胱甘肽为包载药物做了体外药物包载—释放实验,进一步明确了水凝胶结构与药物的包载和释放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药物分子体内的包载与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在十氢萘溶剂中的溶胀和溶解状态对UHMWPE冻胶纺丝工艺及纤维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十氢萘具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不同的异构体及其复配对UHMWPE有不同作用。本文基于冻胶丝制备过程中的预溶胀和挤出塑化,围绕十氢萘的顺/反式异构体结构对UHMWPE凝胶纺丝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法纺丝合适的UHMWPE质量分数为6%;UHMWPE较佳的预溶胀条件为95~100℃浸渍3 h;与顺式十氢萘相比,反式十氢萘由于具有立体结构对称和偶极矩较小等特点更易促使UHMWPE溶胀和解缠,从而有利于UHMWPE分子链在多级高倍拉伸过程中形成伸直链结晶;预溶胀体在大于130℃下均能完全塑化,UHMWPE-反式十氢萘熔体的扭矩相对更低,有利于改善纺丝工艺,提升纤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