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观点是古代哲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自然的生死现.儒家肯定个体死亡的必然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死亡超越的探索,将个体生命对于死亡的超越落实到现实生活的追求,是一种以"生"解"死"的超越之路.这种对于死亡超越的探索从某种程度来说有其虚幻性色彩,但儒家的生死观却赋予人生一种积极地面对生死的态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价值,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与汉地儒教生死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死乃人生大事,但是人们往往对生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因为生代表生机、温暖、活力,而死则意味着消沉、冰冷、黑暗,所以人们都乐生怕死,对死都持否定的态度。死亡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人类内心深处最为恐惧的事件,也正是由于有了死亡的存在,才使生命显得可贵。藏传佛教和儒家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生死问题上都进行深刻思考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人生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味”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的鉴赏理论和接受方式,从春秋时期一直沿用至今,这和中国封建士大夫的心理状况、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味”的提倡以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审关趣味有关,“味”也经历了从文学的词采关、声韵关走向意蕴关、意境关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被看作是早期人类的心灵投影,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情况,并蕴涵着先民某些生死观念。为了反抗死亡,甚至是超越死亡,消弭对死亡的恐惧,达到心理上的安慰,激发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存活下去的斗志,从而先民们构建了生死玄通观念和朴素的集体思维。  相似文献   

5.
死亡态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华民族拥有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传统 ,其处理生死问题的方式更是有其独特性。中国人死亡态度伦理化表现之一是 :历代贤哲无不鼓励人们应该且必须为道德的价值而勇于赴死 ;表现之二是 :个人生命的非个我化 ,即个人生死的家庭家族化。中国人死亡态度伦理化的结果有三 :寻找到并践履着一条死亡非个我化之路 ;对临终的人进行安抚有着独特的方式 ;使人难以接受现代社会处理死亡事件的工业化、技术化操作。  相似文献   

6.
在晚清“新学家”那里,“志士”是一种与现代国家相匹配的“新民”,“新民”之所以为“新”,在于其具有了某种超越旧道德、冲决旧伦理秩序的新道德,一种以“群治”为理想的新道德,一种与新的人间秩序相匹配的“公德”。这种“公德”的确立需要两种相反相成的面相:一方面,它首先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宗教性的道德情操,而这种超越生死的献身精神,却要以一种新的生死观为前提;另一方面,“生死”问题之解决,似乎又只有超越“生死”、献身大群,使“自我”在新的价值秩序之创造中,最终摆脱“孤绝”状态,才能实现。由此,“志士”的理想具有了双重的义涵,即他首先必须成为一种孤绝的自我,然后才能够使他对自我的超越具有新的宗教性的道德意味。  相似文献   

7.
我国时下的生命教育理论是在借鉴西方生命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想推进生命教育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存在着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资源。儒家坚信人性本善,挺立心性之体,解决了生命主体性丧失的问题;主张成己成物,生死一如,开出了原始儒家珍爱生命、乐观进取、修身持己、奉献社会的人生态度,到了宋明理学那里又进一步发展为天地一体、生死一如的至高境界。发掘传统儒家的生命智慧对检视与推进生命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诗经》本是上古文学作品,汉代经儒家神化处理遂变文学作品为儒家经典。本文力图从西周时期的“以声为用”,春秋至春秋战国之交的“声义皆用”及战国时期的“以义为用”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诗经》在先秦的流传与应用。以期揭示《诗经》变成儒家经典这一嬗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研究生命的学问——“安身立命”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教的“安身立命”说,肯定一个充实完备的生命,应当与宇宙大化冥合为一;一个真正的人的生命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贯通宇宙全体,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这就是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归宿。中国古代的“安身立命”说,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人们对宇宙、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所达到的深度,从长远的观点看,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的心性的关怀才是最根本的关怀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通过剧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遭遇表达了他对生死问题和人与命运的思考,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共同的悲剧意识。那段“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极富哲理性,引发的亦是关于生死的思辨。  相似文献   

11.
爱伦·坡在诗歌中着力刻画死亡和黑暗,力图在丑恶中发现美,唤醒人们在污浊的物质世界中对美的渴望,并通过文字来实现美的永恒以及表达对生命的热爱。透过描写美女的死亡,爱伦·坡实践了其“为诗歌而诗歌”的美学取向,塑造了美的极致“天国之美”,以正视死亡的方式肯定了生命的可贵。  相似文献   

12.
《围城》与《我是猫》是中日两国文学史上的佳作,都描写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他们消极虚弱,缺乏生活理想,面对新时代新思潮,既顺应又嘲笑;既贬斥又无奈。他们爱好广泛又才疏学浅,不屑于同流合污又改变不了自己的处境,只能任时代与命运捉弄。通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比较,剖析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下的精神困境以及产生的原因,揭示这种困境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赵霄长篇小说《谷弘胭》通过叙述一个山村里几个人物的坎坷命运,展示了他们对生与死或坦然、或抗争、或绝望的种种生存情状。通过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关注,对死亡阴影的理解,用爱来消解对生的疑问与困惑,并在爱的基础上来超越死亡、超越生命痛苦和空幻,来探寻生的自由与意义,从而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4.
皖西籍作家台静农是现代著名乡土小说家,其代表作之一的《红灯》,通过德银娘悲惨命运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二十世纪初皖西乡村社会的闭塞落后以及人们精神生活的愚昧与迷信,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德银娘深沉博大的母爱。小说描绘了一幅具有皖西地方色彩的民情风俗画,有力地表现了"乡间的生死",洋溢着浓郁的"泥土的气息"。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一些生平事迹在他生前身后被非凡化了,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长庚入梦”的神话化、“醉使力士”的英雄化以及“捉月骑鲸”的传说化这三个非凡化了的形象是人们向往“非凡”的心理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6.
死亡与拯救 --《荒原》解读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是《荒原》的核心和灵魂。但《荒原》描写的“死亡”是和生命熔铸在一起的,彼此无法分开的,即把人推向生与死的二元对立之中,着力表现处在生不如死的荒原中的人们对死的渴望,同时也孕育出“生的本能”,从而导致生死循环;这种死亡更和精神联系在一起,其中的“死亡”多以“力比多”的饥渴来对应,故死亡在这里只是一种仪式性死亡或象征性死亡,其目的是表现生命力的回归而实现精神复活,这样,艾略特就在描写死亡中完成了“拯救荒原”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中西方古代生死观也呈现各自的内蕴.儒家和道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他们的生死现在中国颇具代表性.儒家注重人现世的生活,强调做到"三立",以求获得永生;而道家则更看重生死顺应天道,是一种自然之道生死观.而西方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出发,主张"灵魂不灭"的思想.在不同生死观的影响下,中西方文学作品也呈现了不同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既和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更和知识分子对自身的职责定位以及自身如何处理与统治者和民众的关系有关。遗憾的是,对此中国知识分子并没有找到正确解决的途径,反而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沦为权力机器的工具。由此导致很多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使命和前途感到迷惘甚至绝望,龚自珍由渴望“说剑”而最终回到“吹箫”;章太炎因国师梦的破灭鬲产生“速死”心态,即是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最佳例证。也许,中国知识分子只有首先做好对自身的文化启蒙和精神解放工作,才能谋求成功扮演历史赋予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藉由考察《论语》原文中可见的孔子之生死观,对《先进篇》中“未知生,焉知死”一语之意涵进行再检讨。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流失的人才分为主动离职者和被动离职者两大类。被动离职是因人或事而离职;主动离职存在顾人情、图条件、谋高薪、求发展等四种原因。在企业,“留人”就是“留心”,而要留住人心就必须从“五心”着手,做到“知心、交心、关心、安心和锁心”,从而牢牢抓住人心,稳住人心,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