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研究转炉冶炼终点磷、硫含量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影响冶炼终点的控制变量,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常用BP算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冶炼终点双节点输出模型,实现了对终点钢水磷、硫含量同时进行预报,选取现场实际生产数据为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使模型对磷、硫含量的预报误差在±0.003%的命中率均达到了85%以上,预报精度达到了炼钢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钢铁企业所使用的转炉多为中小型转炉,因容量小无法采用动态控制技术.而传统的静态控制模型计算精度差,终点命中率低,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不好.所以本文充分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Visual Basic编程语言为工具,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冶炼终点锰、磷静态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3.
我国钢铁企业所使用的转炉多为中小型转炉,因容量小无法采用动态控制技术。而传统的静态控制模型计算精度差,终点命中率低,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不好。所以本文充分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Visual Basic编程语言为工具,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冶炼终点锰、磷静态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脱磷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济钢210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X80、X90等高级别管线钢的工艺研究,通过优化转炉供氧和加料工艺,合理控制熔池温度上升,提高了转炉的脱磷率,转炉终点磷含量稳定达到0.010%以下,部分炉次达到0.006%以下。  相似文献   

5.
宣钢单喷镁铁水脱硫技术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宣钢炼钢厂采用单喷颗粒镁铁水脱硫工艺,改善了转炉冶炼原料铁水条件,同时对镁在铁水中的脱硫机理作了简要的叙述.该工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优化,使铁水经过预处理后终点硫均达到0.010%(质量分数)以下,最低终点硫含量达到0.003%,满足了炼钢铁水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转炉炉料结构优化及 BP 预报模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某厂50 t 转炉生产条件,构建了由优化配料、静态预测、过程控制、脱氧合金化和成本计算等模块构成转炉冶炼静态控制系统。以机理模型为基础、采用增量模型校正的优化配料模块,用以精确计算入炉料结构;以 BP 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了静态预测模块,对转炉冶炼终点碳和温度进行预测;以操作经验为基础构建了过程控制模块,动态给出冶炼过程控制的枪位曲线、加料时机和加入量;基于终点预测和全氧计算模型构建了脱氧及合金化模块,进而对转炉冶炼成本进行计算,构建了成本计算模块。通过本系统的开发,建立了全过程指导的炉料结构优化与冶炼静态控制,为现场生产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济钢210吨转炉脱磷情况,主要从转炉脱磷的理论分析入手,对冶炼过程中前期温度、炉渣碱度、渣中(FeO)、转炉底吹效果等对终点磷的影响及回磷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同时本文指出应控制的参数:炉渣碱度、渣中(FeO)、终点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并重视钢水回磷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转炉炼钢知识发现的特点,采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分析,应用数据清洗、标准化及离散等方式对转炉炼钢生产数据进行预处理,以炼钢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知识发现的条件属性,以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目标作为知识发现的决策属性,建立了基于粗糙集方法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模型,实现转炉炼钢生产知识的自动发现、获取和规则提取。以转炉冶炼终点钢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做为知识发现的决策属性,采用210 t转炉炼钢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模型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提取出的铁水硅含量、铁矿石质量、氧气消耗量等影响因素对转炉冶炼钢水终点温度存在重要影响,且模型提取出的转炉炼钢终点钢水温度知识规则与现行转炉炼钢现场的变化规律一致,证明基于粗糙集方法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京唐公司转炉双联工艺及其优势,重点就转炉双联法与常规冶炼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转炉双联冶炼法时脱磷率为92.86%,采用常规冶炼法转炉脱磷率为88.4%,转炉双联工艺脱磷效果明显。脱磷炉终渣中平均TFe含量是8.27%,脱碳炉终渣中平均TFe含量是18.92%,常规转炉终渣中平均TFe含量是18.98%,转炉双联冶炼过程不仅铁损低,而且金属料消耗少。辅原料消耗上转炉双联法白灰和轻烧白云石的用量比传统冶炼法分别减少9.7 g/t钢、9.3 g/t钢。转炉双联法和常规冶炼法终点钢水平均碳氧积分别为0.0023和0.0024,控制水平较好。  相似文献   

10.
转炉终点锰预报模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转炉炼钢终点锰预报模型的建模技术 模型分为两种 :代数学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代数学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模 ,该模型简单、可视 ,但仿真结果并不理想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选取适当输入参数的基础上 ,通过对转炉生产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 ,求得合理优化的网络权重 ,可对转炉终点锰含量进行离线预报 ,该模型的仿真结果很好 ,当预报误差精度|ΔMn|≤ 0 .0 2 5 %时 ,预报命中率超过 95 % ,为今后转炉的在线锰预报和快速出钢模型的研制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测量气体绝热指数的智能仪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新型测量气体绝热指数智能实验仪.该智能仪器的硬件核心部分是MCS51单片机,外围电路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键盘和LCD显示模块等四部分.传感器将压力、温度转换成电学信号,A/D转换器对这些信号进行数字化转换,单片机对采集的压力和温度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再送入具有图形和文字显示功能的LCD显示模块,实现对压力和温度的实时显示.键盘电路完成实验人员对仪器的设置和操作.单片机程序设计使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便于以后对实验装置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定量分析的目的是测出物质的准确含量,终点误差是滴定分析测定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探讨滴定方式不同时滴定终点误差和测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TEXAS公司的TMS320F2812的ADC(Analog-to Digital Converter)的工作原理;根据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中对多路电压及电流信号的采样精度和速度的高要求,结合TEXAS公司关于TMS320F2812的校正方案,介绍了利用软件程序对芯片TMS320F2812中内置ADC采样校正的软件实现方案,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案对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的软、硬件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权电容阵列DAC的性能,本文通过建立权电容阵列DAC的理想模型和状态转换模型,求解出零状态输出和非零状态输出,证明了权电容阵列DAC输出仅包含系统的零状态响应,而与前次输入无关.根据权电容阵列DAC的频率响应特性和时域响应函数,得到一种电容阵列DAC转换速度的估计方法,并建立了支路时间常数与转换开关导通电阻之间的限制关系.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权电容阵列DAC转换速度的估计方法,为权电容阵列DAC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特点,在对现有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过程模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和思考,根据知识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对现有过程模型进行改造,建立了以知识为研究主线的创新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16.
借鉴宋健人口预测模型,构造了状态转移预测模型,对山东全省和山东农村专业技术队伍的年龄分布做出预测。依据专业技术队伍总量对人口总量和人口在业率的依赖性,设计了间接外延预测模型。应用这两种模型所得专业技术队伍总量的预测结果相差微小,说明这两个预测精度是比较高的。  相似文献   

17.
矿区电厂粉煤灰物化特性与吸附特性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探讨矿区电厂煤质和燃烧条件对粉煤灰物化特征(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孔径及孔径分布)的影响,以及粉煤灰物化特性对吸附特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吸附容量仅与有效吸咐表面积有关;粉煤灰的粒径和孔径分布与灰熔温度ST和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粉煤灰对活性红的吸附在试验范围内,并与langmuir模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炼铁高炉内部情况检测的高炉CT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和中用于炼高炉内部情况无损检测的新方法-高炉CT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集成了8051微控制器和FLASH存储器的精密模数转换器MSC1210,介绍其内部结构和功能模块,特别对其A/D转换模块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了MSC1210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