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状柠檬醛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柠檬醛为原料,经胺基化、环化和水解反应合成环状柠檬醛(α-、β-环状柠檬醛).在胺基化反应中,采用甲胺替代苯胺或乙胺,是合成环状柠檬醛反应的一次改进.通过这一改进,使反应产率有所提高,总收率大于65%,提供一条比较适宜的合成方法.因为β-环状柠檬醛是一种比α-环状柠檬醛更为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因此我们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把α-环状柠檬醛直接转化成β-环状柠檬醛.  相似文献   

2.
用相转移催化合成了柠檬醛二乙缩醛,提高了产率,考察了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和不同含量的柠檬醛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柠檬醛为原料,经胺基化,环化和水解反应合成环状柠檬酸(α,β-环状柠檬醛)。在胺基化反应中,采用甲胺替代苯胺或乙胺,是合成环状柠檬醛反应的一次改进,通过这一改进,使反应产率有所提高,总收率大于65%,提供一条比较适宜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柠檬醛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反应温度0~10℃,间氯苯过甲酸与柠檬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反应8h,得6,7-环氧柠檬醛粗产物.产物经硅胶柱分离,用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1:6作为洗脱剂,得到纯净的6,7-环氧柠檬醛,得率约为75.0%,产物经红外和核磁共振鉴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由柠檬醛与丙酮用氢氧化钠作催化剂缩合制假性紫罗兰酮的反应动力学.确定了反应动力学方程,求得了反应速率常数及视活化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利用香叶醇氧化制备(E)-柠檬醛,对五种氧化剂的反应条件和产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氯铬酸吡喀盐(PCC)具有较好的反应产率、温和反应条件和对反应物立体化学几乎无影响等特点,适合较大量的制备反应。  相似文献   

7.
自吸水酸复合载体催化合成柠檬醛二甲缩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柠檬醛直接与无水甲醇缩合反应过程中的分水难题,研究了自吸水酸复合载体(Ph-SO3H/CuSO4@Na2SO4@CaSO4)催化合成柠檬醛二甲缩醛新方法,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投料比n(柠檬醛)n(无水甲醇)n(苯磺酸)=17.50.0024,控制反应温度75~80℃,反应时间1.5h.在该优化条件下,二甲缩醛收率达87%,并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和气相色谱定量,产品纯度可达97%.  相似文献   

8.
高锰酸钾氧化嗅味物质β-环柠檬醛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处理常用氧化剂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产生的主要致嗅物质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进行氧化去除和动力学分析,并研究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破坏和β-环柠檬醛释出及其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β-环柠檬醛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溶液pH=7和温度15℃时其速率常数为107.2 mol-1·L·s-1;溶液pH对反应影响不大;当pH=2~9时,动力学表观速率常数kobs为(0.078±0.016)min-;高锰酸钾的加入造成藻细胞的破裂程度达到90%,使主要存在于胞内的β-环柠檬醛释出并降解;高锰酸钾能将铜绿微囊藻细胞内的β-胡萝卜素氧化成β-环柠檬醛,导致总β-环柠檬醛浓度在氧化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柠檬醛为原料,经环化、羟腈化、水解关环和脱水4步反应,以314%的总产率合成了(±)-二氢猕猴桃内酯  相似文献   

10.
应用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通过"一锅煮"的方法,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H2O2(30%)作氧化剂,经Lewis酸催化,合成β-环高柠檬醛.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详细研究了溶剂、催化剂、氧化剂、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β-环高柠檬醛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产率35%,产物结构通过GC-MS和NMR鉴定.  相似文献   

11.
柠檬醛热敏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胜建 《青海大学学报》2002,20(3):23-24,31
通过测试柠檬醛在常压和不同真空度下浓度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柠檬酸的热敏特性,拟合了山苍子油的P-T关系,为提纯柠檬醛工艺条件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苍子油抗霉菌及抑制黄曲霉产毒的有效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平板法比较山苍子油及其柠檬醛等5种主要成分对8种霉菌的抗菌效力。结果表明,在培养基pH4.5时,其抗菌效力从强到弱依次为柠檬醛、香茅醛、山苍子油、香叶醇、芳樟醇、甲基庚烯酮。柠檬醛对5种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0%,而甲基庚烯酮对6种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在0.40%或0.40%以上。同时,在对上述6种试剂与黄曲霉产毒关系的实验中还发现,柠檬醛、香茅醛、山苍子油对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柠檬醛的抑制作用最强,可以减少85%的黄曲霉毒素产生。  相似文献   

13.
假性紫罗兰酮合成新工艺(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以AL-01为催化剂由柠檬醛与丙酮合成假性紫罗兰酮的工艺条件(催化剂和溶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柠檬醛纯度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寿命与再生.新工艺使假性紫罗兰酮得率提高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旨在提高柠檬醛含量的山苍子油真空精馏的条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正交试验法对柠檬醛和烯丙基丙酮合成假性烯丙基紫罗兰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分析和鉴定.  相似文献   

16.
ZrO_2/SiO_2催化柠檬醛MPV反应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浸渍法制备的ZrO_2/SiO_2样品的比表面积,ZrO_2的晶相、样品表面酸碱性质及其催化柠檬醛MPV反应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ZrO_2的负载量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350℃焙烧的ZrO_2/SiO_2样品,当ZrO_2负载量为6.37w%时,ZrO_2/SiO_2的催化活性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达到最大(柠檬醛转化率为89.3%,不饱和醇(geraniol+nerol)的选择性为89%).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以柠檬醛为原料合成蚜虫警戒素前体7,11—二甲基—3—亚甲基—6,10碳二烯—1—醇(4)以及中间体6,10—二甲基—1,5,9—十一碳三烯—4—醇(5)。  相似文献   

18.
假紫罗酮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固体Ba(OH) 2 作为催化剂,使柠檬醛与丙酮醛醇缩合反应制备假紫罗酮的方法。发现在体系中加入少量乙醇可以加快缩合反应的速度;加入微量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应的选择性,成功地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以水和苯作混合溶剂,以硼氢化钠作还原剂,采用相转移催化法还原柠檬醛合成橙花醇香叶醇,并对影响还原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找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用天然醛类——肉桂醛与邻氨基苯甲酸合成席夫碱及其锌配合物,并用红外、元素分析、测定结晶水等方法进行化合物表征.将席夫碱锌配合物用4种细胞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伤寒沙门氏、铜绿假单胞进行抗菌活性试验,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