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嗅闻对晒制前后山西老陈醋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基于保留指数、质谱、标准品,气-质联机共鉴定出8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相色谱-嗅闻鉴定出42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酚类、其他类。其中2种醋中含量较高的为乙酸、四甲基吡嗪、糠醛、糠醇、2,3-丁二酮等20种化合物,检测频率较高的为3-甲硫基丙醛、2-乙基-3,5-二甲基吡嗪、2-呋喃丙烯醛、香兰素、乙酸、3-甲基丁酸等16种化合物。从化合物种类看,晒后新出现了3-甲硫基丙醇、2-乙酰基呋喃、苯甲醇、丙酸等14种化合物,但有二甲基二硫醚、苯丙酮、丁酸、3-甲基戊酸、丁酸乙酯、2-乙酰基吡咯、5-羟甲基糠醛等19种化合物消失。从化合物含量变化看,晒后四甲基吡嗪、糠醇、苯乙醇、丙酸、乙酸苯乙酯等11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含量升高,而乙酸、糠醛、己酸、二苯甲酮等29种香气活性化合物的含量降低。总体上,晒制后有杂味的化合物种类及含量降低,而具有良好香气特性的化合物种类或含量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参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人参根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鉴定了脂肪酸中的19个化合物和挥发油中的46个化合物,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的相对百分含量,脂肪酸中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是2,2’-亚甲基双[6-(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10.56%)、1,2-苯二羧酸二异辛酯(6.52%)、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5.45%)和乙酸-13-十四碳烯-1-酯(4.14%).  相似文献   

3.
花梨木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加醋酸乙酯从花梨木木屑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认出其中的30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果显示花梨木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为β-桉叶醇,α-乙酸松油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甲基苯并呋喃,3-(1-甲酰-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甲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三子汤"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三子汤"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60种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7个组分.主要成分是3-呋喃甲醛、己酸、左旋樟脑、β-环柠檬醛、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己醛.  相似文献   

5.
草豆蔻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xhet提取器以乙醚为萃取剂提取草豆蔻中的化学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分离出的37种化合物中共鉴定了24种成分,占总量的62.16%.分别是棕榈酸、桉油精、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桉油精、α-水芹烯、3-苯基-2丁酮等,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2.3%.  相似文献   

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提取虎纹蛙肌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提取的风味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包括醛类、酮类、醇类、芳香烃类、酸类、呋喃类、酯类、酚类和含硫化合物等,其中醛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占总量的63.50%.3-甲基丁醛、己醛、(Z)-4-庚烯醛、(E,Z)-2,4-癸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苯甲醛、1-辛烯-3-醇、2,3-戊二酮、2,3-辛二酮、2-戊基呋喃、乙酸乙酯和二甲基三硫等可能是构成虎纹蛙肌肉特征风味的重要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浙江产石胡荽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41种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反武-乙酸菊花烯酯(42.18%)、4,4-三甲基-二环[3.2.0]-6-庚烯-2-醇(6.85%)、石竹烯氧化物(4.42%)、2-(2-甲基呋喃基)-5-甲基-呋喃(3.76%)、棕榈...  相似文献   

8.
对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Lour)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蓼蓝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112个成分,确定了4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2.37%.蓼蓝挥发油成分质量分数w大于2%的为:6-甲基-2-羧酸吡啶2.64%,2,4-二甲基环己醇2.32%,3-甲基苯甲醛6.27%,2-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26.64%,4-甲基-5-氨基乙烯基-6-羟基-2-羰基-3-吡啶甲腈2.26%,3-氨基-2-环己烯-1-酮3.24%,6,10,14-三甲基-2-十五酮2.0%,十六碳酸7.93%,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4.81%,9,12,15-十八碳三烯酸-2,3-二羟基丙酯4.31%.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2-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  相似文献   

9.
百里香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同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百里香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81多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68种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百里酚(36.08%)、1.甲基-3-(1.甲基乙基)苯(12.11%)、7,11-二甲基.1,6,10-十二三烯(6.88%)、2-甲基-5-(1-甲基乙基)-苯酚(4.86%)、桉油醇(4.21%)、1.甲氧基-4-甲基-2-(1-甲基)苯(3.78%)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金弹果皮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123个组分,经解析鉴定出61个化合物,其中倍半萜30个、单萜8个、二萜2个,分别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46.36%、8.87%和0.29%.分析结果表明,金弹果皮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12.75%),大根香叶烯D(12.30%),乙酸-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酯(6.46%),戊基环丙烷(5.10%),δ-榄香烯(4.52%),γ-榄香烯(3.77%),α-金合欢烯(3.60%),3-甲基-4-亚甲基二环[3.2.1]辛-2-烯(3.53%),广霍香烯(2.89%).  相似文献   

11.
山西老陈醋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山西老陈醋和其他种类醋的9种香气成分(乙醛、乙酸乙酯、乙醇、乙酸丙酯、3-羟基-2-丁酮、乙酸、糖醛、丙酸、2,3-丁二醇)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并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理分析.尝试建立了山西老陈醋香气成分测定与质量评价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划分为不同等级醋样的香气成分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食醋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多种市售食醋中的乙醇进行了定量分析。方法是在保留时间定性的基础上,用单点校正法进行定量。结果显示,在所测定的食醋样品中乙醇的含量一般在1.19mg/mL~3.37mg/mL之间,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9.7%,回收率为91.0%~104.9%。为研究各种食醋的香气成分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品风味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单介绍了目前广泛采用的食品风味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吸闻、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和动态顶空制样,举例说明了其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简易的顶空采样器。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多种市售食醋、酱油中的微量易挥发有机物进行了定量测定。采用待测样品做背景配制标准系列,以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为研究各种食醋、酱油的风味提供了可靠简便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主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世界6大蒸馏酒中香气成分分析及其对香气贡献的研究现状和进展。6大蒸馏酒所含的挥发性物质各具特色,特征香气成分也各不相同。如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2-甲基-1-丙醇等在多数中国白酒中有香气贡献;乙酸异戊酯、苯乙醇、乙酸2-苯乙酯、异丁酸乙酯等在多数国外蒸馏酒中有香气贡献。对蒸馏酒中香气贡献的研究主要采用气相色谱-嗅闻仪结合香味提取物稀释分析、香气活性值、香气重组实验和缺失实验等,确定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6.
电视连续剧《血色沉香》演绎了从民国十七年到"九.一八"期间,以镇江楚氏家族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与日本人以及日本买办之间进行的英勇顽强的斗争,反映了旧中国民族资本家充满血泪和悲壮的家族命运。剧中经久弥香的醋文化、救死扶伤的救生会、南北气质兼具的镇江人、山清水秀的城市山林风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对6个品牌的山西老陈醋样品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和氨基酸等主要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共鉴定出95种挥发性成分,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发现乙酸、苯甲醛、糠醛、2,3-丁二酮和四甲基吡嗪为5种主要的特征风味物质,其ROAV值占总体的96.74%。依据味觉强度值(TAV)评价山西老陈醋整体滋味,结果表明:乙酸和乳酸为山西老陈醋的主体酸,其TAV分别占总酸的34.03%和63.80%;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对整体滋味贡献较大,其TAV分别占总氨基酸的16.88%、21.34%、13.42%和18.37%。风味轮分析发现,酸香和烘烤香是山西老陈醋最主要的2个香味特征,其次为坚果香、奶香和甜香;酸味为主体滋味,苦味、甜味与酸味共同协和互补,并伴有少许鲜味。研究成果可以为山西老陈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及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福建产竹醋液(竹沥)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联用技术分析福建建瓯所产竹醋液 (竹沥 )的成分 ,从中鉴定出 46种有机物质 .其中 18种主要成分分别为甲醇 ( 3 .83%)、丙酮 ( 0 .2 1%)、乙酸甲酯 ( 2 .93%)、乙酸 ( 76 .97%)、丙酸甲酯 ( 1.5 0 %)、丙酸 ( 4.47%)、羟基丙酮 ( 0 .45 %)、戊酸 ( 0 .2 9%)、 1-羟基 -丁酮 ( 0 .32 %)、糠醛( 2 95 %)、1- ( 2 -呋喃 ) -乙酮 ( 0 .2 5 %)、苯酚 ( 1.15 %)、丁内酯 ( 0 .97%)、 5 -甲基 - 2 -呋喃 -甲醛( 0 2 9%)、对甲基苯酚 ( 0 .14%)、 2 -甲氧基苯酚 ( 1.13%)、对乙基苯酚 ( 0 .2 8%)、 2 ,6 -二甲氧基苯酚( 0 2 5 %) ,总计面积百分比为 98.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