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水质对UV/H2O2降解LAS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UV/H2O2工艺对LAS的去除效果以及水的pH、浊度对LAS降解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UV/H2O2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LAS,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H2O2投加量为8 mg.L-1,14 W低压汞灯照射下,LAS在蒸馏水中光降解速率常数为0.018 1 min-1;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LAS光降解;浊度大于6NTU时,光降解速率常数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2.
反硝化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苯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反硝化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强化苯污染地下水厌氧生物修复的可能性,利用渭河河床沉积物及地下水,构建了厌氧微宇宙系统模拟地下水环境,实验研究了反硝化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苯生物降解的影响及其与硝酸盐之间关系.结果发现,低浓度的LAS对苯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随LAS的升高而增加,至LAS的较优浓度后,再继续升高则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变为抑制作用.LAS的较优浓度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硝酸盐的较优浓度却不随LAS浓度而变.LAS浓度一定时,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苯降解速率不断增加,至较优浓度后再继续增加,该速率则不增反降.一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对于苯降解速率的增幅而言,也存在LAS的较优浓度.可见,LAS对地下水中苯降解的影响明显,且该影响的性质及强度,不仅受LAS的浓度控制,还与硝酸盐浓度有关.该成果为采用硝酸盐与LAS联合使用的方式强化对苯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温度H2O2分解反应速率常数(k)测定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阐明加热升温法测定V∞值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用反应动力学方法对Cl~-影响COD_(cr)测定进行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测定,K_2Cr_2O_7和Cl~-属于二级动力学反应.给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活化能、回流温度下(147.5℃)[HgCl_4]~2-的不稳定常数;并与文献中数据比较、验证,结果有助于判断Cl-对COD_(cr)测定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许云平  朱彤  李赛君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2):1258-1262
有机农药污染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对有机农药在环境中降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体和土壤中,对大气中有机农药的化学反应研究得很少.通过石英反应池模拟有机农药敌敌畏(DDVP)与OH自由基的气相反应,利用长光程Fourier红外仪测定了室温下该反应的速率常数为(3.06±0.46)×10-11cm3@S-1分子-1.该速率常数表明在大气环境中DDVP比较容易降解,对环境不会造成持久性污染.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法(RSM)对原位掺硫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生成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对氯苯酚进行了研究。选择溶液初始pH值、反应温度及过硫酸钾/对氯苯酚物质的量比为考察因素,对氯苯酚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Y)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设计方法(BBD)建立了以对氯苯酚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所选取的3个因素中温度对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的影响最为显著,且最佳反应温度为55℃,过硫酸钾/对氯苯酚物质的量比为25.64,溶液初始pH值为4.51.在该条件下,对氯苯酚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的试验值为0.192 94min~(-1),与模型预测值偏差0.003 26min~(-1),说明响应面方法能够有效优化对氯苯酚的降解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电芬顿降解罗丹明B的反应动力学,实验对初始p H值、温度、亚铁浓度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最佳反应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当溶液p H为1、3、4、7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32 7、0.033 9、0.020 3、0.014 9 min-1.当溶液温度值为10、20、30℃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31 7、0.033 9、0.035 1 min-1.当溶液中亚铁浓度分别为7、10、15、20 mmol/L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21 4、0.032 7、0.033 8、0.0407 min-1.罗丹明B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汾江河水LAS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汾江河本底LAS(直链烷基苯磺酸盐)静态降解情况进行了实验测定,讨论了LAS生物降解影响因素计算确定了河水LAS降解系数。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前12h的降解速率与LAS的初始浓度关系十分密切,LAS的初始浓度越低,前12h的降解速率越高。天然水中微生物对高浓度LAS的降解动力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9.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不同酸度和不同温度下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应用热动力学理论和对比进度法解析出反应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速率(Vmax),并得出速率常数k2,建立速率常数与酸度和温度间的关系式,从而获得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最佳酸度和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聚乳酸进行热降解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热降解模型,拟合得到了热降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并考察了温度(180~210°C)、时间(0~120 m in)以及催化剂浓度等对热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聚乳酸热降解过程可只考虑分子内的酯交换反应,而不必考虑其逆反应及其他的副反应。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以及残余催化剂浓度越大,聚乳酸热降解的程度也越深。  相似文献   

11.
Ni2O3-CuO对LAS氧化降解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催化剂Ni2O3-CuO和氧化剂H2O2对水中LAS进行了催化氧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氧化剂加量、溶液pH值、温度等对催化氧化LAS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和显著性影响因素。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水中LAS的去除率达到了99.5%,出水成分主要是碳酸盐和硫酸盐等无机盐类。  相似文献   

12.
The experiments of catalytic oxidation that removed LAS with catalyst Ni2O3-CuO and oxidate H2O2 in water have been made.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oxidate,pH values,temperature in water has been studied.Based 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experimental data,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key factors have been discussed.The removal rate of LAS was reached 99.5% under the optimum reactive conditions.The major compositions of product were carbonate and sulphate.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影响浊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Fe2 和 STPP,进而讨论了浊度变化对 L AS降解的影响 ;以及不同 H2 O2 投加方式对 L AS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 ,反应液的浊度值随 Fe2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随 STPP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浊度越大 ,L AS的降解率越小。但不同H2 O2 投加方式对 LAS降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将超声波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相结合,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中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作用于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对LAS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以LAS的降解率r为主要指标,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干预的参数条件,结果表明:一定频率参数的低强度超声波能有效增强固定化细胞的生物活性并促进固定化细胞传质,实验以LAS初始浓度c为50 mg/L的模拟废水为对象,在最适超声条件下LAS的降解率最高达83%,比固定化细胞不加载超声组提高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耗氧速度是评价煤自燃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相同温度下煤的耗氧速度和氧浓度成正比 ,但据此计算的耗氧速度与实际偏差可能很大。在不同温度和氧浓度水平下对煤进行等温氧化实验 ,推导出据等温实验测算煤氧化反应的级数和反应速度常数的公式 ,从而能确定相同温度下氧浓度与耗氧速度间的函数关系 ,该关系式能更准确地反映煤氧复合过程的耗氧规律。等温实验研究表明 ,煤氧化反应的平均级数通常不为 1 ,反应级数和速度常数都是温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6.
以过氧化环己酮(cyclohexanone peroxide,CYHPO)为研究对象,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ARC)分析了CYHPO的自加速分解过程,采用速率常数法计算反应动力学参数.经过绝热修正,得到最危险状态下CYHPO的热危险评价参数,对其失控反应的本征热危险性进行评价.基于Semenov热爆炸理论,推算了最大反应速率时间(TMRad)、不归还温度(θNR)、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计算表明可以忽略ARC仪器误差对推算结果的影响,推荐CYHPO储运采用25 kg以下的K型包装,储运温度控制在59.7℃以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透析的方法将铜电解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500的明胶进行分离,以二喹啉甲酸( BCA)法测定所得明胶质量浓度,研究了硫酸质量浓度和温度对铜电解液中明胶分解规律的影响.铜电解液中Cu2+基本不影响明胶的稳定性;电解液温度升高和硫酸质量浓度增大,都加剧了明胶的分解.在相同温度下,硫酸质量浓度在150~180 g·L-1范围内每增加15 g·L-1,明胶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约1.2倍;而在相同的硫酸质量浓度下,温度在55~70℃范围内每增加5℃,明胶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约1.5倍.对于铜电解生产,电解液中硫酸质量浓度150~180 g·L-1以及温度60~65℃,可推算出电解液在电解槽中停留3~4 h,明胶的分解率达50%~80%;电解液经过完整的一周循环约需6 h,明胶的分解率可达到70%~90%.  相似文献   

18.
采用O_3/H_2O_2工艺处理活性黄X-RG,考察废水的pH、O_3流量、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及温度对活性黄X-RG脱色率的影响,并进行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染料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分析,探究活性黄X-RG的矿化程度。结果表明:pH的增加、O_3流量和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染料的降解,而染料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则导致降解率降低,其中O_3流量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当H_2O_2投加量为1 mmol、pH为 6.5、O_3流量为 60 L/h、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温度为293 K时,活性黄X-RG脱色率达到95.03%。在实验范围内,该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光催化剂PW/MCM-41,并将其用于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研究其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PW/MCM-41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是拟一级反应,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1与初始浓度c0的关系为k1=0.0675 c-0.5067.该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 (L-H)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