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与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共同实施真正身份犯时,构成共同犯罪。对这一点,学界几乎没有争议。但“构成共同犯罪”并不等于认定罪名。如何认定其罪名呢?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前提,就是所谓“不具有特定身份者”包括两种主体:一为无身份者,这是与身份犯相对应的,如盗窃罪中的犯罪主体;一为彼身份者,这是与其他身份犯相比较而言,如国家工作人员是贪污罪中的特定主体,而公司、企业人员则为职务侵占罪中的主体,这两种主体彼此之间就属于其他身份者。而在此,本文重点讨论前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研究者”的身份意识有利于博士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科学责任。学术研究是博士生身份意识的原点,但目前我国博士生“研究者”身份意识的缺失,导致了博士生身份定位模糊、学术使命缺乏等问题出现。为此,应该大力倡导博士生以学术为志业,以此还原博士生的研究者身份,唤醒他们的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性与事务繁杂性、思想导引性与自身发展性、业务专门性与能力全位性三方面身份的分离到统合,是高校辅导员成长的必经历程。而通过以爱心、公正、责任教育与引领思想政治方向为主要诉求的职业伦理定向,和以学生认可、家长期望以及社会期待为主要诉求的自身价值追求,可以实现高校辅导员的身份统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因身份信息泄露而导致的案件数剧增,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试图找出遏制这种犯罪的对策,以及提高每个人保护自己身份信息的安全意识,提高整个社会的警惕意识。  相似文献   

5.
银行系统加强身份鉴别管理,对于防范银行系统内部人员利用计算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身份鉴别主要是用于阻止非授权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是保障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安全的基础。银行计算机安全防范中的身份鉴别技术主要有三大类,即基于用户所有的鉴别技术、基于用户所知的鉴别技术和基于用户生物特征的鉴别技术。  相似文献   

6.
“身份认同”这个在全球化与后殖民语境中备受争议的概念,与中国传统文献中“和而不同”的理论资源有着惊人的不谋而合之处,中唐文士的社会身份认同并不是指他们有一个程式化的价值评判标准,而是在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并寻找到了“和”这个契合点基础之上的认同。历史有了某种断裂,主体才会产生认同危机,才会产生重新建构身份的需求,而身份认同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与权力格局的变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趋同阅读是戏曲身份认同过程必然的客观体现。在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方面,李渔以丰富的实践和创新的理论,为戏曲身份认同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卓越功绩。一是通过创作戏曲文本,向人们提供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对象,丰富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二是通过撰著戏曲理论,帮助人们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建构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三是为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特点张目,公开彰显戏曲本体的艺术个性,阐明戏曲身份"结构第一"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8.
作品避开对政治话语的宏大叙事,描写了日常生活中一对情人的爱情体验,来表达现代社会人们对身份的焦虑。主人公对爱情生活体验展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身份的遗失,自我的失落。主人公尚塔尔对身份的矛盾心态折射出作者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尚塔尔对身份的矛盾和焦虑心态也是昆德拉复杂心态的写照。  相似文献   

9.
略论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兼论其对中国身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巨大进步和发展,它可以看作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这一转变的意义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观念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以身份到契约这一转变为线索,来分析比较和研究这一转变的重要表现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语言和身份这一对关系在社会学、语言学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语言测试在人类历史上经常被作为身份确认的重要手段,比如海外留学、毕业、晋升,甚至能测试性取向。但如何维持测试的公正和客观性以阻止错误的身份认同,还有待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用户身份识别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惟一性、稳定性的人体生物特征如指纹等用于计算机用户身份识别,能有效加强信息的安全防范。核心是把现场采集的生物特征与已登记、存储于计算机的特征通过可靠匹配算法,一比一对比验证用户身份,既方便快捷、又惟一可靠。本文介绍了生物识别技术基础,生物识别身份主要方法及在计算机信息安防中的应用,并简要比较各种身份识别技术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极端的翻译策略客观上产生并服务于本质主义的文化身份观。全球化时代要求建立流动复合的文化身份,与之相适应的是异化与归化有机结合的混杂策略。实施混杂策略的关键在于认识文化身份的开放性,从当下的文化语境出发,针对源语文本的具体文化因素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特点,结合虹膜特征识别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虹膜特征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系统IBECAS.该系统具有安全性好,身份识别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顾成敏 《开封大学学报》2010,24(1):39-41,47
古希腊罗马的公民身份的本质在于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责任与义务,近代公民身份则以个人权利为基础,近代以前公民身份的享有是不完全尤其是不平等的。现代公民身份追求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和普遍平等性。两千多年来,尤其是数百年来,公民追求平等公民身份的斗争和实践推动了人类自身的解放和社会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5.
以建构主义理论中的身份概念为依据,对中国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对外援助进行阐释:建国后最初的三十年,中国的对外援助是出于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并属于第三世界,以及服务于反殖反霸、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发展来考虑;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对外援助则是出于发展中大国的身份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来考虑;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中国主要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来考虑对外援助。在未来的对外援助中,中国应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把责任和利益相结合,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资源战略和软权力等角度进行更加细化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构造一个一次性公钥,来解决Internet通信的匿名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次性盲公钥签名方案,既可保护用户的隐私又可以避免用户犯罪。另外,在必要时,接收方可以联合可信中心揭示用户的真实身份,以防止用户的恶意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仅是指不同国家文化间的交际,而同一国家不同地域间也存在不同文化的交际。本文讨论的亚文化交际是指国内不同地域文化群体之间的交际。交际者因其文化差异在交际中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身份。文化身份是一个文化群体成员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感。本文个案分析原户籍山东的新上海人,从人际关系交往和个人情感归属两个方面,探讨亚文化交际中地域文化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从法律角度对身份盗用的概念进行分析,指出身份盗用的对象,盗用与冒用的区别及身份盗用的二个阶段。列举了身份盗用主要的表现形式,阐述了其危害后果,最后从完善立法、建立专门机构及加强大众的肪范意识三个方面对如何防范及治理身份盗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摘要]基于语用身份理论,以春雨医生网站中40个在线问诊会话案例为语料的研究表明:在线医疗问诊中,医生构建的专家身份占主导地位,但趋于弱化;偏离身份如朋友身份、普通人身份和服务提供者身份逐步凸显。网络医疗环境的特点,如emoji表情的使用,使医患双方的权势关系和社会距离发生微妙的变化,给医生建构多元化身份、发扬人文关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建议在网络语境下,医生在问诊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构建最有利于当前交际目的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哈尼夫.库雷西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少数族裔作家。他的《郊区佛爷》是一部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与身份危机等热点问题的杰作。面对生存困境与应对身份危机时,小说中的移民采取了不同的身份策略:采取“否定”策略的移民以悲剧性的死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采取“协商”策略的移民在印英文化的“间隙”中找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两种不同的命运结局表明库雷西对建构新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反本质主义立场,隐含着他对英国主流文化霸权及其种族歧视的深刻反思与深度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