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1998-2007年河南省城镇的非农业人口为特征量,运用级别分类、位序-规模法则、城市首位度指数和分形理论对河南省城市体系的规模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河南省城市体系首位城市的影响力不够,中间位序城镇数目较多,小城市人口规模低水平发育;规模序列结构的变化正处于波动起伏状态,属于发展的中级阶段;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属于位序-规模分布型,变化态势明显,但最大城市影响力仍需提高,没有形成稳定的过渡趋势.最后根据河南省规模序列的特征提出了河南省城市体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用地迅速增长,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规律有助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配置城市用地,促进城市体系协调发展.选择2000年~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结合分形理论,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以建成区面积衡量城市规模,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2)城市规模的位序-规模对数曲线呈平行向前推进趋势,城市用地规模总量增加,但城市用地规模分布Zipf指数呈上升趋势,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下降;(3)按建成区面积分类,超大、大城市的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中小城市;(4)不同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特征反映出差异性:4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Zipf指数始终最接近理想值1,表明东部地区高中低位次城市用地发展较为协调,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分布趋向于集中,高位次城市用地扩张明显快于中低位次城市,中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分布较为分散,但近几年高位次城市用地规模扩张趋势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描述--以山东半岛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形理论是一种从自然或社会现象本身出发研究其内部规律的理论方法,优于传统研究方法对复杂现象进行的简化抽象,更接近于实际.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可以用分形理论来解释其分布的均衡程度及特点,并进一步为区域城市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山东半岛为研究案例,利用分形理论的分维测算方法对城市规模分布进行描述,发现其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均衡。首位城市不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今后应进一步突出大城市的首位作用,稳中有升地发展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是优化城市化布局和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对推动城镇空间结构合理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将2016年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确定的42个区(县)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研究成渝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规律,运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系列结论。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属于典型的双核首位分布城市,成都、重庆作为城市群的两极,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大城市的聚集效应明显,两极的发展良好,城镇化率均远远超过四川省平均水平。四川其他城市发展较为落后,城市规模不大,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是城市等级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一区域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有助于认识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运用统计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线性回归拟合,发现山西省城市规模呈位序型分布,但却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在深入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对海南省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城镇体系中高等级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等级低,城镇体系结构不健全,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松散,人口分布均衡性差,人口集中向大城市发展,区域发展依靠首位城市的带动为主;城镇间的空间关系不够紧密,空间相互作用不强,但海南省关联维数D接近1,空间分散程度并不高;城镇间的交通关联度较高,交通优势明显;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了城镇体系的成长和优化.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形理论,借助Zipf公式分析了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认为,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且区域差异性减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趋于均衡;但首位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不尽合理.针对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问题提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构建城市网络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11个区县为例,基于分形理论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了其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城镇体系首位城市万州的垄断特征不明显,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分布比较均衡;城镇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空间关联程度一般.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从优化区域内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角度,提出了培育万州增长极、开发沿江城镇带、建设特色小城镇和完善交通与信息网络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是制定区域城市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方法 利用分维值的变化对陕西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现状.结果 ①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严重不均衡,满足首位型分布特征,首位城市的垄断性太强,中小城市的规模与高等级城市相差太大,并且存在城市规模等级的断层现象,②城市体系等级差异有减少的趋势.结论 继续强化首位城市的作用,加快宝鸡、成阳迈入特大城市的步伐,扩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省16个州(市)2000-2013年国内和入境旅游收入为基础,采用标准差、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和赫芬达尔系数对云南省旅游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绝对差异都在不断扩大,入境旅游经济相对差异比国内旅游更加明显;国内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型与集中型分布,正在向分散均衡型方向发展,但集中分布仍然很明显;入境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型分布,区域垄断程度高,发展很不均衡,但有从首位型分布向集中型分布转变的趋势。研究认为: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旅游配套设施、区位条件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吸血蚋类分类研究(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蚋类进行分类区系调查,初步摸清该自治区代表性地区蚋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广西6个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共采获蚋类18种,其中含有3个新种,加上前人报告但此次未采到的4种,广西共记载蚋类22种。结论:广西具有蚋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现状分析入手,调查统计了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成绩、身体形态、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和文化学习情况等.比较了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青少年冠军与全国青少年冠军散打战术、技术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队训练情况和广西青少年散打教练员情况.认为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竞技实力不强,和散打强省相比有较大差距,应当加强理论指导,加大投入,扎实搞好训练.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汽车图书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参考并吸收广东流动图书馆模式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改进并完善汽车图书馆服务体系及管理制度的措施,探索出一套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特点的流动图书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开放式服务的优势,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对传统服务进行的改革,探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实行开放式服务的经验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分析了中国目前城乡用地存在的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二调数据,深入分析了该研究区城乡用地的历史变化情况、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城乡用地的办法和建议,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区的城乡用地优化配置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提出了县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80个县、县级市进行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5年(2006—2010)来文献资源建设的管理与实践进行了综述,并对新环境下采购方式的变革、馆藏结构的调整与经费配置、特色馆藏建设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从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创新地方文献信息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实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科技体制改革十年里我区计算机科研与应用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科技在要有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的大环境中我区计算机事业再创辉煌的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广西田东县那板地区铝土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铝土矿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