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与教学结合模式在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刚 《科技信息》2012,(23):4+43-4,43
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并以青岛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为例,从"三个结合",即科研与教学人员相结合、科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入手,探讨了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过程中科研与教学结合模式在培养和造就中青年教学骨干、提高学生科研意识与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校内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广西民族大学充分利用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完善与学科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以打造校内实践项目和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为保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与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围绕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一主线,结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的需求,以"课程化、项目化、团队化、制度化"为循序渐进的教育手段,推进"育人思政改革",以线上、线下运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构建"师生共同体、师师共同体、生生共同体"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支撑结构。  相似文献   

4.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局限,文中探讨适合深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通过校企合作,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建立了实验室创新项目、科研助理、创新基地和俱乐部等多元化创新实践模式,提供了职场体验、企业实训、创业训练营和创业大赛等情景式创业实践平台,并采取了全方位实验室开放等实践措施,从而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索有效的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类型,结合社会的发展与需要,提出了"分层次按需求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从创新类课程设置、"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基金、以比赛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学业导师制、认证创新实践学分和开办创新实验班等方面"多轮驱动"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弱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整合实验资源,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了一体两翼式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以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平台特点,为各类经管类实验教学提供了落脚点,达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目前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环境类卓越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设计、环境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建立开放式实践课程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工程教育背景下依托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环境类卓越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和理念,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结合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十二五"区域经济建设规划,探索了省属重点高校建设实验教学中心的新模式,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集聚优秀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整合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将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形成专业实验教学、科学研究训练、工程实践与应用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建成开放、高效、共享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电子通信类本科人才培养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新创业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高校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创新创业平台中的建设问题,以互联网商务应用开发专业为试点,以校企联盟,线上工作室,线下特训班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形成以"培养模式改革、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实习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将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知识能力培养的全面检验过程。知识要内化为创新精神、转化为创业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实习是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学生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互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全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多、科技水平弱的现状,构建并实践"学生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的互动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各种竞赛活动为主体,学生竞赛和教师科研相结合,吸引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科竞赛活动中,借学科竞赛锻炼青年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驱动能力,探索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培养路径,在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提升方面,提出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素质教育,可以通过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和创业就业教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多渠道开展厚植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构建大学生能力素质建设系统,采用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素养和创业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全程导师制是以学生为主体,导师为主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规划、专业发展、科研创新、就业实习、创业孵化等各项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和"项目化"的引导,两项内容相融相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徒制是一项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育人模式。文章在分析现代学徒制课程结构和隐性知识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与组织内创新创业能力层次目标相结合,针对专业及其实践育人模式,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实践教学体系综合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实施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生产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毕业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六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黄潮 《科技信息》2013,(13):164-165,180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大学生学习实践、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升自我、创造价值的重要过程。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厘清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涵,梳理国内外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然后探索研究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模式与实践,查找分析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产生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改进完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创业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办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就业能力强不强、创业水平高不高。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激励自主创业,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评估重要内容"。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和提升的过程。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全程性、全方位性和渗透性等特点,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直接负责人,学生基础优良影响深远,具备参与创业就业教育、建设创业就业校园文化氛围、贯彻落实创业就业教育理念的先天条件,是实现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如何克服知识脱离工作场景的教学弊端,并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议题。该文以旅游专业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跳蚤市场"为例,探讨中职旅游专业如何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进行扶持,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成熟,在标准制定、产业协同、科技创新、社会化等领域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应急产业科技创新方面还较为薄弱,整合力度不强,社会参与度较低。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创新创业是提升应急产业科技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应急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以应急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科技创新现行模式及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创新创业对应急产业科技能力提升的核心作用并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基于产业链协同的应急产业"双创"模式和支撑能力,为应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攀西地区钒钛、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为切入点,以培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己任,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突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色及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实现校内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学科素养+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和企业培养学生"实践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自2013年立项建设以来,在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实习教学、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