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了吊竹梅(Zebrina pendula Schnizl.)核型。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4。具有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对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7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未见次缢痕和随体。染色体的长度比为2.58,臂比大于2的百分比为0.25,属Stebbins核型分类的“2B”型。  相似文献   

2.
厦门港球型侧腕水母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报道厦门港球型侧腕水母的染色体制备方法及核型分析结果,球形侧腕水母染色体数目2n =20,可配成15对同源染色体:8对为中部着丝点(m),4对为亚中部着丝点(sm),1对为亚端部着丝点(st),2对为端部着丝点(t),其核型公式为2n=30=16m 9sm 2st 4t,NF=54,第2对染色体为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喜树染色体制作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喜树顶芽及新生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进行染色体制作方法的研究 并就喜树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喜树体细胞染色体为2n=44,其中正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6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1对,端部着丝点(T)为4对,其核型公式为K(2n)=44=2M+32m+2sm+8T,核型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益母草的核型,结果表明,益母草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0,核型公式为K(2n)=20=12m(2SAT) 8sm。均属中部着丝点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6对染色体具随体。并与已报道过的该种核型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餐条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肾脏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贵州境内的餐条的核型。根据对100个中期分裂相染色体的计数,结果表明:餐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8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13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无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染色体臂数(NF)90,核型公式2n=48,16m+26sm+6st,NF=90.未发现异型染色体对。  相似文献   

6.
采用尾静脉抽血法对斜带髭鲷厦门网箱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核型公式为2n=46=4m 8sm 6st 28t,染色体总臂数NF=58,与喻子牛等对青岛近海斜带髭鲷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通过对比发现厦门斜带髭鲷染色体2倍体数2n=46比青岛的少1对,但大型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数目又比青岛海域群体多出一对.从而推断斜带髭鲷厦门网箱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2n=46=4m 8sm 6st 28t可能是从核型2n=48=2m 8sm 2st 36t通过一对非同源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经罗伯逊易位,着丝点融合形成了一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而形成的,进而造成斜带髭鲷不同地理种群间染色体的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大花紫露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鸭跖草科)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种的染色体为2n=4x=24=20m+4sm未见端和近端着丝点染色体,也未见随体染色体.染色体属于对称型.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中国石蒜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根尖为实验材料,对安徽境内石蒜属(Lycoris Herb.)中国石蒜(L.chinensis Traub.)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它的核型变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石蒜的染色体数目为2n=16,为两型性核型,由6条V形大染色体、10条棒形(I)小染色体组成。按照Levan(1964)等的染色体分类标准,其染色体核型组成是2n=6m 10T,未见随体。它的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最短)为3.43,大于2、小于4;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0.625,大于0.51小于0.99,应属于Stebbins(1971)的“3B”型核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川厚朴新生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进行染色体制作新方法的研究,并就川厚朴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川厚朴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3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16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2对,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为1对,其核型公式为K(2n)=38=32m 4sm(2SAT) 2st.  相似文献   

10.
为燕麦种质的鉴定以及高寒地区裸燕麦的推广、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理论依据,利用根尖压片法对青引3号莜麦(Avena nuda L.cv.Qingyin No.3)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引3号莜麦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其中包括11对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和10对近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n=6x=42=22 m+20 sm(4SAT),其中第14、第16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青引3号莜麦染色体的核型属于2B型,这是一种较高级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石蒜单染色体的显微分离及体外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石蒜单染色体的分离及体外扩增的方法。石蒜根尖经卡诺固定液固定后,再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处理,制得标本,在倒置显微镜下,用自制的毛细管针挑取目的的染色体。将分离的石蒜染色体放入0.2mLEppedorf管中,经蛋白酶K处理后,进行DOP-PCR扩增,获得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扩增产物的长度大约为100-5000bp。此法为构建石蒜单染色体基因组库和筛选其特异性探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山东6种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山东6种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K(2n)=2x=24=20m 4sm,核型“1A”;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K(2n)=2x=16=8m 8sm,核型“2A”;白刺花(Sophora vicifoliaHance.)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K(2n)=2x=18=2M 14m 2sm,核型“1A”;有斑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pulchellum(Fisch.)Regd.)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K(2n)=2x=24=4m 2sm 6st 12t,核型“3A”;野韭(Allium ramosum L.)染色体数目为2n=16 1B,核型公式K(2n)=2x=16=12m 2sm 2st 1B,核型“2A”;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s Bge.)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K(2n)=2x=24=14m 10sm,核型“2A”。  相似文献   

13.
对苦参(Sophra flavescens Ait)。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K(2)=18=10m+8sm,核型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42%,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6M2+12M1。  相似文献   

14.
用石蒜科植物凝集素基因的保守序列为引物,利用RACE-PCR技术从石蒜幼嫩叶片中克隆出石蒜凝集素的全长cDNA,通过比较石蒜同其他石蒜科植物凝集素基因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发现石蒜凝集素基因编码一具有信号肽的前体蛋白,石蒜凝集素同其他石蒜科植物凝集素一样为具有3个甘露糖专一结合盒的凝集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丝石竹(Gypsophila oldhamiana Miq.)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为2n=34,核型公式为K(2n)=2x=34=32m 2sm,相对长度组成为2n=34=2L 16M2 12M1 4S,核型为“2B”型。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光果田麻(Corchoropsis psilocarpaHarms et Loes.)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目为2n=20,核型公式为K(2n)=2x=20=16m 4sm,相对长度组成为2n=20=10M2 10M1,核型为“2A”型。  相似文献   

17.
接骨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接骨草为实验材料,按常规制片方法,观察中期分裂相并进行显微摄影。染色体类型按Levan方法分类,其核型为k(2n)=34=18m 16 sm。根据Sebb ins的染色体核型的不对称类型,接骨草染色体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18.
采取常规根尖压片法首次对豆科锦鸡儿属云南锦鸡儿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云南锦鸡儿(Caragana franchetiana)为二倍体植物。其染色体数目2n=16,8对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6=8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为1.2,臂比大于2的百分比为0,核型类别属于1A型,为较对称核型。没有观察到带随体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中药月见草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俊英 《山东科学》2004,17(1):30-31
本文对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K(2n)=2x=14=14m(2sat),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6M2 8M1,核型为“1A”型。  相似文献   

20.
对鸭跖草属(Commelina L.)植物饭包草(Commelina bengalensis L.)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x=22=12m 8sm 2st,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2L 8M2 10M1 2s,核型为“2B”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