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郴州市城区8家医院840名年龄在18~60岁的医务人员进行超重和肥胖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15.83%和0.24%,经1990年全国人口标化,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20.40%和0.053%,其中男性医务人员超重现患率为30.16%(标化后现患率23.06%),高于女性医务人员的超重现患率7.24%(标化现患率11.14%);男女性超重现患率随着年龄而上升;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是否轮班、文化程度、工作压力、健康状况和经济收入,其中性别、是否轮班和工作压力与超重和肥胖呈负相关。结论 男性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性;超重和肥胖由多因素引起,应采用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肥胖情况。方法 2002年在市区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中选择15221例,其中男生8002例,女生7219。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结果 男生超重率13.59%,肥胖率3.47%;女生超重率6.83%,肥胖率1.78%。结论 单纯性儿童青少年肥胖是造成成人慢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9年-2013年测量了16 501例汉族人(共36个调查地区)乡村成人的肱三头肌皮褶、肱二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嵴上皮褶厚度值,计算体密度和体脂肪率(percent body fat,PBF).研究表明,随年龄增长,男性PBF值增大,女性45-59岁组与60-75岁组PBF值接近,女性PBF大于男性.目前中国不同地区乡村汉族人PBF差异很大.用Siri体脂肪率法评价中国汉族的肥胖,发现男性超重率为24.1%,肥胖率为10.5%;女性超重率为32.1%,肥胖率为9.3%.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海市成年人身体成分的现状并提出改善对策。方法:基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上海市18个区县2059岁成年人,共29322名,其中男性14562名,女性14760名。选取反应身体成分的测试指标及其派生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各指标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的差异;选取问卷调查数据中的部分指标(如年龄段、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所在单位是否有体育锻炼补贴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除体力活动和饮食行为以外影响肥胖的因素。结果:上海市成年人身体成分多数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0.3%、8.5%,其中男性分别为38.2%、11.0%,女性分别为22.5%、6.1%;中心性肥胖率为42.7%,其中男性为49.9%,女性为35.7%;超重率与2005年相比降低了0.5个百分点,肥胖率增长了1.4个百分点。年龄段、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所在工作场所是否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居住地点离工作场所的距离、是否经常熬夜和日睡眠时间可能是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较高,且肥胖率十年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肥胖是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肥胖的防治工作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2014年兰州市7~12岁儿童超重肥胖现状与血压、脉搏、肺活量指数的关系,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兰州市11所小学的7~12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和肺活量指数.以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结果:兰州市7~12岁城市男童、城市女童、乡村男童、乡村女童的超重率分别为14.54%,7.06%,7.35%,1.97%,肥胖率分别为9.30%,5.95%,4.03%,1.85%,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85%,13.02%,11.38%,3.82%.超重、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各年龄组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的性别和城乡差异也较明显;超重和肥胖儿童的血压、脉搏均高于正常体重儿童,但肺活量指数低于正常体重儿童.BMI与舒张压和收缩压(女生除外)呈较强的正相关,BMI与肺活量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学校与儿童家长密切配合,通过加强对超重肥胖儿童的膳食管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宜的体格锻炼来增强体质,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用体脂率、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的标准,于2010年在安徽滁州和江苏淮安调查了1 426例(城市男性309例,乡村男性414例,城市女性312例,乡村女性391例)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身高、体重,通过身高、体重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用BMI、体脂率、身高标准体重分别评价江淮汉族成年人肥胖率.结果表明:(1)江淮汉族男性BMI值为(24.1±3.6)kg/m2,女性BMI值为(23.8±3.6)kg/m2.(2)随年龄增长,BMI增大,身高下降.(3)用BMI法判断,江淮汉族超重率男性为34.7%,女性为30.7%;肥胖率男性为14.4%,女性为13.2%.(4)男性以体脂率大于26,女性以大于37作为用瘦块体重法判断中国汉族人肥胖标准为宜.(5)用身高标准体重公式测定成人肥胖率,以往体重≥标准体重的120%为肥胖的标准不适合于成年人.本文研究结果提示男性标准在标准体重的128%~132%为宜,女性标准在标准体重的132%~136%为宜.WHO标准也不适合我国族群肥胖的判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用皮褶厚度、体脂率法评价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的标准,于2010年在安徽滁州和江苏淮安调查了1 426例(城市男性309例,乡村男性414例,城市女性312例,乡村女性391例)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通过身高、体重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通过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来计算体密度,采用Brozek公式计算体脂率.用BMI、皮褶厚度、体脂率分别评价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肥胖率.结果表明:(1)江淮汉族男性BMI值为(24.1±3.6)kg/m2,女性BMI值为(23.8±3.6)kg/m2.用BMI法判断,江淮汉族超重率男性为34.7%,女性为30.7%;肥胖率男性为14.4%,女性为13.2%.(2)随年龄增长,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值、BMI、体脂率增大,身高下降.(3)用长岭晋吉皮褶厚度法判断,江淮汉族肥胖率男性为39.8%,女性为30.4%.皮褶厚度法得出的肥胖率远远高于BMI法,两种方法存在较大矛盾.本研究认为用肱三头肌皮褶与肩胛下皮褶之和来判断中国人群肥胖的标准,男性应该在35~45 mm之间,女性应该在45~55 mm之间选取.(4)用长岭晋吉体脂率法作为判断肥胖的标准,肥胖率男性为43.3%,女性为5.3%.用体脂率和BMI法判断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肥胖存在较大矛盾.长岭晋吉体脂率法男性标准定得太低;女性标准定得太高.本研究认为用体脂率来判断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男性以大于24%、女性以大于28%为宜.  相似文献   

8.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的资源匮乏,贫穷落后,迄今未见有关维吾尔族人群肥胖及其与脂代谢关系的研究报告。本研究首次在喀什地区农村对1452名已婚妇女(21~60岁)进行了人口信息调查,检测了体重指数(BMI)和血液脂类生化指标,并分析了BMI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喀什地区维族妇女的超重率为29.1%,肥胖率达15.3%,远高于我国女性平均超重率(22.8%)和肥胖率(7.1%)。随着BMI增高,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呈线性上升趋势(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反,呈下降趋势(P<0.05)。BMI与年龄无线性相关(P=0.09)。本研究首次揭示喀什农村维族妇女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MI是高血脂的危险因素,也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某高校教职工身体成分变化规律和超重肥胖现状,为高校教职工保持身体健康提供相关参考与建议。实验人员采取多频率生物电阻抗法对某高校732位教职工进行身高、体重与身体成分检测。结果显示,该高校教职工的身体超重问题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40~49年龄组与50~59年龄组超重、肥胖人群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6.93%和75.76%,各个年龄组男性教职工超重与肥胖问题均比女性教职工更为严重,男女教职工60~69岁体脂肪含量最高。该校教职工细胞内、外液与蛋白质含量符合性别差异,各部分肌肉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左右肌肉含量分布略微不均。根据检测结果,建议该校教职工应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合理饮食,40~59岁年龄层教职工应注意超重与肥胖问题,60~69岁年龄层人群应警惕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公务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方法对176名在公务员体检中,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和脂肪肝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年龄的增长各种危险因素检出率升高,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和脂肪肝检出率在年龄小于35岁组较35-55岁组呈明显升高趋势,男性高于女性(P〈O.01);年龄大于55岁组男女性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结论公务员男性心血管危险因素检出率更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健康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西北民族大学1200名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在校大学生,研究其身高、体重、BMI等身体形态指标,同时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ork Group on Obesity in China,WGOC)制定的中国人群体质指数(BMI)分类标准进行超重肥胖人数的筛查.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值高于汉族、藏族大学生;维吾尔族男生超重肥胖率高于汉族、藏族男生;维吾尔族女生超重率、超重肥胖率高于汉族、藏族女生.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现况优于汉族、藏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温州大学学生体重指数的分析,研究各年级段的体重指数分布现状及其随年级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学生的体重指数总体处于良好状态,男生和女生的正常体重比例基本持平,平均达到79.8%,女生体重偏低比例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比例高于女生.各年级段相比,低体重和超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肥胖率不高,但仍存在随年级升高而略微上升的变化趋势.三、四年级学生容易出现体重指数异常变化,其中男生低体重率降低,超重和肥胖人群增加;女生的变化与男生正好相反,低体重比例超过超重和肥胖比例.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预警机制,对出现不良体重变化的学生可采取专门的手段和方法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追踪研究方法探讨江苏成年人BMI变化特点,为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对江苏省13市同一监测区20-59岁成年人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通过对BMI值进行不同监测年、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出生年人群的比较,分析江苏省成年人的肥胖变化趋势。结果:1)2000年、2005年、2010年的BMI值分别为23.35、23.63、23.83。男女性在各监测年份不同年龄段的BMI性别差异极其显著,女性BMI变化区间显著大于男性。2)男性横断面研究显示20-39岁是男性BMI上升的主要阶段,45岁之后进入稳定期;男性追踪研究显示男性BMI的主要上升阶段为20-44岁,45岁之后进入稳定期;2000年至2010年,男性各年龄段BMI持续增长。3)女性横断面研究与追踪研究显示均显示女性BMI岁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2000年至2010年,女性各年龄段BMI持续增长。结论与建议:1)男性20-39岁是BMI显著上升的主要阶段,45-59岁基本稳定,超重临界点为30-34岁。女性BMI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重临界点为45-49岁;男女性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2)目前肥胖形势趋于年轻化,在肥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现在,在如何把握人体形态正常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加强体力活动,有效避免BMI过快的增长,将变得尤为重要。3)追踪调查法能更准确的反应BMI的变化趋势,但其所需调查时间较长;尽管横断面研究方法相对不足,但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人群的BMI变化趋势,且调查所需时间相对较短。如何在全面的、大样本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追踪调查法与横断面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更准确的反应BMI的发展趋势,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了解高校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状况,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及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16年在民族高校体检的20-90岁1029例(男442例,女587例)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男性血尿酸420umol/L,女性360umol/L为高尿酸血症(HUA),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相关性以及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糖、血压等不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该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5.45%,男22.85%,女9.88%,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2)随着体重指数(BMI)增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升高.(3)高尿酸血症组比正常尿酸组BMI、血脂、血糖及血压紊乱均高.BMI及甘油三酯(TG)明显升高.结论:高校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年龄性别差异影响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人群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常德市老年人的体质现状,按《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随机抽取974名60~69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结果显示:老年人平时活动主要是静态活动、轻家务劳动、散步和小强度体育锻炼;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1%,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为49.9%,且女性高于男性,城镇高于乡村,也高于2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中年人身体成分的测试分析,了解中年人的健康状况;方法: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男性体脂百分比(22.57±5.44)低于肥胖值(大于25%时为肥胖),但高于13.0—16.9%的正常值,与正常值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女性(30.34±5.27)的体脂百分比达到了肥胖水平(大于30%为肥胖);男性去脂体重(56.99±8.26kg)低于正常值,女性去脂体重(43.83±4.66kg)高于正常值,两者与正常值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反映超重和肥胖指标的体质指数,男(5.15±2.92),女(24.37±2.80)与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BMI值^[1]比较,也存在差异。结论从测试群体的数据结果发现,兰州市中年人的身体成分结构比例存在不合理问题,身体成分比例的不合理是影响健康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裕固族成人体成分指标.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成人共179人,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受试者体成分指标3项,并作以分析.结果:(1)裕固族成人超重率已超过50%,尤其是男性,超重肥胖率已达66.3%,超过女性15%以上.(2)裕固族成人体脂肪率正常人群所占比例仅为55.9%,尤其是男性,体脂肪率高及肥胖人群所占比例已超过42%.(3)裕固族成人内脏脂肪等级指标正常率仅55.9%,而男性内脏脂肪等级指标异常率已达75%以上,且远远高于女性内脏脂肪等级指标异常率.结论:裕固族成人BMI、体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3项体成分指标异常率均较高,尤其是男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黄达文  郭敏琼 《贵州科学》1998,16(2):145-148
通过多阶段抽样调查法,从广东佛山石湾区正常人群中取309例进行甘油三酯(TG)测检,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揭示出TG在正常水平的人占66%,TG异常增高的人占34%,TG增高在3mmol/L以上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组,提示高TG与高血压相关;50岁后年龄组TG异常率明显高于以前组,提示高TG血症与老年人密切相关;在TG增高的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异常率是39.8%,女性异常率是23%。各  相似文献   

19.
马爱萍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5):126-126,48
为了降低所采血液的不合格报废率,减少献血员献血等待时间,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本中心对献血员在献血前进行部分项目的快速初筛检测,即:Hb(硫酸铜法)、ALT(速率法)和HBsAg(金标法)。由初筛结果可以看出:兰州地区献血员中,25岁以下人群占主要部分,而这组人群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献血员不合格原因主要以ALT为主,男性献血员总不合格率、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的血红蛋白(Hb)、不会格率明显高与男性。  相似文献   

20.
李莹  谢伟 《甘肃科技》2003,19(9):135-136
随着性传播疾病在全国的逐年增多,兰州市虽属内陆城市,性病发病率也有增无减。尤其是近几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从1994年的0.34/10万上升到1998年的17.41/10万,年平均增长199.1%。男性的增长速度明显大于女性,且增长人群多集中在10~39岁之间,约占发病人数的80.0%;中学文化占83.5%;职业上工人第一占32.4%、无业第二占15.9%、干部第三占12.9%、个体占11.9%、农民占11.0%。患病人数以本地为主(94.9%)已婚占71.4%。以一期、二期为主,隐性次之,一期以男性为主,二期、隐性男女各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