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身份问题对于散居海外、生存在多重文化夹缝中的美国华人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美籍华裔作家伍慧明首部作品直接以“骨”命名,体现了美国华裔族裔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取向。以后殖民身份理论为支点,分析《骨》中美国华裔在族裔身份探寻过程中所经历的中式身份解构、美式身份建构及杂糅式身份的重建历程。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集中周密的认识活动。在活动中,认识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进行对知识的传授、吸收和再造,同时总是表现出对认识客体的一定的态度、体验到愉快或痛苦、喜悦或忧愁、爱或恨等不同感受,这就是情感。师生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通常要求教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揭示了情感与认识活动的密切关系。有了认识才会产生情感,有了情感又会逐步加深认识。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情感交流尤其重要。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  相似文献   

3.
张传毅 《海峡科学》2007,(9):102-103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4.
哈尼夫.库雷西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少数族裔作家。他的《郊区佛爷》是一部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与身份危机等热点问题的杰作。面对生存困境与应对身份危机时,小说中的移民采取了不同的身份策略:采取“否定”策略的移民以悲剧性的死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采取“协商”策略的移民在印英文化的“间隙”中找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两种不同的命运结局表明库雷西对建构新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反本质主义立场,隐含着他对英国主流文化霸权及其种族歧视的深刻反思与深度批判。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创造了一个富于“人性美”的湘西世界,但这个“人性美”的世界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一个不断丰富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前期以《柏子》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是压抑苦闷、焦虑时期的产物,关注的是湘西人强悍、直露表达性爱的方式,表现了人性“真”的一面。后期《边城》是他的思想成熟之作,是作者确立了文化人的身份和认同了士大夫价值体系之后,关注到湘西人含蓄内敛的“善”所蕴涵的美,达到了“人性美”的极致。沈从文文化身份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并导致了作品的审美价值由直露向含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任何动物的机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社会”或者是一个“生态系统”,其成员就是细胞,它们通过分裂繁殖,聚集于不同的组织中,并相互合作。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细胞在各种形式的选择压力下“生、老、病、死”以保持稳态。调控机制的失败使细胞开始出现“不合群”的行为,往往是发生恶性改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细胞群内的突变、竞争和自然选择为特点。对于改变了的细胞,调节细胞社会性的基本机制是第一道防线,而免疫系统构成了第二道防线。在机体发育进化的过程中,适应性免疫的机制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伴随产生了某些“副产品”,如自体免疫和同种免疫,成了选择压力源。在哺乳动物中,同种免疫与生殖效率直接相关,故而是很强的选择压力源。同时,与适应性免疫相关的新形式的选择压力会产生新的调控机制,调节免疫杀伤系统。在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塑造”与“重塑”的进化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最终会导致抗肿瘤免疫的失败。肿瘤细胞经常表达能够被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的抗原,但往往是无果而终,肿瘤继续发展。肿瘤逃离免疫应答的即时机制与胚胎胎盘组织避免母体免疫反应的机制很相似。事实表明,由于肿瘤细胞与滋养层细胞或其他的胎盘细胞的相似性,使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发生抗肿瘤免疫的过程中被“欺骗”。导致免疫失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说,哺乳动物抗肿瘤免疫失败是一种免疫生殖现象,是在自体免疫和同种免疫/生殖效应的进化压力下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文学是流散主体身份认同叙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演示。库切的新作《耶稣的童年》通过描写一对难民在新国家不断遭遇的各方面的冲突,反映了流散主体在遭遇“他”文化的过程中陷入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而在小说的结尾,为了逃避教育当局即将对大卫实行的强制教育管制的措施,西蒙带着一家人逃离诺雏拉市的逃亡之旅则预示了流散主体无解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的研究,可以从身份问题入手,探讨小说中4个青年画家的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混合身份认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小说中米勒诈死并改名换姓,虽然以一个富商的身份活着,但是那个热爱画画、充满梦想的青年已经死了,他最终活在孤独与痛苦的混杂身份中,即他的肉体活着,而精神已死。  相似文献   

9.
城市认同是城市外来人员社会融合的重要内容。从地域视角,聚焦安徽省省会合肥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城市认同的基本维度,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城市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认同由环境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群体认同四个维度构成,它们在年龄、婚姻、教育、与家人居住、户籍地、户籍、居住时长、住房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地域环境因素、结构因素、个体因素均会对城市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地域环境因素的作用力最强,其次是结构因素和个体因素。此外,各因素也对城市认同的不同维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提升人口密集区中心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地域环境的建设,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认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对于出任大学教职与做学问的态度,以及他最后又逃离大学体制的原因,构成了有关鲁迅大学讲席经历的几个问题。概而言之,行走在人生“歧路”与“穷途”的鲁迅,是几代知识分子“走异路逃异地”的一个缩影,他在大学讲堂几进几出的经历,其实也转化为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1.
Fairclough三维框架结合语言学和社会学理论,以解构的方式解读话语。以该框架为基础,对米歇尔·奥巴马2012年民主党大会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发现,米歇尔在话语中动态建构了多重身份,在刻意突出其“母亲”和“第一夫人”身份的同时,忽略其种族身份。在米歇尔身份建构的背后隐藏着具有欺骗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目的是赢得选民、媒体的信任和认同。  相似文献   

12.
文化身份一直是华裔美国作家的主题。谭恩美在其成名作《喜福会》中,通过描写女性关系特别是母女关系向我们展示了华裔女性苦苦寻找文化身份的精神之旅。本文拟分析小说中的"女儿们"的文化认同问题。通过分析女儿对母亲及其所象征的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华裔"女儿们"在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时都经历了一个苦苦寻觅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岑伯宁 《世界博览》2011,(16):56-59
成年以后,他才开始在忠爱美国的同时,深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  相似文献   

14.
许多精神分析家认为青少年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我认同这种看法。因为青少年时期连接了儿童时期和成人时期,处于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程中。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青少年有一个渐近成人的身体和相对童年期的思想的相遇,这使得青少年陷入混乱之中,同时也使青少年处于尴尬位置上。因此,对于青少年,建立自我身份的同一性,即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阐青少年如何进行自身表达。  相似文献   

15.
钱玄同和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信”,对林纾进行了大肆的贬损,后来林纾发表小说对新文化派给予回击。林纾的双重角色导致了他在新旧之争中的认同危机:小说翻译和创作显示了与主流知识分子文化身份上的“重合”,但他的观点一开始就与新文化派相背离,而新文化派又拒绝从文化身份上认同他。认同危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清末民初多数知识分子的双重文化身份:既是传统士人又是现代文人;二是知识分子的双重文化心态:面对西方文明的调和或激进态度。民初的新旧之争是关于文化话语霸权的论争,“新”和“旧”的问题导向的是“现代”与“传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易 《科技智囊》2006,(10):73-73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上一句中说到“圣人设卦观象”,并由“系辞焉而明吉凶”阐明了系辞的由来,带出了现象的问题。顺承下来,“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由天道运行的道理而引申至对外部环境的把握,否极泰来,这是大道运行的规律,在刚和柔的推演过程中,变化势在必然。变化的产生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所以人们才需要推断,才会去“设卦”,也才需要对“象”进行观察与解读。观象的结果就有吉凶、悔吝。但何为“吉”、“凶”?何为“悔”、  相似文献   

17.
计算复杂性     
纵观历史,人们对在有限的步骤内从一组输入中产生一个输出这一过程具有模糊的概念,他们认为“计算”是一个人遵循某些规则随意进行的过程。20世纪前50年中一个重要的科学进步就是“计算”这个概念获得了更为准确的定义。基于这个定义,计算可能发生在各种物理及数学系统中,这一点很快就变得很明确。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性日益扩大的同时,社区居民的差异性日益突出,社会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社区建设,可以整合社区居民的差异性,弥合社会分歧,消除社会冲突.在一个多民族社区,社区建设可以使各民族居民凝聚于社区,形成共同的社区认同,产生社区归属感和安全感.遵义市“四民社区”的创建,通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以公共交往促进了族际交往、以居民身份整合了民族身份、以公民意识整合了民族意识、以社区认同整合了民族认同.“四民社区”的创建,是多民族地区族际整合的有益探索,也可以为我国其他多民族地区的族际整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写好作文需要有深厚的文学积淀与文化素养,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经常会主动承担起归纳分析素材的任务,将素材分门别类地派发给学生,但实践证明,这种主观上的“善意”,效果往往并不佳。因为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最终会披多数学生遗忘或在写作实践中根本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素材。因此,素材积累之后,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以主体的身份,依着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您想买车吗?     
提起轿子,人们通常会想到古代中国的官老爷和钱太太,无疑有身份、有钱的人才坐轿子。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人才把西方的“car”译为轿车,为其注入了神秘而又高贵的色彩。今非昔比,轿车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近,已不象天上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