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具体模式,在构建指标体系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了遗传-投影寻踪评价模型.该模型既能反映煤炭城市在某一时段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又能综合对比其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状况.以该模型对鸡西市1994~2003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8年后鸡西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但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鸡西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仍然是在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情况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地测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当今循环经济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制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的主要依据.在综述了国内外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依据3R原则、整体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5大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3个层次,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再利用系统4个系统,15个指标构成.提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采用2种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并分别对2003年~2007年江西省抚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2种方法虽然有差异,但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总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苏南水网地区乡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保护乡土景观风貌,提升乡镇景观资源永续利用价值,发挥各乡镇景观资源相对优势,实现区域环境下各乡镇景观错位竞争与协调发展。【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通过层次分析(AHP)评价方法,构建了苏州吴中区环太湖水网地区乡镇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5个乡镇(胥口镇、光福镇、东山镇、金庭镇、临湖镇)进行了景观资源综合评价,针对各乡镇景观资源的特点和差异,提出了相关保护与利用建议措施。【结果】研究范围内,金庭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生态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东山镇人文景观资源优势明显,胥口镇社会经济资源处于相对优势。【结论】乡镇景观资源评价有助于全面识别乡镇景观资源特点及其质量,以促进特色乡镇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新宁县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县情建立了由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4个子系统组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评价了2007–2014年的可持续发展现状以及2020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2年,新宁县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低于0.250,处于Ⅳ级较差水平;2013–2014年处于Ⅲ级一般水平;2020年达到0.945,进入Ⅰ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优良;当前新宁县可持续发展能力距离规划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衡量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指导城市旅游的科学发展,增强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苏南五市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弱势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其特点构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信阳市为例,选择1990、1995、2000、2003和2005年的数据对信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增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能力持续增强.结果表明,建立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7.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原则,建立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1999-2007年的14个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影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因素是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状况和科技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山东省十七地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该体系共分3层,涉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3个方面共32项指标,运用2012年数据和评价模型,对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1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根据其现有的发展水平、潜力和优势,针对性地提出各自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DPSIR模型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这5个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改进熵值法对其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用DPSIR模型的原理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2001-2006年间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出的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用DPSIR模型与改进熵值法的结合为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借助RS和GI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并以此为评价主要基础数据,通过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水土保持指数和污染负荷潜力指数五个评价因子建立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小清河流域1984-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级别,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但仍需要继续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土地承载力重新审视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重构土地承载力的理论框架,并以我国东部潜海地区为例,对区域土地承载力的评判指标体系进行了全新设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张家界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包含21项指标的张家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得出2010—2013年张家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结果.2010—2013年张家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提高较明显,2012年综合评价值达到了0.851 7,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花山土地利用为例,构建了土地可持续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及对花山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障碍分析,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响应.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集约利用耕地成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选取福州市为评价单元,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三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福州市耕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2005年间福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空间对应关系比较强,福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观测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发展水平与趋势,针对系统各指标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与可持续发展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进而给出了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不仅是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由理论向实践推进的必经环节和重要过程.界定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水平的评判标准、构建科学适用的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水平进行测算,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具备客观反映性、现实指导性的保证.本文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并总结了已有研究的共识与不足.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对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土地开发利用的隶属度为0.407,处于强可持续利用阶段;社会和环境影响的隶属度分别为0.396和0.735,均处于低可持续利用阶段;经济影响的隶属度为0.478,处于不可持续利用阶段;综合评价该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水平处于低可持续阶段,隶属度为0.343.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土地持续利用趋势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低度利用、适度利用和集约利用3个等级,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土地投入水平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走集约式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20.
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定量的可持续管理评估是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建立系统化的社会统计学方法进行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实践研究:选取38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评判出南京市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综合水平;引进“障碍度”概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南京市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