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燕 《科技信息》2008,(30):273-274
敬语是日语的一大重要特色,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人际关系,使用不同的敬语。目前广为统一的分类有四种,即: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美化语。搞清人际交往中的敬语表达,如何正确使用敬语,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日语重要特征之一的敬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而发生变化,形成了基于“权势、亲疏、利益、公积”关系的四种敬语意识,充分体现出了现代敬语的特征,但是现代敬语的使用仍然大有过分而繁杂之处。随着平易简朴化方针的施行,今后现代敬语将会向着以恭谨语为主体的敬语演变。  相似文献   

3.
《敬語の指針》将日语敬语重新分类,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将自谦语细化为自谦语I和II。文章从两类自谦语的概念入手,对"敬"与"礼"的区别、补语敬语与听者敬语的区别及"お/ご…いたす"的双重属性等三个方面对其应用深入解析,同时指出了自谦语II有郑重语化发展趋势,以及应将"お/ご…いたす"归属于新的分类——复合谦语。  相似文献   

4.
:敬语由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和美化语四种形式组成;准确使用敬语的某种形式是与谈话内容相关的上下级关系、亲疏关系、场所等要素密不可分的;敬语的难点在于能否于瞬间正确把握人际关系等要素;可运用卡片制作各种场景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赵敏 《科技资讯》2008,(29):224-224
众所周知,日本是礼仪之邦,在日本社会中敬语的使用尤为频繁,女性一般都使用敬语。所以我们要了解敬语的使用,尤其是在日本商务社会中敬语的使用。在商务日语中敬语被广泛地使用主要是由贯穿于所有日本文化特征中的集团意识和内外意识决定的。实际上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敬语在商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现代社会中,敬语不仅作为一种社交语,还能体现说话人的品位、个人修养。因此,在商务日语的学习中,决不可以忽视敬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田惠 《科技咨询导报》2012,(19):226-226
日语中的授受动词在日语学习中是个难点。本文通过例句对三组授受动词进行比较,解析了「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作为授受动词的用法,也同时介绍了这三组动词作为补助动词时的表达。授受动词不仅仅是单纯表示"物的移动",也经常作为包含敬语的依赖表达来使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审议会的国语分科会提出了"敬语的指针"。到现在为止,一般认为敬语分为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三种。不过,此次的方针,谦让语和郑重语各自被细分,被分为尊敬语、谦让语Ⅰ、谦让语Ⅱ、礼貌语、美化语五种。其中,谦让语Ⅰ是抬高动作的对象的说法。谦让语Ⅱ是通过贬低自己的动作来抬高对方的说法,也可以用来抬高谈话对象。本文通过"参ります"和"伺います"这两个分别属于谦让语Ⅰ、谦让语Ⅱ的两个词来说明谦让语Ⅰ、谦让语Ⅱ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别和各自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陈健美 《科技信息》2012,(32):188-188
文化审议会的国语分科会提出了“敬语的指针”。到现在为止,一般认为敬语分为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三种。不过,此次的方针,谦让语和郑重语各自被细分,被分为尊敬语、谦让语Ⅰ、谦让语Ⅱ、礼貌语、美化语五种。其中,谦让语Ⅰ是抬高动作的对象的说法。谦让语Ⅱ是通过贬低自己的动作来抬高对方的说法,也可以用来抬高谈话对象。本文通过“参らます”和“伺ぃます”这两个分别属于谦让语Ⅰ、谦让语Ⅱ的两个词来说明谦让语Ⅰ、谦让语Ⅱ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别和各自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日本重视礼仪,因此敬语在日本社会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在商务活动中尤甚.在商务日语中,敬语的广泛使用主要是由贯穿于日本文化特征中的集团意识和内外意识所决定的.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敬语在商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社交语,而且还能体现说话人的品位与修养.  相似文献   

10.
冯立华 《科技信息》2007,(34):208-209
本文以时枝诚记的敬语论的发表为中,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时枝敬语论之前、时枝敬语论、时枝敬语论之后的敬语分类研究。并对敬语研究的现状即"敬语研究的新动向"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英汉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英汉礼貌原则,对英汉礼貌用语进行对比分析并举例说明。然后指出了解英汉礼貌用语的不同,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强调中国文化修辞学的伦理性的重要性,重视修辞的得体性原则和合作精神,重视语言交际中的礼貌态度和礼貌语言,并对得体性原则等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词类活用问题是在古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影响很大且迄无定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为立足点,结合词类活用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系统探讨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古代汉语词组的活用问题,试图为词类活用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作一点初步的探索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孙洁 《科技咨询导报》2012,(30):253-256
该文在中日两国语言中的礼貌用语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中日语礼貌用语的核心:汉语的"敬语体系"、"礼貌语体系"。日语的"敬语体系"、"第二敬语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出两国礼貌用语的核心部分的语言构成、语言表达的特征,以及语义等差异。该文目的在于避免学习者受母语影响误用日语礼貌用语,加强中日语言互译的准确性,消除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15.
动词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手致其语法化的因素在不同的语言中并不完全相同。壮语动词语法化的主要因素是句子的分裂、与词义相结合的句法变化、语法意义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是深层意义教学,教师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和概括,揭示文意中的语用策略,特别是礼貌原则的运用,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同时,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把礼貌语用原则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根据G.N.Leech对“礼貌原则”给出的六条准则,对课文进行语用分析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篇章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老舍先生在语言形象性方面所运用的手法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善于描摹。老舍先生运用语言描摹了人生、景观、心态 ,调动了一切语言手段 ,竭力达到绘声绘色 ,穷形尽态 ,惟妙惟肖。 2 )善选动词。通过动词的合理选用 ,使被描写的对象富有活力 ,神采飞扬 ,形象逼真 ,使动词在句中起到了传神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3)善用比喻。他运用比喻手法有自己的特点 ,即传神 ,感情色彩鲜明 ,富有哲理意味。老舍先生对比喻的运用真正做到了“言近而旨远” ,“望表而知里 ,扪毛而辨骨”。他作品中的比喻之多、之精、之妙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相似文献   

18.
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在197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的文章,提出了“面子保全论”。话剧《雷雨》中的大量对白无不投射出“面子保全论”,无论是威胁说话人自己的面子,亦或是对方的面子,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面子保全论”在《雷雨》中的运用。本文从积极的礼貌策略、消极的礼貌策略、公开的毫不隐讳的威胁面子行为以及隐晦的委婉的礼貌语言手段四个方面分析了“面子保全论”在《雷雨》中的运用,由此可知面子保全论有利于平时的交际,以便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9.
法语外来语使英语词汇量陡增,在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英语的学习难度;使英语语法摒弃了屈折形式,由综合性语言变成了分析性语言,以词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20.
法语外来语使英语词汇量陡增,在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英语的学习难度;使英语语法摒弃了屈折形式,由综合性语言变成了分析性语言,以词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