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在大学生体育合洛标准中设置心理与适应能力体质评定指标的可行性。对包括人体形态结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现有体质评定结果,以及对包含了人的心理因素和适应能力的SC-90理健康评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体质状况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的差异;SCl-90各症状因子指数与体质各指标,其复相关系数、多数偏相关系数经检验无显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心理量表,对425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试,找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症状与原因。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8中优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2.7%;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抑郁等症状;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但低于其它专业大学生;男生比女生、学生干部比一般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学习满意度、专业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正相关;而学校与学校、城市与农村、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群体间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关系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种心理测验方法和模糊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研究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入手,探讨了体质水平与心理健康因素,以及影响体能发挥的心理因素内在的数量化关系。提出了心理测验需针对性的综合运用16PF和SCL-90两个量表,并辅以相关的心理测验方法,去获取大学生心理行为变量个体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找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运用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对西安某高校某系2008级全体346个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客观上生源地差异和性别差异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对此,应加强教师培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等方式,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处方式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的SCL90和16PF测试表明,处方式教学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校2012级专选篮球的四个女生班为研究对象,根据学期初学生体能指标和技术测试指标结果进行异质分组教学实验设计,并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学生施测SCL-90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6次课的异质分组教学,学期末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经过异质分组教学后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班。同时实验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状况也较对照班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民办高职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定工具,对我校486名护理系新生进行测量。结果民办高职护生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01),主要问题为饮食睡眠、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等;此外,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的各因子分,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惧等因子分差异显著(P<0.05),偏执、精神病性两因子分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民办高职护理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且来自城市的护生比来自农村的护生问题严重,学校应重视护理新生的心理卫生工作,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其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许金凤 《科技资讯》2010,(19):210-211
目的:探讨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279名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在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强迫、焦虑和偏执等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16PF得分与非贫困生差异显著。结论: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不容乐观,高校应实行经济补助、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采用心理健康干预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袁(SGL-90)>作为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变化(P<0.01),探索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任静  党莉莉 《科技信息》2009,(22):I0241-I0241,I0243
评估卫校教师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方法:选取某卫校114名教师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用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90题)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22题)施测。结果:该卫校教师SCL一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纬度上高于全国常模;根据MBI量表的测量结果,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普遍性;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纬度与心理健康9因子均呈正相关。结论:卫校教师在强迫、人际、抑郁方面得分偏高,可能是引起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之一,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改善其职业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SCL—90心理学自述量表,调查了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找出了心理健康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论证分析,提出了在高校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孤独状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CL一90和孤独量表测量阜阳师范学院214名学生,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孤独状况存在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大学生对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自评量表同时对710名地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交往等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现被测查的大学生所表现的积极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维度方面的积极和消极应对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部分因子呈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SCL90在线心理测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为了提高心理测试水平,加快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我们开发了SCL90在线心理测试系统.系统以SCL90作为测试的理论依据,采用ASP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应用结果表明,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数据处理速度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SCL-90评定长沙大学2001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有10.9%的新生存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男女学生、本专科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学院校392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SCL-90得分,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社会支持的各因子分上差异无显著性;在应对方式上,除求助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SCL 90对 173名来自 4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方差分析做了比较,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显示: 173名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水平: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随着年级增高,心理问题出现率呈上升趋势;城乡不同来源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当;独生子女心理问题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高于非独生子女。以上各纬度有不同程度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通过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及心理压力、心理适应研究,可以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心理适应状况以及心理压力、心理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大小.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中国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CCSAS)>对新疆8所本科高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心理压力方面,贫困生在家庭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两组学生在心理压力其他维度和总分无显著性差异.在心理健康方面,贫困生在性心理障碍和强迫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两组学生在心理健康其他维度差异均不显著.在心理适应方面贫困生在学习适应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在心理适应的其他维度和总分差异均不显著.除抑郁和依赖维度外,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压力维度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心理适应各维度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贫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面临较多家庭压力,具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心理压力大小和心理适应能力强弱均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凌齐 《科技信息》2012,(4):299-299,301
采用SCL—90量表对广西民族大学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某些心理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倾向,男生和女生在这一方面有差异,本文提出了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调节作用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