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家族医药作为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特色医药的代表,其药物历史悠久,医学体系独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土家族医药在文献整理、药用资源调查、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绩.对片区土家族医药特点、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综述,旨在促进土家族医学传承和土家族医药开发,为片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土家族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样,并拥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三峡库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消失、濒危、变异、衰退等状况,亟待保护与传承。三峡库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在充分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之上实现产业化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技术。这些传统技术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土家族历史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在经济利用与发展、生态和谐与保护、文化研究与保护、科学补充与支撑等四个方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利用价值。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生存土壤日益遭受破坏,其价值日益受到削弱,传统技术逐步被现代科技所取代。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促进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协调发展,将是我们思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肖灿 《科技信息》2007,(18):251-253
土家人民以自己特有的淳朴厚实、粗犷豪放性格,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古老的文明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摆手舞就是其优秀文化之一。本文通过对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土家族摆手舞的舞源的阐述,分析了土家族的摆手舞主要形式与特征,其主要形式有内在和外在形式两种,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服饰、动作、音乐方面。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土司戏曲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明清时期是土家族土司戏曲兴盛时期,由于保存完整且又具有民族特色,因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土家族土司戏曲音乐在调式音阶、旋律进行、曲式结构、唱腔等方面与其它戏曲音乐不同,有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它是土家族生产劳动和祭祀文化的生动反映,体现了土家族自强自信的奋斗精神,同时发挥了凝聚人心和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多元文化复合体,土家族摆手舞具有珍贵的民族历史价值、体育健身价值、娱乐休闲价值.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传统医药的日益重视,土家族医药也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研究范围涉及土家族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药物学、医学史梳理、医药文化特点、特色医疗介绍、传承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等诸多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对促进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的纵深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除了具有体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从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入手,对其进行分类,对所体现的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从发展民族经济、规范土家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保持民族特色、加强学校传承等方面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研究了土家族织锦传统图案的版权保护,给出了基于Haar小波的土家族织锦图案的水印算法、基于混沌的土家族织锦图案彩色分量水印嵌入算法和基于双混沌映射的土家织锦图案数字加密算法.加强土家族织锦的应用研究,给出了土家族织锦数字签名生成算法、土家族织锦现代图案生成织锦格算法.为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在社交和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有诞生礼,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寿礼、葬礼等四大礼仪。诞生礼体现了土家族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婚礼和成年簪冠礼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自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寿礼体现了土家族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葬礼体现了土家族乐观旷达的生死观。土家族的四大礼仪,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明礼诚信”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区域的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现存实物的稀少和零散,使大量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实物个案的描述,而缺少对木雕艺术研究中史学视野上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土家族区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实物遗存,以及同时期姊妹艺术、工具使用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的历史分期,分析了其在起源期、发展期、高峰期、衰落期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分析了清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的特点,以及这一时期在大区域下的各个地方性风格,阐明了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发展史同时是一部经济发展史,更是一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态保护与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土家族民歌研究主要拟在生态学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土家族地区民歌的史实来进行实证研究.其一,围绕土家族民歌生态生成环境的内容与特征,用文化生态保护的立场和民族志方法来进行个案描述和理论分析,全面探讨文化生态视域下土家族民歌的内容、特征、形式、发展等等,研究土家族民歌在发展创新及基于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发展策略.其二,针对土家族民歌所表达的方式、特点及对音乐文化研究的影响,采取历时态和共时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来组织材料与分析问题,通过时态性的文化把握,考察土家族民歌研究的重要意义.其三,对土家族民歌进行规律性的提炼和理论创新,在认真研究、鉴别运用现有文献资料的同时,丰富对土家族民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土司音乐源流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土司制度渊源可追溯至远古,在土家族远古至土司早期的音乐活动中,其音乐内容大多数与祭祀及祖先崇拜有关,这是由土家族先民生活、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从土家族土司音乐发展脉络来看,土家族土司音乐的形成与土家族宗教祭祀、民俗民风、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产生流传于达州市宣汉县境内,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劳动生产,声乐与器乐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在土家族的生产生活中世代相传、特色鲜明.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生动而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宣汉土家族人民的性格、情感和审美情趣,是研究巴渠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精神面貌、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焦娜 《科技信息》2010,(16):3-3
本文以产生于土家族地区的八宝铜铃舞为研究对象,从八宝铜铃舞的舞蹈主要动作、肢体动作、常见的脚下舞步以及舞蹈的动态特点等方面分析土家族文化凝结在艺术形态中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民间舞蹈是土家族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中,它是一种文化象征。在早期,土家族舞蹈形象以祭祀形式存在,同时也表现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具体形态,成为人们表达与宣泄情感的最佳载体。在土家族舞蹈的形象中,我们发现它反映了土家族发生、发展、生活、繁衍的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其文化形态也体现了土家族舞蹈艺术传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土家族传统民俗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许多传统民俗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现代价值,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传承历史文化、承继传统美德以及保护民间艺术等。在三峡库区众多的民族中,土家族人数最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土家族人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传统民俗,如果对其进行开发,可以对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元文化的激荡与演进,土家族道德教育必须在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中深化改革,既要增强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民族特性,坚持社会主导价值导向;又要挖掘土家族文化教育资源,打牢其文化基础与群众基础;还要促进各种优秀文化的本土化,强化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  相似文献   

19.
改土归流在土家族历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变革。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客观上促进了土家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的繁荣发展。当然,该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其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为当今土家族的经济开发提供某些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特定人文环境、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土家族独特的群体人格特征,重庆土家族在生产劳动、男女交往、婚丧习俗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民歌都透射出独特的群体人格。根据重庆土家族民歌的个案,运用人格心理学的“大五人格”理论,土家族群体人格特征具体表现为较高的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及神经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