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科技快讯     
大豆全利用工艺及设备研制成功大豆全利用加工工艺解决了传统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大豆中脂肪和蛋白质兼顾利用的问题,可先取豆油,再将豆粕转化成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大豆组织蛋白、豆筋、“豆牛排”等。该系列食品口感筋韧、耐炖煮、无豆腥味、随味性强,可根据不同口味随意调,还可作为添加剂用于香肠、快餐罐头等食品行业的生产c由于采用大豆为原料的植物蛋白,因而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也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的开发成功为大豆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又一有效途径。(小几)新型杀菌粉研制成功浙江省舟山明日纳米…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代谢内分泌紊乱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所致,其特征性表现为高血糖和糖尿。医务工作者对糖尿病的防治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近年来在中草药及其成分用于防治糖尿病的研究方面甚为活跃。因为中医药学自古以来就有治疗“消渴症”的记载,现代医学已证明中医所说的“消渴症”就是当今的糖尿病。因此在世界性药学研究从化学药物转向天然药物的时候,势必将目光瞄准中草药这块宝地。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草药及其成分防治糖尿病的药理实验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郑磊 《甘肃科技》2006,22(12):203-203,235
目的:运用推拿手法防治小儿“咳喘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笔者对36例小儿咳喘症患者在未发作时采用穴位按摩治疗。结果:治疗后疗效达显效以上者占71.7%,总有效率为86.8%。结论:运用推拿手法防治小儿哮喘,能明显减少发作次数,缓解发作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理脾胃是中医儿科常用的治疗法则之一,也是中医治疗体系中一个独特的重要环节,常用于治疗小儿消化道疾病,其中尤以对婴幼儿积滞、疳症、和泄泻等症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系统学习祖国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证明,运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来治疗现代医学中的营养不良及消化不良亦同样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点滴体会,与同志们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保健,但是大众对饮食保健的认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食疗指导,常常走入极端化的误区。以寄生于中医学中的食疗实践难以满足大众的通俗易懂的食疗具体需求。我国食疗实践有必要上升到现代食疗科学的高度,建立系统的、适合大众的、符合现代食品生产特点的现代食疗科学。现代食疗科学适用于疾病初期食疗、辅助治疗、亚健康调理、大病的预防。建立现代食疗科学具有弘扬传统养生文化、引导正确的健康观念、防止国民走向集体误区等时代意义;现代食疗科学需要研究中医学中的现代食疗科学精华、现代常见病与现代饮食的关系、常用原料的加工方法和食用方法、各种食品之间的搭配效果;现代食疗科学应该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实践调研法、试验研究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化瘀疗法是祖国医学独特疗法之一,运用这个方法,可以治疗因瘀血引起的多种疾病。近几年更有发展,各地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脏、血管等疾病,并由此取得满意疗效,体得重视和研究。笔者为了交流经验,发扬祖国医药遗产,特提出下面三个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慢性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采食了被氟化物污染的饲料、饲草或饮水所引起的一种以“牙病”表现的慢性中毒症。病的特点是牙齿形成齿斑和过度的磨损,出现波状齿而发生咀嚼困难,营养不良,体弱无力,往往发生跛行,未老先衰,到冬季、早春缺草期间易爬栏不起而  相似文献   

8.
肝炎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流行性疾病。在我国,每年有近30万人口死于肝炎相关疾病。肝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现有的各种类型的肝炎药物疗效均十分有限,企求一种方法或药物解决其全部矛盾的可能性极小。在治疗上,中西医治疗各有特色。其中,西医的治疗重点是“抗病毒”,主要药物有干扰素以及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核苷类似物。  相似文献   

9.
从影响国内外大豆生产的病毒病害的发生、鉴定及检测、抗病机理等方面综述了大豆病毒病害的特点,提出了大豆生产上防治病毒病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异黄酮是以大豆为原料提取制成的植物雌性激素。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在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报道了国内外对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质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医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在食品工业中,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作为食品及蔬菜水果的保鲜剂、饮料的澄清剂,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添加于化妆品中,它具有保湿、透气、消除毒素、防紫外线等作用;用于医药中,它有降血脂、血糖、血压,治疗缺血性贫血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五味子21 a间在国产保健食品中作为原料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研发五味子保健食品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中1996—2016年已注册的保健食品信息,建立五味子保健食品专题数据库,分析五味子相关保健食品的功能分布、与之配伍的中药种类、频次、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地区分布及年代分布等.结果 1996—2016年期间含五味子的国产保健食品共有351个,涉及功能20种,配方原料数量最多6种,与五味子配伍使用的原料前5位为枸杞子、酸枣仁、人参、葛根、黄芪,功效成分涉及118种,申请地中前5位依次为北京市、广东省、陕西省、吉林省及黑龙江省.结论 含五味子保健食品的开发总量不足,档次较低,接近食品形态的剂型较少,没有形成基于五味子医药文化及民俗文化的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3.
花椒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调味品是食品的灵魂,凡是加工食品或烹调食品几乎都离不开调味品。花椒——"八大调味品"之一,它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花椒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推动营养型农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营养型食品的产业升级,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究我国消费者营养型食品选择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健康信念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消费者健康意识,以作物营养强化食品为研究对象,构建消费者作物营养强化食品选择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六个维度深入分析我国消费者作物营养强化食品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食品的购买意愿受到感知易感性、感知益处、自我效能和健康意识的正向影响,受到感知障碍的负向影响,其中感知益处的影响最大;感知严重性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该文从消费者认知和作物营养强化食品市场建设两方面提出促进作物营养强化食品市场顺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豆磷脂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SOD和脂褐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大豆磷脂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脑内S0D活性和脂褐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磷脂能提高小鼠在新环境中的镇静能力,显著增强小鼠的学习能力,但对其记忆保持能力无明显的影响;能显著提高小鼠脑中S0D活性,极显著地降低小鼠脑中丙二醛的含量,但对小鼠脑中脂褐素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大豆磷脂具有抗衰益智的作用,作为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硝苯吡啶、生脉饮联用治疗一例“冠心病并窦性心动过缓伴单源多发室性早搏”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急性斑蝥中毒的,临床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急性斑蝥中毒6例的,临床资料及查阅相关文献。结果斑蝥中毒引起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经综合救治,本组患者均获治愈。结论以保护多器官功能为主的综合性救治措施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对以姜黄、灵芝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药保健食品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对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30 000 mg/kg BW,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大鼠生长良好,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组织学检查等均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在试验剂量下,姜黄灵芝中药保健食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白毒伞蕈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至8月集中收治的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13例急性重症白毒伞蕈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3例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3例患者在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后,血液中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明显下降,其中BUN、SCr、CK—MB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除2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未坚持治疗自动出院、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0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重症白毒伞蕈中毒的救治,早期及时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可有效地清除和吸附血液中BUN、SCr、CK—MB、ALT、AST、LDH毒性物质,是避免白毒伞蕈中毒发生致死性肝损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维药恰玛古粉和蜜膏对辐射损伤防护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0Co-γ辐射制备小鼠损伤模型,总剂量6Gy,恰玛古粉灌胃给药,观察实验小鼠体重、外周血象、脾脏和胸腺指数以及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恰玛古粉对辐射后动物体重没有影响;恰玛古粉低剂量组对比辐射对照组,脾脏指数明显升高,恰玛古粉中、高剂量对动物免疫器官脏器系数没有明显影响,血小板有回升迹象。显示一定浓度的恰玛古粉对小鼠辐射后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伤具明显防护和修复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各组PCE微核率明显下降(P<0.05), 恰玛古粉和蜜膏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由此得出,恰玛古粉和恰玛古蜜膏抗辐射效果近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