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微型仿昆飞行机器人,建立了一个机体模型和驻飞时的翅运动形式,分析了驻飞时翅运动所产生的气动力,导出了微型仿昆机器人驻飞时的动力学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一个拍动周期内,微型仿昆飞行机器人在一个小范围内振动;当一个周期结束后,机体回到原位置,驻飞时机体处于一个动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华东科技》2015,(4):78
<正>未来世界的超级都市旧金山,热爱发明创造的天才少年小宏,在哥哥泰迪的鼓励下参加了罗伯特?卡拉汉教授主持的理工学院机器人专业的入学大赛。他凭借神奇的微型磁力机器人赢得观众、参赛者以及考官的一致好评,谁知突如其来的灾难却将小宏的梦想和人生毁于一旦。大火烧毁了展示会场,而哥哥为了救出受困的卡拉汉教授命丧火场。身心饱受创伤的小宏闭门不出,哥哥生前留下的治疗型机器人大白  相似文献   

3.
依据不同的人体环境中体内微型医用机器人不同的驱动机制,综述体内微型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仿生物游动(泳动)驱动、特殊机械机构驱动、体外特殊场(磁场、超声波场等)驱动、胶囊类内窥镜微型机器人;分析目前体内微型机器人驱动机制在运动控制、手术安全存在的问题,讨论体内微型医用机器人关键技术:尺寸微型化、驱动机制、精确控制系统和能量供应等.探讨体内微型机器人在临床疾病诊断、体内手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林桂竹 《创新科技》2014,(16):108-108
形状记忆合金合成的微型管道机器人具有容易加工、重量较轻和结构紧凑的特点,可以在各种灾害事故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设计要求、总体结构设计、运动原理以及运动可行性四个方面探讨了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微型管道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膨胀波纹管焊接机器人的研制及其机构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满足"8"字型膨胀波纹管自动焊接的机器人进行研究。分析膨胀波纹管结构特点,提出基于焊接小车、微型跟踪执行机构、微型焊枪、高低跟踪机构的机器人系统机构方案,对机器人系统机构方案进行运动分析,建立基于D-H法则的焊接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及Matlab仿真验证机构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压力检测的焊接小车与微型跟踪执行机构协同作业机制,解决了"8"字形波纹管断面的机器人焊缝轨迹跟踪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机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以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作为系统驱动控制元件的微型机器人模型-管道子母型微型机器人系统进行了力学分析,并根据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和人体管道的工作要求提出了该微型机器人的控制方法,研究了其控制机理和运动机理。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04,(4)
全球首个肌肉组织驱动的微型机器人问世3月1日,一个硅片微型机器人在美国洛杉矶一家试验室里实现了爬行突破,其所依靠的动力是活体心脏肌肉组织的脉搏动力。这个机器人体积非常小,宽度只有一根人类头发丝的一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利用肌肉组织驱动机器人前行。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14,(12):43-44
<正>智能手环可以把你的手臂变成手机屏随着微型传感器和投影仪的问世,它们将逐渐被安装在更小的设备上。蓬勃发展的穿戴设备产业致力于在各种条件下让用户与他们的电子设备保持链接,无论是运动、工作还是吃饭。某家新生公司试图将更为丰富的应用特性融入具有显示屏的小巧腕带上。同时,他们还希望这款设备能让用户随时随地上网,即便在浴缸中也不例外。这款设备看起来有点类似智能手环,CicretBracelet使用微型投影仪将"屏幕"投射到用户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显微注射操作中手动操作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型机器人的低成本显微注射系统.首先,介绍三自由度微型机器人、信号控制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和设计原理.其次,分析机器人在平面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性能.在驱动信号100 Hz时,平面尺蠖式蠕动速度可达32.5μm/步;在驱动信号高于200 Hz时,步进分辨率小于5μm;垂直方向运动最大范围5 mm,最小分辨率达2μm,满足实际要求.最后,设计了显微针对插、虾卵细胞吸附固定实验和虾卵细胞注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操作简单、重复性强,显微注射成功率达88%.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10,(5):56-56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一种由DNA分子构成的"纳米蜘蛛"微型机器人,它们能够跟随DNA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止,并且它们能够自由地在二维物体的表面行走。据悉,这种"纳米蜘蛛"机器人的大小仅有4纳米,比人类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还小。  相似文献   

11.
生物管腔中运行的微型机器人驱动机理研究是当前机器人研究的一个热点.为研究适合于充满液体的生物管腔的微型管道介入机器人,基于精子的运动原理,提出一种机器人游动推进方案,建立了游动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对该推进方式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为证明该推进方案的可行性,制作了一个大尺度的机器人实验样机模型.实验表明:实验的结果符合理论的规律,从而证明理论的正确,该推进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泳动式微型管道机器人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NdFeB磁铁为驱动器设计了仿生游动微型机器人.其作业原理是通过改变时变振荡磁场的驱动频率,控制嵌入机器人头部NdFeB的运动,时变振荡磁场能转换成机器人头部摆动的机械能带动铜薄膜尾翼产生波动,进而与液体耦合产生推力控制机器人运动.最后分析了尾翼的频率方程和振型函数新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正>2017数博会上,"黑科技"惊艳亮相。"小i机器人"能完成生活咨询、金融通信服务,可以调侃讲段子还能担任主持人,主持数博会开馆仪式……这就是小i机器人。"小i"是拥有中国在用户界面领域的第一个立项国际标准——"信息技术—情感计算用户界面标准"的机器人。这个标准也是用户界面分委会首个关于情感计算的标准。在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一种微型电驱微差机器人关节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紧凑、 可靠、传动比大、结构尺寸小的特点,可用于微型竞赛机器人的关节和方向舵控制(包括线性控制)和 微型工业机械手多自由度协调驱动关节的控制,实现对平面或空间复杂曲线轨迹的仿真和跟踪。对用于 微型竞赛机器人或多关节微型工业机械手的研究具有较好的探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信息     
《应用科技》2000,27(11)
弹跳机器人美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以跳上楼梯和搜查危险建筑物内部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形状、大小和一卷卫生纸差不多,直径只有4cm,它可以跳跃、滚动和停下来,并通过无线电和其它“侦察兵”联系。这种机器人可以登楼梯,也可以跳过小的障碍物。机器人还有2个独立的轮子帮助机器人在需要时滚到一定的位置。每个机器人“侦察兵”都有1个很小的传感器,并有一个可以突然从体内弹出的电视摄像机,摄像机既能左右摆动也能上下俯仰,因此可以拍摄周围的全景;另一些侦察兵还配备有小的振动器和麦克风。有关人员认为这种机器人的主要用途可能…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在长期的演化中孕育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而这些生物都具有神奇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因此,通过研究,学习,模仿来复制和再造某些生物特性和功能将极大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能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仿生学诞生,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可观,大到军事小到日常生活,我们已经可以处处见其身影了.那么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又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该文将对未来仿生机器人的几种可能的发展趋势,包含群体型机器人,多环境适应型机器人以及学习型机器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水陆两栖及其过渡环境中狭小空间内的勘测,微小型水陆两栖机器人能够完成许多单一推进方式的机器人所无法完成的两栖任务,如水下管道的检测、珊瑚礁内鱼类的监测、水下岩缝中矿物采样等,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具有微型结构、多功能运动模式、高位置精度、长续航时间等特点的机器人,以适应复杂两栖环境。提出一种两栖子母机器人设计方案。其中,两栖母机器人采用腿-矢量化喷水两栖推进,利用一套驱动系统实现两栖运动,以降低机构和控制的复杂度,增大其负载能力。两栖推进机构和机器人外形可以根据介质环境以及任务特点的改变,进行主动的形态与结构变化。微型子机器人由人工智能驱动器驱动,可以实现游行、爬行、转动、上浮/下潜、抓取等动作。母机器人和子机器人之间通过智能软缆线连接,实现子母机器人之间的通信及子机器人的回收。  相似文献   

18.
毫米级微型移动机器人实时识别跟踪算法及系统通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微型机器人系统在管道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设计了微型机器人实时识别跟踪系统,通过CCD摄像头捕捉微型机器人顶部特征点的位置,实现对微型机器人状态的实时识别跟踪,同时,为缩短系统的处理时间,系统采用特殊的通讯方式,即机器人系统的协调是在微型机器人相互之间不知彼此位置和状态下实现的,系统采用广播通讯方式,信息的流向只是从主控制器发送给每个微型机器人。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迷宫机器人不能在线调试的缺陷,设计了一款具有蓝牙通讯在线调试功能的微型迷宫机器人。机器人基于嵌入式ARM Cortex-M3内核,能在复杂迷宫中自由行走,记忆路径并能根据优化算法选择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系统硬件由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及驱动模块、蓝牙无线发送接收模块和微控制器单元组成。软件重点在电机控制算法和迷宫算法,运用PID算法实现电机速度和位置的控制,采用假想算法实现迷宫机器人的迷宫搜索。实际测试表明,设计的迷宫机器人速度更快、更稳定,能进行连续快速转弯和斜线冲刺;假想算法剔除大量无用的迷宫信息,大大提高了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20.
实时决策和运动精确控制是机器人足球赛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为了优化传统的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运动控制方式,将粒子群算法融入到足球机器人定向运动的控制中去;仿真结果显示,此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运动控制方法,在保证较高的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实时决策和运动控制的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此新型的运动控制算法可以使足球机器人速度更快,对抗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