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Twitter,一个可以通过Web、IM(QQ、MSN、Gtalk)、手机短信等方式随时随地告诉关注你的人,"你在干什么或者即将要干什么"的微型博客平台。在中文里被称为迷你博客或微博。它与传统博客相比有哪些夺人耳目之处?本文结合笔者亲身使用新浪微博在情景教育中的经历,对微博的特性做一番探究,并发掘出Twitter技术在情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宋延涛  李大旭 《科技信息》2010,(30):I0234-I0234
微博是继视频网站、社交网站之后又一基于web2.0技术的产物,是一个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即时通讯功能于一体的用于即时发布消息的新型博客系统。文章认为,微博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弊端,其未来发展应该走向多元化方向。  相似文献   

3.
范芸芸  毕莹 《科技资讯》2010,(21):193-194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影响、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群体,天然地与新媒体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记录博客的方式,也开启了随时随地记录和交流的时代。如何用好微博,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围上一条温暖的"围脖"是摆在大学和大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王艳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6):20-20,11
Twitter一个可以通过Web、IM(QQ、MSN、Gtalk)、手机短信等方式随时随地告诉关注你的人,“你在干什么或者即将要干什么”的微型博客平台。在中文里被称为迷你博客或微博。它与传统博客相比有哪些夺人耳目之处?本文结合笔者亲身使用新浪微博在情景教育中的经历,对微博的特性做一番探究,并发掘出Twitter技术在情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叶阳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9):174-175
微博在世界已经成为一种盛行的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它具备时效性强、信息碎片及公开化、参与性强等特点。在当今的社会,高校学生是使用微博的主要人群,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高校学生生活的很多方面(价值观念、思想态度、人际交往、获得信息、娱乐休闲)都在因为微博的出现而改变着,正因为如此,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机遇及挑战。对微博传播以及交互的特征,我们理应正确把握,利用微博的优势来开展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隐性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政博客、微博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万成 《科技信息》2011,(25):134-134,75
在互联网时代,博客、微博这种网络新媒体已经深入到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政教师也纷纷开通了实名的博客、微博,想借助这一颇受大学生欢迎的新兴媒体,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基于隐性教育的视角,分析了思政教师利用博客、微博网络工具在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体现,以及更好的发挥思政教师博客、微博作用的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7.
微博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进行信息共享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这种新型传播媒介正改变着大学生信息获取、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等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观甚至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了微博在当代大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博时代”的大众信息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媒体出现的微博与轻博客,实质上是由博客衍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由此,网络话语权从社会精英转移向普通大众。对微博、轻博客中大众信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思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微博问政作为网络时代官民互动的新形式,目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不仅发挥着有效改善官民关系的作用,而且对我国社会发展与民主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赢得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与称赞。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在微博问政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思考与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应潮流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弥补微博问政中存在的不足,探索出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微博客,大影响——浅析微博营销模式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琳 《海峡科学》2011,(4):53-54,65
微博的出现与蓬勃发展改变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模式,也影响着人们的信息接收行为和生活方式。微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营销模式和契机。该文通过诠释微博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微博营销案例,分析阐述微博营销的价值,并为企业进行微博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一种创新型网络社交平台,以其"短、灵、快"的传播特点,占据信息传播的上峰,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报道架构和我们的生活与沟通方式。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微博意见领袖传播的信息直接影响着社会及风险秩序。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微博言论的约束力和责任意识,以保证微博传递正能量,提升社会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2.
李棠 《科技信息》2008,(9):272-272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实际的语料分析,对英语中的指示代词It和汉语中相对应的它在回指方面作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it和它在两种语言中的回指用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it可以回指人而它不可以,it回指事情的情况相对较多而它的这种用法极少。此外,it不能单独作限定成分来回指,而它可以。  相似文献   

13.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分布极其复杂,因而对它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而结构助词"的"产生于唐代,最初写作"底",从元代开始写作"的",是"的"的前身,故而对"底"来源进行详尽的考察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各种用法的来源及依据,从而更好地认识"的"的语法意义与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亲"是2011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它不仅在网上流行而且也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不反映人们彼此间的各种关系及所拥有的社会评价,所以本文认为"亲"属于称呼语。我们搜集了"亲"泛化的各种表现,并且对它的词义进行考察分析,认为"亲"是"亲爱的"缩略形式。从淘宝购物、交际需求、称呼语的缺失和社会功能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亲"泛化的原因,并且对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传播视域下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媒介文学化”与“文学媒介化”两个维度。考察新世纪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发现,“文学媒介化”借助于新媒介(网络与手机)得到了大力彰显。网络文学与短信文学既是“文学媒介化”的结果,也是“文学媒介化”的“新宠”。“文学媒介化”不仅使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也使短信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更,从而在整体上促使新世纪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16.
作为湘语典型特征词语之一,“细”的最大特点就是兼表“小”义,这是学界的一般看法。通过将湘语中的“细”与普通话“细”、“小”的义项分别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湘语“细”并未完全兼有普通话“小”的所有义项,而仅仅兼有其中的四个义项而已。  相似文献   

17.
“反切语”是利用反切原理表达隐义的一种特殊修辞方式。“反切语”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也是一种修辞格。文章分析了“反切语”修辞格的构成方式,同时考察了“反切语”这种修辞格背后隐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中备受争议的研究对象。该概念提出伊始,即因界定不科学、运用不规范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鉴于“新笔记小说”兴起,因而否定乃至取消“笔记小说”的做法,并不符合文学发展规律和小说研究的需要。梳理笔记小说研究史,科学界定概念,区分其与笔记及其他小说文体的关系,明确其文体特征,限定其收录范围,确立笔记小说的文体独立地位,对于推进笔记和小说的研究,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词语模是当代社会背景下特别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种创造新词语的方式。词语模是一种“模块”,具有开放性和能产性;词语模是一种“模式”,具有抽象性、类推性;词语模是一种“模具”,具有定形性、定性性;词语模是一种“模效”行为,具有仿效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