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薄层色谱法在天然产物的分离、跟踪有机反应、柱色谱分离预测试及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作为粘合剂,采用倾涂法制备薄层色谱板,考察了粘合剂浓度、吸附剂类型、干燥方式对薄层色谱板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将一定量的柱层析硅胶溶于0.4%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制成的薄层色谱板粘结性能好,分离效率高,制板时间大为缩短,为薄层色谱板的制作提供了一条快速、便捷、环境友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一种用纸色谱选择展开剂范围,薄层色谱确定展开剂,干层柱层析法提纯高分子显色剂的新方法.通过薄层色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提纯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一种用纸色谱选择展开剂范围,薄层色谱确定展开剂,干层柱层析法提纯高分子显色剂的新方法。通过薄层色谱,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提纯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萃取法、薄层色谱分离法及柱层析法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萃取后样品纯度35%,薄层板制备后样品纯度60%,柱层析后样品纯度86%。结论茶皂素的初步研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植物油非皂化部分的分离、鉴定和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冠果、威宁短柱油茶、油莎草、黄连木等植物油的非皂化物经硅胶柱层析或硅胶G离心薄层层析分离为四部分:烃类、三萜醇类、4-甲基甾醇类和甾醇类.三萜醇类、4-甲基甾醇类和甾醇类的乙酸酯用硝酸银-硅胶G薄层进一步分离.分离所得的多数个别组分采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熔点、比旋光度、红外光谱和质谱等进行鉴定.组分的定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照时基本符合.对采用的各种分离条件均加以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四种地格达类蒙药材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四种地格达类蒙药材的品种质量差异.方法:以甲醇、乙醚、石油醚为系统溶剂,用超声提取制备供试液,对它们进行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并对药材粉末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薄层色谱图中既有Rf值相同的斑点,又有Rf值不相同的斑点;紫外光吸收带形基本不一致,而且相对吸收度不同;红外光谱由于在4 000-2 000 cm^-1区域的噪音比较大,故取2 000-500 cm-1区域进行比较.结果,红外光谱吸收度和吸收峰位差别明显.结论:可以根据薄层色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对四种地格达类蒙药材能准确地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山核桃树皮中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1)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山核桃树皮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浸泡,乙醇浸出液用正己烷萃取后,制得正己烷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后,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了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鉴定,推测该化合物为β-谷甾醇,其含量占正己烷提取物重量的0.36%。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在药物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介绍了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在药物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主要的药物成分分析技术有:薄层色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紫外分光光谱技术、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层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能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富集,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狭基香茶菜干燥后经水提取、醇沉淀再经SephadexG-150柱色谱纯化,分离得到4种狭基香茶菜水溶性多糖ARP、ARP-2、ARP-3和ARP-4;采用SephadesxG-200柱层析,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证明为均一性多糖组分,用凝胶谱法测得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分别是42000、9400、34000和8700;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表明,ARP-1由L-鼠李糖、D-1葡萄糖组成,糖残基以α1,2  相似文献   

10.
采用柱层析、红外光谱(IR)、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析方法对进口农药广灭灵样品活性组分标样进行了提取与鉴定。  相似文献   

11.
用蜡膏稠化成品润滑油是生产烃基润滑脂的传统方法.基于对减压馏分油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分析,提出了直接采用减压馏分油制备烃基润滑脂的新方法,并制备出合格的烃基润滑脂.对制备烃基润滑脂的合理工艺流程及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工艺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纳米添加剂铁路轴承润滑脂摩擦试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铁路轴承的损坏主要是由于润滑脂的失效引起轴承各部件间的急剧摩擦,这直接导致抱轴的发生,严重影响铁路的安全运输。在4号锂基润滑脂中加入不同纳米材料,配制成不同比例的样品,通过摩擦试验记录试验数据,运用乏信息理论估计每组试验数据的真值,发现不同材料和不同比例的纳米材料作为添加剂对钢球的减摩效果是不同的,纳米氧化锆材料加入到润滑脂中的减摩效果是很明显的,纳米铜材料反而会增大摩擦,不适合作为润滑脂的减摩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铁路小油品管理现状,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探讨了小油品发放控制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电机轴承寿命主要受润滑脂寿命、工作转速与极限转速比的影响,而温度对润滑脂寿命的影响比较显著。为了延长电机轴承寿命及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应正确使用设备和采用合理的油脂及添加量。  相似文献   

15.
从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中分离、 纯化得到一种多胺类物质, 结构确定为精胺.  相似文献   

16.
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地概括了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对各种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特别强调指出: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在摩擦学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同时纳米摩擦学是目前和今后摩擦化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7.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表现出极好的摩擦学性能,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抗磨性能,适合在高载荷、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使用,在摩擦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纳米润滑粒子的制备和应用现状,概括了纳米润滑粒子的摩擦学性能和机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用电阻应变片法在滚动轴承上测试各种类型润滑脂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EHD)膜厚h_c。结果表明,h_c与基础油的粘度密切有关,且受到皂的类型及浓度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工况下适宜的润滑脂类型及其浓度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ZDDP+MoDTP)合成工艺,作用机理,并对其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测试。润滑性能模拟评定结果表明该剂极压抗展性能良好,是一种高档润滑油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关于从鹿茸(Cornu Cervi)的脂溶性组分分离鉴定得到胆固醇、十八碳酸乙酯和十七碳酸乙酯的报导。 1原料、仪器及层析条件 1.1原料 鹿茸系采用传统水炸风干法加工干燥的花二杠整支干茸(吉林省双阳县第三鹿场提供)。经粉碎,研磨,过60目筛。外观为棕灰色。 1.2仪器 Nicolet-5DX-FT红外光谱仪;FINNIGAN MAT-4510型色谱质谱联用仪(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