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好氧法处理抗生素废水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3种好氧活性污泥法的试验结果,表明用SBR运行工艺处理土霉素、庆大霉素发酵废水可实现高进水浓度、高容积负荷的工程处理效果:处理工艺在连续曝气、连续进出水(即普通曝气法)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为79.5%(进水COD浓度537.4~663.1mg.L-1,平均出水COD为128.6mg.L-1);在间断曝气、曝气期内连续进水连续出水(即间断曝气法)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为72.7%(进水COD浓度537.4~1544.0mg.L-1,平均出水COD浓度为315.5mg.L-1);在间歇曝气、定时进水出水(即SBR法)试验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8.7%~88.4%(进水COD浓度1600~12000mg.L-1,出水COD浓度357.3~2500mg.L-1).  相似文献   

2.
氨吹脱/投炭SBR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氨吹脱/投炭SBR/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试验中研究了氨吹脱单元中pH值、气液比对氨氮去除的影响,探讨了投炭SBR单元中粉末活性炭浓度对COD去除率,进水氨氮浓度对氨氮及COD去除率的影响.全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D5、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9%,94.0%,98.7%,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的Ⅱ级排放标准.两级氨吹脱与投炭SBR组合工艺处理低有机物浓度的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pH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pH变化不影响有机物去除效果;氨氮(NH3-N)去除率随pH上升而上升,最佳pH为7.5;当pH在6.5~8.0之间变化时,总氮(TN)去除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但当pH值>8.2和<6.1时,TN去除效率有着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指定试验条件下,pH变化不影响有机物的去除;pH为中性或偏碱性的环境下,反应器对NH3-N及T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MBR系统出水、上清液以及CAS出水COD浓度均随进水COD容积负荷增加而线性递增,但递增的速率前者仅分别为后两者的42.1%和37.1%;MBR的COD容积负荷是CAS的3倍;进水NH3-N容积负荷、温度和pH值冲击对MBR出水水质影响不大,但低温会加速膜污染进程.MBR抗污染物负荷、pH值、温度的冲击能力显著优于CAS工艺.  相似文献   

5.
A/O MBR处理印染废水中进水pH值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系统考察了当进水pH值在5.0~9.0范围变化时,各反应槽的活性污泥对活性艳蓝KNR染料及COD的降解性能变化情况.从而探索出在厌氧与好氧微生物协同作用下,微生物对染料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性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进水pH值波动范围,为降低实际印染废水处理中化学试剂的使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当进水pH值为9.0时,厌氧槽对脱色率的贡献大于好氧槽,而当进水pH值在5.0~8.0范围内变化时,好氧槽对系统脱色率的贡献大于厌氧槽.进水pH值对厌氧活性污泥的COD的去除效果几乎没有影响,而中性及偏酸性的进水条件更有利于好氧活性污泥对COD的降解.在偏碱性的进水条件下,膜对可溶性COD的截流作用更明显.当进水pH值在5.0~9.0范围内变化时,由于厌氧槽的pH值都能够稳定在6.0附近,使好氧槽和系统出水的pH值能够分别保持在7.0和7.5附近,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对染料及COD的降解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用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研究了反应时间、进水CODCr质量浓度、进水pH值及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SBR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及待机时间分别为25 min、8 h、2 h、5 min、1 h,采用充氧泵曝气,曝气量7.5 L/h,进水质量浓度为2 600 mg/L(以CODCr计),进水pH值为7.0. 在此工况下CODCr去除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7.
王永华  刘楠 《科技信息》2010,(23):402-403
本文以实际设计中用到的AO与SBR工艺处理高氨氮污水为例,分别介绍了两个工程的进出水水质、处理规模、工艺流程及出水水质和运行稳定性等。实践证明两个工程在稳定运行时均取得了较好的出水水质,但AO工艺在水量较大时运行变的不稳定,分析发现其存在调节池调量能力较差、生化池污泥运行负荷高、曝气管容易损坏等缺点,这些均是导致其耐冲击能力差的原因;SBR工艺在进水氨氮超过300mg/l时,其运行能力也变差,在分析水质后发现,工程完全没有反硝化能力,即氨氮转化成硝态氮的形式被去除,这样造成了二次污染,将来需进行二次改造。  相似文献   

8.
水解酸化-SBR处理乳品废水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废水的试验研究.分析研究了水解酸化池内pH值与VFA,BOD与CODcr比值与CODcr去除率及氨氮随时间变化的相互关系;SBR池内CODcr与氨氮去除率和SBR池内溶解氧随时间变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解酸化和SBR池内降解速率常数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质量浓度为1 250-1 830 mg/L,水解酸化池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6 h,SBR在排出比为1∶2,最佳的反应时间为4 h,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SBR池内溶解氧的递变规律,得出SBR池供氧方式宜采用渐减曝气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SBR工艺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通过检测单轮高浓度有机物冲击负荷周期及其恢复周期过程中SBR工艺系统COD的数值变化,研究SBR工艺系统耐高浓度有机物负荷能力及冲击负荷对SBR工艺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SBR活性污泥系统具有很高的耐高浓度有机物负荷的能力,能够承受正常进水COD浓度10~20倍水平以上的有机物负荷,但不能承受超过正常进水COD浓度30倍以上的有机物冲击负荷。随着进水COD冲击浓度的提高,系统达到难降解COD水平的时间也随之延长;高浓度有机物冲击负荷在超出SBR工艺系统处理能力时,不是因为系统崩溃,而只是因为系统活性污泥无法吸收超过其处理能力的有机污染物而导致系统出水COD浓度的明显提高,在后续周期中,只要恢复正常进水,则系统又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两相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两相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过AMBR和EGSB反应器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1%,SS去除率达到67%;进水在产酸器AMBR反应后,pH值由6.8降至5.86,VFA由1265 mg/L升至3862 mg/L,酸化效果较好;经产甲烷器EGSB反应后,pH值和VFA分别为7.61和206 mg/L,产甲烷效果良好;经过后续工艺SBR处理后,出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针对焦化废水难处理这一难题,引入 SBR工艺(反应期缺氧/好氧相结合)来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 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是可行的.在试验中还考察了 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曝气时间、污泥负荷等对 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 COD为 650~ 1 900 mg/L,氨氮为 150~ 330 mg/L时 ,去除率分别达到 80%和 70%以上.经技术经济分析,每吨水处理费用约为 1.3元.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2,4,6-三氯苯酚(2,4,6-TCP)废水处理过程对污泥性能和菌群结构的影响,利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处理2,4,6-TCP模拟废水,通过逐步提高进水2,4,6-TCP浓度(10-50 mg/L)的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10 mg/L 2,4,6-TCP驯化的活性污泥可有效降解进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2,4,6-TCP,提高进水2,4,6-TCP浓度基本不影响污泥性能。当处理不同浓度的进水2,4,6-TCP的SBR处于稳定运行阶段末期时,污泥絮体中多糖和蛋白质含量随进水2,4,6-TCP浓度的提高而升高,脱氢酶(Dehydrogenase,DH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同样随进水2,4,6-TCP浓度的提高而升高。经2,4,6-TCP驯化的污泥中降解2,4,6-TCP的功能菌属显著富集,虽然不同浓度的进水2,4,6-TCP和不同的SBR运行阶段影响微生物多样性,但不同污泥中的微生物菌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通过逐步提高进水2,4,6-TCP浓度的方式驯化污泥可实现废水中2,4,6-TCP的有效去除。本研究的实施可为氯酚废水及其他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SBR法处理腈纶混合废水工艺条件,考察了腈纶混合废水先经超声波处理,再经SBR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为73.3%,BOD去除率为46.4%。采用超声波对腈纶混合废水作预处理,可有效降低腈纶混合废水的COD,NH+4-N,增加腈纶混合废水的可生化性。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提取蛇毒中神经生长因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处理对象,经混凝-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深度预处理后,改善了可生化性,CODCr降到2230 mg/L,BOD5/CODCr为0.26.随后结合加压SBR法进行生物处理,最佳组合工艺条件为:混凝处理的pH值为8,PAC浓度为150 mg/L;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条件为:H2O2的用量为20 ml/L,pH值为4,反应时间为60 min;加压SBR法处理的停留时间为8 h,处理后出水CODCr小于100 mg/L,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唐楠  王骁  陈非 《科技资讯》2010,(26):2-4
以人造板厂生产废水为实验对象,探讨利用微电解法处理木质素废水。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微电解是一种有效的处理该类废水的方法,COD去除率可达89.2%。微电解处理时废水的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还有铁炭比和反应时间等。最佳反应条件为:进水pH值在3左右,最终出水pH值调为8~9,温度为室温,铁炭比为1:1(100ml废水用铁量为5g),反应的最适时间为40分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缩写SBR)处理谷氨酸生产废水的操作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对进水COD为1500-2000 mg/L的废水曝气5-8 h处理后出水COD<100 mg/L,去除率为93%-95%,污泥负荷为0.64-0.7 kgCOD/kgMLSS且运行比较稳定.此工艺对COD浓度值变化有一定抵抗能力,在试验范围内,SO42-含量在1000-6000 mg/L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小,考虑到试验误差,可以认为基本不参与反应,对生物系统无影响.SBR工艺对谷氨酸生产废水的COD降解服从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7.
DO和进水pH值对短程硝化及半亚硝化出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温条件下(25±2℃),以人工配制的低C/N比废水作为处理对象,研究溶解氧(DO)浓度、进水pH值对序批式反应器(SBR)短程硝化运行稳定性及半亚硝化出水水质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控制DO浓度为0.3~0.8 mg.L-1,进水pH值为8.3~8.5能稳定运行短程硝化并实现半亚硝化出水.研究中还发现高浓度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对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都会产生抑制作用,其中当FNA浓度大于0.01~0.03 mg.L-1,AOB和NOB活性开始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解一好氧生化处理法(H/O法)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对聚酯工艺废水和氯化胆碱工艺废水的混合水样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废水经两种方法处理后均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EB8978-1996)。H/O法具有基建投资省、电耗低等优点,但由于稀释费用高,使用应用受到限制;SBR法稀释费用低,在无其他生活污水和冷却水稀释的情况下,采用SBR法在总运行费用上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