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时尚新品     
《世界博览》2015,(6):58-59
精细化金属蓝牙耳机产品名:iLIKE Speed metal标签:蓝牙量机、金属亮点:iLIKE Speed metal作为一款蓝牙耳机,采用全金属材质制成,用阳极氧化处理加工之后更具非凡质感。耳机的CSR4.0蓝牙芯片天线延长植入到了耳机的支撑柄上,无需担心信号传输问题;柔软舒适的皮革耳罩不但带来舒适佩戴体验,也减少了长时间视听给耳朵带来的不适感。此外。该产品带有的mic还支持蓝牙通话,电力续航方面可以保证音乐播放和轻度通话6~8小时。  相似文献   

2.
Chronotech公司是一家欧洲知名的手表设计及制造商。近日他们推出了一款带有蓝牙通讯功能的手表。实际上这也是世界上首款基于蓝牙技术的手表。这款被称之为Bluevoice的产品还可以充当蓝牙耳机的角色用来通话。普通的蓝牙耳机要求使用者无时无刻地戴在耳机上,再舒适的佩戴也会造成耳朵的不适。但这款手表蓝牙却改变了蓝牙的一贯佩戴方式,平时可就如佩戴手表一样在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蓝牙技术的慨念原理及蓝牙通信接口在便携心电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首先介绍蓝牙技术的特点和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然后以一款便携无线心电监护仪的实际开发为背景,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及其整体架构图.阐述了设计工作流程,实现了硬件接口电路及基于单片机ATmega128和蓝牙模块的通讯软件,应用在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中,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对中子发生器控制台的无线监控,采用带蓝牙功能的手机作为监控终端,利用蓝牙技术实现与中子发生器控制台的无线通信.在Android平台上开发了一款手机端应用软件,与控制台中的主控板以蓝牙虚拟串口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这种监控终端优点是控制台软件界面简洁友好,调控操作方便,而且提高了中子发生器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蓝牙设备测试就是测试蓝牙产品符合蓝牙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两个方面阐述了蓝牙设备测试的方案,并详细论述了蓝牙底层硬件模块测试、蓝牙协议一致性测试以及协同性测试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麻     
我在新西兰求学期间,经常利用假期四处游历.一次旅途中,我看到一位毛利小伙子用割下来的几片叶子编出了漂亮的手镯,这令我们一行人十分好奇.在我们的请求下,他高兴地答应为我们编织手镯.他指着一簇生有扇状叶子的植物告诉我们:最顶端的叶子是孩子,紧挨着的两片叶子是它的母亲和父亲,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家庭.因此绝对不能割取这三片叶子,只能割下端的,而且割的时候不能太靠近基部,这样有利子伤口尽快愈合.只见他割下叶子后将叶片撕成一条条的带状,然后有规律地缠绕起来,一只精致的手镯便做成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消费类的电子产品,具备蓝牙功能的音频播放器能带给消费者更加便捷的音乐体验。基于AC4601蓝牙芯片设计一款蓝牙音频播放器,主要功能是主控芯片接收或者读取到音频信号后,将音频信号解码输出至音频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再有喇叭输出声音。本系统包括蓝牙主控模块、音频放大模块MIX3018、SD卡与USB模块、LINEIN音频插口模块、功能按键模块、电压倍增器等。  相似文献   

8.
蓝牙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群 《科技信息》2010,(30):I0039-I0039,I0041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光滑实现家庭信息化的利器。只有信息化的各个环节全部光滑实现,投资巨大的骨干网,光纤宽带才能充分发挥效用。基于此,国内企业,科研院所积极投入蓝牙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推出基于蓝牙技术的产品。本文介绍了蓝牙技术在手机、汽车领域里的应用,并指出了蓝牙在以后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晟闽 《科技资讯》2006,(22):41-41
蓝牙作为一种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正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基于蓝牙技术的产品纷纷亮相,蓝牙技术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慢慢揭开。本文在介绍蓝牙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描述了蓝牙技术在汽车电子方面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蓝牙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光利 《科技信息》2006,(5):260-261
蓝牙是一个开放性的无线通信标准,它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近距离通信等特点,主要应用模式是对讲机、无绳电话、头戴式耳机、传真、局域网接入、文件传输、目标上传等;蓝牙产品有了一些应用,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它仍为一项发展中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摄像头智能车运行时图像数据过大,无法利用蓝牙或者2.4G实时传输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SD卡的智能车轨迹分析的产品。研究人员利用SD卡记录小车运行轨迹,然后使用上位机导出相应的图像和速度信息,并保存至文件夹和数据库中。同时,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上位机,进行轨迹算法的仿真,实现了离线调试的功能,提高了调试效率。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蓝牙技术(bluetooth)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不仅包括个人消费领域,如通信、计算机、数字照相机、家用电器等热门产品,而且还大量地应用在工业生产和服务等行业中,如汽车、玩具等传统产品.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工业领域的蓝牙网关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无线访问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的新方法,实现了蓝牙到CAN总线的无线连接,并根据蓝牙系统的传输时延和传输速率估计了该蓝牙-CAN网关的吞吐率.  相似文献   

13.
陈治光 《科技潮》2003,(7):20-23
什么是“蓝牙”?蓝牙是一项技术。那么,什么是蓝牙技术呢?蓝牙技术就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你对新购买的商品房进行装修时,不用再考虑该如何布线;当你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接听电话时,不用再顾忌耳机线够不够长;当你外出回家时,不用下车车库的门就会自动打开;当你进入家门时,你想看的电视已经打开,空调已经运转;甚至,当你在商场购物埋单时,不用取出信用卡就可以结算,因为这一切都得益于蓝牙技术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蓝牙产品推出,并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蓝牙技术在电信业、计算机业、家电业有着极其广阔和诱人的应用前景,它也将对未来无线移动数据通信业务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VC++6.0实现了蓝牙地址烧写上位机软件,自动建立SPI连接,并烧写蓝牙地址和CVClicence等关键PSKEY。该软件运行稳定可靠,烧写快速准确,完全满足车载蓝牙设备产品USB-BOX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晨光 《科技潮》2003,(7):24-25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电脑以外的各种数据源和网络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蓝牙作为一个全球开放性无线应用标准,通过把各种语音和数据设备无线连接起来,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实现个人区域内语音和数据通信的交换与传输。虽然蓝牙技术在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业内人士认为蓝牙技术的前景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蓝牙产品的不断推出就是最好的说明。下面让我们浏览一下这些蓝牙宠儿。  相似文献   

16.
组建了面向智能移动客户端且无需在客户端安装APP的低成本无线网络,在最新蓝牙技术产品基础上自主实现了通讯级加密,设计出具有配套电子菜单的蓝牙基站,并投入实际应用。给出了使用该种蓝牙基站的组网方式及其实际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01,(2):6-9
“蓝牙”一词取自一位在公元10世纪统一了丹麦的国王——哈拉德二世(Harald)的绰号即“蓝牙”。这位丹麦国王原是一个海盗。他喜欢吃一种蓝色浆果,为此甚至将自己的牙齿染蓝,因此人们用“蓝牙”代替他的姓氏。开研究蓝牙技术先河的是北欧的两个著名公司——爱立信和诺基亚,为了突出他们是北欧公司,他们不仅将这个技术起了蓝牙这个名字,而且他们还将使用这个技术的产品商标定为H.B,这两个字母刚好是那个海盗王的名字和蓝牙的首位字母。  相似文献   

18.
基于蓝牙的手持GPS接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蓝牙接收器是一种便携式、电池供电的手持设备,采用蓝牙接口,通过无线技术将GPS信号提供给具有蓝牙接口的显示装置,能够为用户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文章根据手持GPS蓝牙接收器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从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一种实现方案, 实验的结果说明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具有成本低,产品体积小,性能稳定,易生产和便于改进等主要特点,可满足用户的需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蓝牙技术硬件实现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蓝牙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特点,并结合Transilicn公司生产的Onechip蓝牙产品TR0700单芯片,分析了它的硬件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产品     
索尼爱立信T610具备超强影像和信息功能T610是索尼爱立信的第一部具备QuickShareTM的产品,用户可以借助彩信或电子邮件,通过蓝牙、电缆或者移动电话网络,方便地实现电话与个人电脑以及其它设备之间的图片共享。65536色彩色屏幕及内置数码相机使T610成为了一款具备超强影像和信息功能的移动产品。QuickShare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帮助用户方便地掌握影像应用。首次配备的电话闪光灯附件,使用户可以在光照不佳的环境中拍摄照片。该闪光灯附件同时具有防红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