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活动的关联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4):69-71,74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审视翻译活动,把翻译视为交际的下义范畴,一种书面的言语交际形式,作为交际活动的翻译,当然要考虑原语作者的意图和译语接受者的期待,因此,译者应从原主的理解开始,从原语作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进行推理,并寻找出最佳关联,使译语的表达尽可能向原语的暗含靠近,让译语和原语在语用上达到最大程度的等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其指导下提出了可用于翻译实践的一些策略方法。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视作交际过程,既包含静态的代码模式,又有动态的推理模式。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在交际过程中寻找与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双向的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赵丽荣 《科技信息》2012,(9):254-254,245
根据关联理论的翻译观,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译者作为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协调人,既要推断出源语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意图,又要正确判断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及阅读期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使译语读者的期盼和原作意图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率先把语言学的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关联的翻译观,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译者应对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进行推理,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译语读者,从而产生最佳语境效果.只有原交际者的意图和译语读者的需求在认知环境的相关方面与原文相似,才是成功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关联机制指导下,译者在进行商业广告汉英翻译时,应寻求原语和译语的最佳关联,然后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将原广告尽量精确地传递给广告目标受众,实现广告主的意图,诱导消费者接受其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6.
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分析了满文谚语汉译文错误理解或偏差理解的原因,发现原文明示信息在译文中失去明示功能及译文明示信息激活不了译语读者的百科知识,是导致翻译中的关联缺失的根本因素,影响了译语读者的理解。为此翻译时要关注关联的重构,为译语读者搭建源语与译文的关联桥梁。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是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把言语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认为从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性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关联翻译理论是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把翻译看成是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本文阐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它对于古诗英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作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合作原则的角度论述商标的翻译。在商标的翻译中应遵循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以达到译语与原语的等值。只有这样商标才能产生良好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交际活动。广告作为一种以劝说、呼唤功能为主的操作型文本,其翻译应该更注重文化交流中的功能对等。研究表明:广告翻译中的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皆与源语、译语文本之间的直译有关,而重写是避免各类语用翻译失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时既要考虑译入语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又要尽可能保持商标原语的文化和意旨。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英汉商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关联,而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英汉商标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翻译的影响因素,合理采用语音、语义、功能、情感等方面的最佳关联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