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倩  董兵 《科技信息》2013,(34):205-205
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以后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春思曲》的年代背景、作曲风格以及黄自其他的声乐作品,来了解黄自先生的作品风格以及他所在的那个年代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2.
黄自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重要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数量最多的是声乐作品,其中尤以艺术歌曲影响最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黄自艺术歌曲的魅力丝毫没有随着时间的消失而褪色,依然作为众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而时常回荡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  相似文献   

3.
陈田鹤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因师从黄自先生并在音乐创作方面得其真传而被誉为黄自“四大弟子”之一,亦是中国第一批自行培养的音乐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陈田鹤的纪念和研究已经陆续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更新更全面的史料被逐渐发现.目前关于陈田鹤音乐创作的研究大多以艺术歌曲为主,实际上儿童歌曲的创作在陈田鹤的歌曲创作中占有一定份量.本文将对陈田鹤的儿童歌曲进行梳理和分析,审视陈田鹤作为专业作曲家对中国近现代儿童歌曲创作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黄自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他把毕生的心力全都奉献给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专业音乐创作把我国现代专业音乐创作推向了初步成熟的阶段.他的音乐创作主要以艺术歌曲见长,事实上他在儿童歌曲领域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为当时学校音乐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将从歌曲内容、创作技法等方面对黄自的儿童歌曲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其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5.
艺术歌曲是创作者将对于客观事物的内心感受通过歌曲创作的形式来具体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以德奥艺术歌曲和中国艺术歌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阐述德奥艺术歌曲与中国艺术歌曲的特征,从语言、声乐表现、民族性和内在精神等方面分析其差异性.对德奥艺术歌曲与中国艺术歌曲差异性的探讨和研究,有利于帮助读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理解近代音乐中所蕴含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利于全面有效地汲取世界音乐文化发展中的精粹,也有利于进一步地促进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曲家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已引起了音乐理论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陆在易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可以发现陆在易艺术歌曲在创作方面的主要特色是简练与同构.  相似文献   

7.
宋健  邓江 《科技信息》2012,(32):I0098-I0098
艺术歌曲是声乐作品创作中的一种专门题材,起源于十九世纪的德国乐坛,是与当时的民歌题材相对而言的。其中有我国听众非常熟悉的德奥艺术歌曲,其代表人物有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等等,也有一些并不为我们所熟知的俄罗斯、法国、匈牙利及波兰等作曲家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作品。本文将就德奥、法国、俄罗斯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做一些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住长江头》是青主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较高的演唱价值,而且对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其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的分析,进而揭示其创作特征,并就演唱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黄炜 《科技信息》2010,(29):140-140
作为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作曲家,尚德义教授在几十年的音乐创作中、尤其是在艺术歌曲的创作的过程中,为人们留下一批意蕴深刻、格调高雅的艺术歌曲,很多作品已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库中的经典作品,也已被广为流传。他创作的成功经验,也应该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早期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同时又结合了我国传统音乐特点与语言习惯,这一体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是随着我国专业音乐创作队伍的形成而逐渐兴起的。青主的《大江东去》是我国早期优秀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体现了早期中西音乐交融之后所产生出的新音乐的艺术特征。他的成功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这一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发展和壮大积累了宝贵的创作实践经验,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盛霞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154-156
本文主要从音乐风格、歌曲构建特点和情感表现等方面分析了舒曼艺术歌曲的音乐特色。指出其艺术歌曲的主要音乐特色表现为:借助于诗歌的明确语义,充满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歌曲旋律与钢琴伴奏结合完美,音乐形象鲜明;情感丰富,重视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并通过其作品,透视出舒曼热情真挚的性格思想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人生。  相似文献   

12.
歌词的音乐性,是歌词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歌词对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曲式的构思以及节奏与曲调,这就是歌词对于音乐的召示力,它是由歌词创作的主要目的和过程所决定的。它既包括内在的音乐性也就是走向和通向音乐的真挚强烈的情感,又包括外在的音乐性即歌词的语言风格、节奏、韵律以及结构。  相似文献   

13.
文艺创作中艺术思维的民俗心理机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艺术思维离不开形成人类民俗心理结构的民俗思考原型;它的三个层次(类化思维、自觉思维、艺术思维)都与民俗心理积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心理中的野性思维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发艺术思维的民俗心理结构的思考原型在创作中体现为两重作用:一是制导作者构思的整个过程;二是定位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之艺术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和山歌创作的民间修辞是西和农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超越了传统文人修辞的藩篱,紧扣表意,想象丰富,形象生动,烂漫天真,憨态可掬,具有明显的西和农民群众艺术特色,是西和农民群众性格特征在文化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歌曲曲式结构的整体构思、调性布局的合理运动是作品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基础。中、外作曲家在艺术歌曲中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对先进技术的借鉴与融合,显示出作曲家合理的音乐运动思维逻辑,其技法特征符合创作的艺术规律与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神话是文学的源头,也是先民原始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形态和艺术创造规律的集中体现。山水诗的出现虽然相对晚近,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理性思维发育,但却是继神话之后在文学创作上大自然的又一次人化。正因为如此,山水诗表现出强烈的神话色彩和感性思维特征;也正因为如此,山水诗获得了极高的审美品格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叶倩  李朝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37-140
《浏阳河》是湖南民歌经典作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为了继承优良传统、激发时代精神,1995年曲作家邓东源创作了一首富于时代气息的《又唱浏阳河》。通过《浏阳河》与《又唱浏阳河》两首歌曲音乐表现手段、地方语言音调及唱腔韵味、主题思想等的比较分析,可知晓这两首歌曲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为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最重要的代表作。受其影响,明清时期历史演义小说繁荣兴盛,并在艺术形式、创作方法、思想倾向和人物描写方面,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创作特点:章回体的艺术形式;以实为主、虚实结合与崇实翼史的创作方法;宣扬儒家学说的思想倾向;理想化与类型化的人物形象。这些创作特点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思想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亚冬会筹备过程中的会徽、吉祥物设计与发布、宣传画、会歌、宣传片等创作和开、闭幕式策划的分析,结合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总结出长春亚冬会对艺术形式突破传统的几点创新运用,力求达到对新时期"体育与艺术"创作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舒柏特短短的一生创作了600多首歌曲(正式出版),被誉为“歌曲之王”。他的一生是在封建势力复辟的重压下度过的,所以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人生的悲凉,揭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的艺术歌曲是诗歌、旋律与伴奏融为一体,民族性、通俗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完美艺术形式。他高度发展了艺术歌曲的形式,他的浪漫主义歌曲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乃至今日仍在音乐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