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对新疆七所高校的400名维吾尔族、汉族,城市、乡村大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汉族男性身高、体重肺活量三项均值高于城市维吾尔族男性;城市汉族男性身高、肺活量二项均值高于乡村汉族男性,而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乡村汉族男性;城市维吾尔族女性收缩压高于城市汉族女性及乡付维吾尔族女性,城市维吾尔族女性胸围高于城市汉族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不同速度下登山的能耗特点,探索不同速度登山与能耗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测试12名志愿者分别沿着两条不同登山道用慢速、中速两种速度登紫金山,获得相关生理数据。结果:(1)沿中山书院登山道慢速登山的能耗为(310.28±49.33) kcal,中速为(336.91±51.09) kcal。(2)沿范鸿仙墓登山道慢速登山的能耗为(421.32±55.60) kcal,中速能耗为(432.95±60.55) kcal。结论:(1)两种速度沿同一条登山道登山的总能耗没有差异。(2)同一种速度沿范鸿仙墓登山道登山的总能耗均高于中山书院登山道的能耗。(3)分别建立登山总能耗预测方程即:中山书院登山道能耗预测方程为y( kcal)=160.629+3.609*体重(kg)-41.699*性别(r^2=0.86);范鸿仙墓登山道能耗预测方程为y ( kcal )=686.2921.819*体重( kg)-116.434*性别( r^2=0.81);性别:男为1,女为2。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质检测法、BMI指数评价法等对兰州市20-59岁人群身体肥胖度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0.1%的居民体重超重,8.9%呈现肥胖,随年龄增长兰州市20~59岁人群的体重超重率和肥胖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男性肥胖率与超重率高于女性;城镇男性高于乡村;乡村女性高于城镇;低学历人群高于高学历人群;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体重超重的人数比例高于其他部门;静坐伏案者肥胖率和超重率〉静坐并伴有上肢活动或以走为主者〉以走为主,搬运或举重物、挖掘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了解高校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状况,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及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16年在民族高校体检的20-90岁1029例(男442例,女587例)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男性血尿酸420umol/L,女性360umol/L为高尿酸血症(HUA),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相关性以及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糖、血压等不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该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5.45%,男22.85%,女9.88%,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2)随着体重指数(BMI)增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升高.(3)高尿酸血症组比正常尿酸组BMI、血脂、血糖及血压紊乱均高.BMI及甘油三酯(TG)明显升高.结论:高校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年龄性别差异影响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人群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大学新生的肥胖(BMI)和身体素质是否改善,采用文献资料法、频数统计、多重比较等数理统计法对3612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64.9%大学新生BMI处于正常水平,但男生超重、肥胖现象严重共占25.5%,女生低体重人群占21.2%;2)大学新生的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不及格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2.2%、16.7%,两指标良好及以上水平比例不足35%;3)大学新生握力体重指数依次是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和肥胖组,且呈显著性差异(p<0.001);4)男生BMI均值为23.62,频临超重边缘,且显著高于女性(p<0.05).说明肥胖已对大学新生的身体素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人体重控制效果.研究选取100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韩国生产的体成分测试仪器,测试研究对象的各体成分指标.研究发现:实验后男性对照组体重、体脂、BMI高于健步走锻炼组(P0.05),男性对照组体脂含量高于健步走锻炼组(P0.01),女性对照组体重、体脂、BMI高于健步锻炼组(P0.05)女性对照组体脂含量高于锻炼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步男性锻炼组实验前和锻炼后在体脂含量、体重、体脂、BMI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女性受试者锻炼前和锻炼后体重、体脂含量、BMI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健步走锻炼能显著改善中老年人的体重,但对去脂体重和肌肉重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性别人群中两种劳作方式的能量消耗,了解两种不同劳作方式人群日常体力活动消耗情况及身体活动和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两所工厂工人及南京某高校办公室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Actigraph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连续7天的测试。结果:体力劳动者男性工作日与休息日体力活动差异明显;体力劳动者女性平均每天体力活动时间变化不显著;非体力劳动者的达标率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提高每天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另外,交通方式明显影响非体力劳动者的体力活动消耗。结论:体力劳动者平均每天的能量消耗较高,但是休息日显示体力活动明显减少;非体力劳动者男性休息日体力活动增加,而工作日的平均能量消耗过低;非体力劳动者女性工作日和休息日的能量消耗普遍偏低;每天中高强度运动运动时间不足且平均每天能量消耗少的成年人,易导致肥胖超重的现象发生;交通方式对体力劳动者的能量消耗没有影响,但是对非体力劳动者影响显著。尤其非体力劳动者女性,工作日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多集中在上下班的时间左右。  相似文献   

8.
了解职工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其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确定健康体检中职工常见疾病的疾病谱。收集2018年3月到9月某医院健康体检职工体检报告,描述、分析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异常率,并确定诊断谱。参加体检的8112名在职职工中,吸烟饮酒或有吸烟饮酒史的人仅占5%左右,2553名退休职工中,占比更低,为3%左右。超过50%的男性职工为超重,正常体重的女性职工占比最高,特别是女性在职职工,正常体重率为68.0%。退休职工的血脂异常率均高于在职职工,但是高密度胆固醇在职职工偏高;职工人群各肝功指标异常率分布大致相似,血清白蛋白异常率最低,为0.20%,总胆红素异常率最高,在职和退休职工的异常率分别为11.00%、8.89%。肌酐异常率在职工体检中异常率偏高,接近20个百分点,而尿酸指标在职职工异常率高于退休职工,分别为10.10%和8.38%;退休职工的尿素指标异常率较高,为7.72%。血常规指标中红细胞计数异常率较低,不到10%,而其他三个指标均高于10%。各职工群体体检检出率前两位均为慢性咽炎和屈光不正,且在职职工的异常率高于退休职工,其中男性在职职工慢性咽炎异常率最高,女性屈光不正的异常率最高,分别为82.27%和76.32%;退休职工中慢性咽炎和屈光不正的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女性正常体重率最高。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各指标异常率分布大致相似,慢性咽炎和屈光不正是健康体检最常见的疾病,在职职工身体状况更优。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取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602例羌族成年人,测量其身高和头面部6项指标,包括面宽、眼内角间宽、口裂宽、鼻宽、容貌面高和鼻高,建立羌族人群头面部指标与身高的线性相关和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羌族男性的身高和6项头面部指标值均高于女性数值.6项头面部指标中,羌族男性和女性均是面宽与身高的相关性最大.根据线性回归方程推算的羌族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值比通过倍增因数推测的身高值更接近实际测量值.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根据羌族男性头面部6项指标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具有最小的估计标准误差,即该方程更适于推测男性身高;羌族女性中,根据单一变量(面宽)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最小的估计标准误差,因此适于推测女性身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兰州市城市居民身体成分的比例结构及身体健康状况,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了兰州市853名城市居民,其中男性352人,女性501人。测试结果显示,853名受试者体脂百分比随年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子组体脂百分比总体低于参考值,而女子组体脂百分比在50岁以后超过我国国民体质监测规定的标准值;男性体质指数均值大于女性,但差距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之后女性接近或超过男性;去脂体重男子组呈正态分布状态,女子组去脂体重分布相对均匀,男子组明显高于女子组,这与性别有关;男子组体水分和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变化呈正态分布,女子组体水分随年龄变化略有上升,但变化不明显,女子组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能利用桥梁振动能量为传感器持续供电的双自由度磁悬浮振动能量采集器(TMEH),该系统的能量采集效率远高于传统单自由度磁悬浮振动能量采集器(SMEH).推导了TMEH系统的运动控制方程和机电耦合方程;建立了TMEH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NSGA2算法的能量采集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将TMEH和SMEH在简谐振动激励和桥梁随机振动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和能量采集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NSGA2算法优化设计,TMEH能获得更宽的采能带宽和更高的输出功率;2)TMEH比SMEH的采能效率有明显提高.在简谐振动激励和桥梁随机振动激励作用下,TMEH的输出功率比SMEH增加了约2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体质指数(BMI)与心肺功能的增龄性变化特征,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以江苏省参加2011年国民体质监测的418名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身高体重计和功率自行车测试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心脏功能能力和最大摄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性别BMI、心脏功能能力和最大摄氧量等指标的增龄性变化特征,分析BMI与性别、年龄、心脏功能能力和最大摄氧量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男性BMI值的峰值出现在20-30岁年龄组,女性在该年龄段的BMI值则为谷值,男女性心脏功能和最大摄氧量的峰值均出现在30-40岁组年龄组,男女性BMI值、心脏功能和最大摄氧量三指标均在40-50岁组呈现不同程度的功能衰减趋势;男性BMI值、心脏功能和最大摄氧量三指标值均大于同龄组女性。(2)性别、年龄、心脏功能能力、最大摄氧量与BMI的相关度均较低,性别与BMI的关系是显著的(P<0.01)。(3)对机体进行适时的有氧运动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或提高人体的BMI和心肺功能。结论:在40-50岁进行长期的有氧运动干预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或提高男女性的BMI和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计算方法,对某型汽油机排气能量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外特性下排气能量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性;结合排气流速、压力和温度的研究,分别得到排气余动能、余压能和余热能的脉动特性.结果表明:在高速高负荷时废气能量回收潜力大,排气能量在低转速时比高转速时波动性要大;余热能在各排气能量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余压能,余动能最小;排气能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但排气余动能和余压能增长幅度较小.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排气有效能回收潜力与回收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月鳢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月鳢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 1)无论是水呼吸还是气呼吸,月鳢的耗氧率均随试验鱼个体增大而降低,随水温或气温的升高而升高; ( 2) 月鳢夜间的平均耗氧率略高于白天平均耗氧率; ( 3) 月鳢的窒息点也是随鱼体增大而降低,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 4) 气呼吸在月鳢的呼吸活动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2):125-128
选取6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Bruce跑台测试方案进行递增负荷有氧能力测试,揭示有氧能力测试值与运动员公路自行车训练成绩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有氧指标测试结果中,最大摄氧量(O_(2max))与自行车运动员骑行成绩(时间)呈高度负相关(R=-0.91,P<0.05),推测O_(2max)的回归方程为^y1=-37.186X+9 292(P<0.05);相对O_(2max)与自行车运动员骑行成绩(时间)呈高度负相关(R=-0.94,P<0.01),推测相对O_(2max)的回归方程为^y2=-0.732 6X+164.7(P<0.01).因此建议在训练中通过回归方程对运动员有氧能力及运动能力进行预测,有利于在训练、选材、技战术制定等方面做出快速、有效判断,进而促进公路自行车项目训练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地分析挡位数对电动公交车能耗的影响及车辆变速箱匹配问题,建立了电动公交车动力驱动系统模型.文中使用动态规划方法对车辆变速箱分别采用4,3,2挡设计,对车辆变速箱在4种工况下进行换挡控制优化,并提取最优双参数换挡策略,得到最优能耗数据.结果表明:以4挡变速箱为参考标准,使用3挡变速箱仅增加约1%的能耗,而2挡变速箱则增加大约5%的能耗.   相似文献   

17.
对高固含体系下Intermig桨搅拌槽内的桨叶搅拌性能以及颗粒的混合与悬浮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光导纤维技术对不同桨径、搅拌转速和桨叶离底距离下搅拌槽内底部以及轴向颗粒密度进行测量,同时对临界悬浮转速和搅拌功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对高固含液-固搅拌体系,所采用的Intermig搅拌桨具有很好的轴向混合特性,该桨适合在较大的桨径和较低的桨叶离底距离下应用,可在促进颗粒悬浮与均匀分布的同时,大大降低功率消耗.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拟合得出底部均匀度与搅拌槽内弗劳德数有关,Q=0.58Fr-0.35,Intermig搅拌桨功率准数在0.2 ~0.3之间,且与雷诺数关系为NP=2.1Re-0.2.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利用生物质气化装置加热空气对净化间采暖的方法,按传热学基本理论进行建模,推导出计算盘管出口空气温度的线性方程及计算采暖后净化间温度的非线性方程.以某生物质气化站数据为例计算盘管内径为0.08,0.10,0.12 m时满足采暖要求所需盘管长度及风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软件Origin对计算得出的净化间温度值进行线性拟合,求出了净化间温度与风速之间的对数函数关系式.确定了风速的设定范围,并对比了采暖能耗与采暖产热量.相比于传统的电暖气,可降低能耗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出一种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计算方法并研究精轧螺纹钢 (PSB) 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基于截面分割法理论,采用MATLAB软件开发了PSB筋材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计算程序。之后对9个PSB筋材混凝土方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研究PSB筋材混凝土柱抗震性能随着PSB筋材配筋率、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改变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提高PSB配筋率或混凝土强度时,承载力和耗能能力会随之提高;模型S1-1.29相较于S1-0.64承载力提高了37.6%,在5.0%位移角下的累积耗能提高了45.7%;模型S2-60相较于S2-40承载力提高了18.2%,在5.0%位移角下的累积耗能提高了13.8%;增大轴压比时,耗能能力提高,峰值荷载变化不大,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角减小;轴压比较大时,模型在达到峰值荷载后的水平承载力退化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