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根据山西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多年运行情况,分析山西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原因,包括雷击跳闸故障、风偏闪络故障、外力故障、污闪故障等,并提出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架空线路传统融冰方法需停电作业的问题,对采用分裂导线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提出一种带电直流融冰方法,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以二分裂导线和绝缘间隔棒架设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利用ATP软件建立融冰电路的仿真模型,分析融冰电源的获取途径、安装位置和功率选取问题,以及融冰段内的直流电流对外部电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相桥式半控(全控)整流和直流发电机是获取融冰电源的有效途径;直流融冰电源装置安装在融冰区段中间位置最理想;融冰段内的直流电流不会流出融冰回路,对融冰区段外部线路电压和电流幅值及波形不产生任何影响,确保融冰线路在带负荷融冰过程中的正常、稳定运行,克服现有融冰方法中不能带电融冰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电网发生大面积冰灾情况时,多条输电线路存在覆冰故障隐患,电网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需要提前制定输电线路融冰方案,合理安排融冰顺序。针对此问题,分析输电线路覆冰继续运行给电网带来的停电风险,将与待融冰输电线路相关联的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展开,将传统削负荷模型改进后应用于输电网与变电站主接线的组合网络,建立断路器可靠性模型,计算靠后融冰线路因继续运行的电网停电风险;利用计及风速及降雨影响的输电线路覆冰增长预测模型,计算输电线路的覆冰率,根据覆冰率门槛值确定待融冰线路集,基于覆冰严重度模型构建系统全局的覆冰指数指标;综合考虑电网停电风险及系统全局覆冰指数建立输电线路融冰紧迫度指标,动态更新待融冰线路并决策融冰顺序。最后,以IEEE RBTS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刘东  陈宏志  杜松轩 《广东科技》2011,20(22):80-81
大规模的雨雪冰冻灾害将会造成电力线路和杆塔覆冰,严重时将直接导致线路断线、倒塔及设备跳闸等事故的发生,对电力系统危害极大。南方电网直流输电系统由于其自身的运行特点,当冰雪天气到来时由于大部分时间是枯水季节或低负荷方式运行,除对线路进行融冰加固外,还需要通过控制系统对直流线路进行融冰。本文通过对高肇直流控制系统融冰软件升级及试验情况分析,详细阐述了高肇直流融冰升级实施情况,为国内直流输电系统融冰升级实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电网是高海拔地区今后电网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的投运,我国已经步入了超高压输电时代.然而超高压输电线路建成后的检修问题是发展高海拔超高压电网必须解决的.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了现有故障检修、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三种检修模式在高海拔超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中的不足,应用现代堆修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靠性和状态的新型组合检修模式并进行论证,结果表明,该模式是适合高海拔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经济有效的检修模式.  相似文献   

6.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的工频电场及其影响(一)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为了分析进入城镇的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基于模拟电荷法,建立了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带避雷线)的工频电场数学模型.以单回三相输电线路为例,介绍了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下方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单回、多回线路在不同的排列方式、相序布置及高度下,对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分布的影响;结合环境评估标准,探讨了如何布置线路有效地减小电场.最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总结了减小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对所穿越地区影响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冰雪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现有的融冰技术无法实现不断电融冰作业;融冰作业时因断电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对于减轻输电线冰雪灾害的成效仍极其有限。为了同时实现输电功能和在线实时融冰功能,即不断电融冰作业,首次设计出同时具备输电线路导线功能和融冰线路导线功能的自融冰导线,并进行了试制。基于同轴电缆的电路模型,结合自融冰导线结构特点,建立了自融冰导线等效电路模型及其数学表达。针对自融冰导线的特殊结构和特定的输电融冰作业要求,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结构,提出了输电线路自融冰导线与变压器输出端特有的连接方式,形成了具有融冰加热电源功能的融冰输电变压器的设计方法,并确定了融冰输电变压器运行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成果为后续系统开展不断电在线实时融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整体的技术方案和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寒冷的季节里,配电线路往往会由于冰雪层的覆盖而导致供电故障的发生,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供电,不但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也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近年来,南方地区有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的天气,导致大范围的配电线路出现严重的覆冰现象,影响了用户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配电线路的覆冰现象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首先介绍了覆冰的形成和它的危害,然后针对常用的融冰技术之一——电流融冰法,从工作原理,应用要求等方面展开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邹振盛 《广东科技》2010,19(14):102-103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中,当雷击铁塔塔顶时,如果双回线路外绝缘水平相同,耐雷水平相当,两回线路将有可能发生同时闪络跳闸。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两回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降低双回线路同时闪络概率的方法,并校核了采用"差绝缘"后带电体在外过电压、内过电压、工频情况下带电体对杆塔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于电网输电线路的抗冰融冰技术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发生的电网冰灾案例,对于500kV电网输电线路中抗冰融冰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论述,以提高电网线路的输电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绝缘子直流污闪极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瓷和玻璃绝缘子的副极性污闪电压低于正极性电压,该现象被称作极性效应。硅橡胶合成绝缘子正被日益广泛地用于电力系统外绝缘领域,但迄今为止,对合成绝缘子直流污闪是否存在极性效应这一问题未作详细研究。该文分析了瓷绝缘子的直流污闪极性效应,认为绝缘子串上的众多金具是造成极性效应的主要原因;而合成绝缘子只有上、下两个金具,但形成的电弧数量较多,因此形成的均为无金属电极的非极性电弧,从而使合成绝缘子的直流污闪不具有极性效应。  相似文献   

12.
千山生物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鞍山千山风景区动植物资源及生态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共调查动、植物83种.其中植物32科,57种;动物26种(昆虫纲12科13种,占50%,其他为两栖、爬行、鱼类、哺乳类等).并对其生物学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提出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实施30年来,在实验动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工作的深入,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条例》在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修订《条例》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对规范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支撑科技创新,以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禹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贬谪诗人,贬谪使刘禹锡备尝忧患磨难,但也正是贬谪激发了他借文学创作抒发郁愤并与忧患抗争的动力和勇气。他不仅以巴山楚水二十三年的时间,刷新了中国文人遭贬期限的最高记录,而且以豪迈乐观的精神创造了贬谪文学豪健雄奇、冷峻犀利的崭新风貌,打破了贬谪文学沉湎于忧怨、孤愤的套数,开辟了贬谪文学写作的新路径。从他的作品中可以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综合发展规划是一个综合考虑企业内、外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企业重大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各种资源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作出具体统筹安排的综合发展纲要,它既是企业经营战略(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等)的具体落实,又是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行动纲领和基本依据。所以,科学、合理的综合规划,对企业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把系统动力学方法与线性规划方法相结合,探讨了炼油企业的规划与决策问题,建立了炼油企业生产经营规划决策模型,并设计出相应的软件,其成果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依据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这一经典文本.从卢卡奇、马克思和黑格尔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总体性的辩证法”由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并探讨“总体性”范畴的具体含义。文章认为“总体性”首先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性,即:部分在总体之中,又存留其个体性.总体具有高于部分的地位.部分只能在与总体的联系中才有意义。其次,“总体性的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写统一的辩证法.它仅限于社会历史领域,是研究社会历史中主、客体运动的概念。最后,分析论述了“总体性的渴求”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之间的关系.指出“.电体性的辩证法”是卢卡奇为了消解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世纪初的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民族语言存在着一致性和相异性。从汉英对比可以看出,一致性表现在概念的一致性,思维的一致性和句子结构一致性等。相异性表现在化和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气候不同形成不同表达方式、对句子成分不同认识导致句子结构差异、思维反应现实要素顺序不同导致词序差异、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篇章语义结构模式的不同等等。对一致性和相异性共时研究是对比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它对外语学习、外语教学和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矿物元素是动物体的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有着重要作用,矿物元素的吸收代谢与膳食纤维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结构的膳食纤维对钾、钠、钙、镁吸收的影响,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鼠(Rattus norregius)粪便中的4种矿物元素进行检测,比较2种预处理方法对矿物元素的提取效果,以及7种膳食纤维对4种矿物元素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法灰化-混酸消解更适合提取钙、镁元素,而酸法浸提适合提取钾、钠元素;膳食纤维对钙、镁元素吸收率的影响大于钾、钠元素,总体钙、镁吸收率显著低于钾、钠的吸收率;在钾的吸收率上,纤维素组和麦麸组显著高于木聚糖组、果胶组、菊粉组和魔芋组;在钠的吸收率上,纤维素组和果胶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对于钙的吸收率,木聚糖组和魔芋组显著低于纤维素组和麦麸组;镁吸收率果胶组和魔芋组最低,麦麸组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膳食纤维对矿质代谢有不同的影响,与麦麸相比,木聚糖和魔芋降低钙的吸收,果胶降低钾、钠、镁的吸收,纤维素和麦麸对矿物元素吸收率总体大于其余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应用负数的历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负数的认识和应用是数系扩充的重大步骤,负数的产生和应用不仅推广了算术的范围,而且为代数学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负数的国家,在《算数书》中就出现了负数概念及其加、减法运算,而在《九章算术》的方程章中则明确给出了正负数概念的定义和正负数的加减法则.印度人对负数的应用最早见于婆罗摩笈多的著作,他不仅给出了正负数的加减法则,还建立了正负数的乘除法则.一般认为,阿拉伯人不使用负数,但这似乎不符合东方人对数的概念的发展的认识规律.在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发现10世纪的艾布·瓦发在他的一种算术手抄本中应用了负数.本文对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应用负数的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三者都是在"负债"、"不足"等意义下引入负数概念的,但在应用上却沿着不同的途径发展.文章还对阿拉伯人较少应用负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