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内蒙古县域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县域TFP增长总体水平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小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县域经济属于粗放式增长;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变动呈反周期波动,是导致TFP低水平增长的主要原因;县域TFP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西部县域差距高于东部.收敛性检验表明,内蒙古县域TFP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西部县域收敛速度慢于东部,说明内蒙古县域TFP增长将会收敛于各自的稳态水平,而绝对β收敛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计量经济学在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测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Frontier 4.1计算程序对中国1992--2002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测度.采用了利用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这一模型与传统的经济核算模型不同,它不仅将产出增长分解为投入增长和TFP增长,而且还将TFP增长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年中,服务业多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2.5%,这一贡献主要来自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产出增长函数模型,对云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经验数据进行估计,得出资本增长和劳动增长仍为云南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源,但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并对不同的时期分析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索洛余值法,结合C—D生产函数,测算资本、劳动、技术对龙岩市1978—201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龙岩市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本推动型,外延增长的特征非常明显,并且技术进步(TFP)贡献率和宏观投资效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龙岩市应通过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有效利用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和增加产学研投入,建立和完善创新协同机制等方式,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利用索洛余值法,结合C-D生产函数,测算资本、劳动、技术对龙岩市1978-201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龙岩市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本推动型,外延增长的特征非常明显,并且技术进步(TFP)贡献率和宏观投资效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龙岩市应通过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有效利用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和增加产学研投入,建立和完善创新协同机制等方式,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结果表明,制造业TFP实现了年均8.8%的高速增长。对TFP的进一步分解发现,其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而技术效率则以年均1.4%的速率抵消技术进步的贡献。通过对行业TFP的分解得出了更有意义的结论,总体上,国有或垄断程度高的行业在技术进步方面表现突出,但其技术效率的退化程度令人吃惊;竞争较为激烈,同时拥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行业技术效率改善明显,但技术进步表现不佳;进入门槛越低,竞争越激烈的行业,技术进步表现越差。  相似文献   

7.
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β收敛回归检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指数进行综合测算并分析其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的框架,对1993—2012年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时期建筑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4.6%,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技术效率则未有明显提升;TFP的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增长速度在2004—2007年处于最高水平,随后呈下降趋势;全国及东部、中部地区各省份之间TFP增长具有绝对β收敛,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收敛性则不显著;经济环境、行业科技能力、行业市场结构等3类因素的变动与TFP增长存在关联,其中,外资建筑企业比例指数与TFP增长指数具有最高的灰色关联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DEA 模型的Malmquist 指数方法测度了2000—2013年湖北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湖北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其增长率约为6.7%,且主要是工业绿色技术进步推动.然后选取2000—2013 年的统计数据,基于VAR 模型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湖北省工业绿色TF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对工业绿色TFP增长短期具有显著作用,长期趋于稳定; 产业结构及科研创新对于工业绿色TFP增长短期促进作用较弱,但从长期来看2者是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DEA方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测算,并建立国际知识溢出分析框架,检验了基于进口贸易和FDI渠道的国际R&D资本对中国TFP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国内以及基于进口贸易和FDI渠道的国际R&D对TFP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TFP进行分解,发现国内和国际R&D资本对技术进步促进作用明显,对技术效率影响微弱;人力资本对TFP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江苏省文科第一批次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率进行了评价,结论显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存在非DEA有效状态,技术进步是制约效率提高的核心因素;动态视角看,人文社科研究TFP指数近年来有所增长,但幅度不高,大部分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效率呈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1.
The most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is created by Robert. M. Solow, but it has some localizations and is not very precise in some sense. In this paper, we will classify all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to domestic part and foreign part.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 growth is decomposed into labor input, domestic capital formation, imported foreign capital form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TFP growth is again divided into scale economies, capital utilization, human capital, domes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effort, and imported foreign technology. In this way, foreign resources include imported foreign capital formation and foreign technology. By model and demonstration,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foreign resource to an econom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factor (especiall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大陆的31个省份工业部门在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出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纯效率的改善和规模经济这三个分解变量,重点考察了衡量工业部门创新能力的指标——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大陆各省区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在样本年间有所增长,并且这种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致的,相对于较高的技术进步来说,工业部门对新技术的利用程度较低,远未达到最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②各省区的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率总体上呈现倒"U"型趋势;③某一省份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和该省份的经济水平并不一定拟合。因此,政府应当在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出现技术进步率下降的背景下,及时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平稳推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应当提高企业对新技术的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3.
技术进步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及能源消费效率作用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GT方程和基于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测定法,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及其能源消费效率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重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能源的大量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技术进步对能源节约的效应微弱.重庆要实现能源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必须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及其对能耗的节约效应.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改进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技术进步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技术进步,劳动投入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云南省1991年至2015年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灾害数据,分析地震灾害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况.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证实了云南省地震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震级强度大,损失较严重,波及范围广的特征.同时经过分析得到了云南省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中部、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的分布特点.其次,通过运用岭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地震灾害对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随后,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政府投入的救灾资金以及地震发生的次数对云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根据计算的关联度大小进行了排序.最后,依据以上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为云南省未来的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6-2005年的江西贸易统计数据,实证考察了1996-2005年间的进口对江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对江西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不同种类商品的进口增长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分析视角,测度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口总体上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初级产品的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但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口有显著影响;工业制成品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继元 《河南科学》2010,28(4):485-490
从欠发达地区主体性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省城市经济区为例,运用经济学分析手段,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指出该地区发展的地方资源依赖性与产业同构性.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产业同构性与互补性辩证统一、空间邻近以及依托交通走廊的整合原则,将云南省8个基层城市经济区整合成三大经济整合区,通过城市经济区空间整合,云南省基本形成了以昆明为核心的三大增长轴,形成了内联外引的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并且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索洛的生产函数模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0-2003年间辽宁省全要素增长率,解析了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讨论了技术进步在辽宁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主要方式及其变化方向,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子分离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余值法”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因子进行了分离测算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增长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技术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位居第二,劳动增长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小。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投入增长,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相对较低,山东省经济增长是粗放型增长。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制约了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质量与经济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