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伽达默尔的三大阐释学原则:“视域融合”、“理解的历史性”和“效果历史”对翻译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研究者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中译本为案例,试图说明以下三点:译者带着“前见”进入翻译活动中,不同的译本是不同译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融合的产物;由于理解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的译本都带上了各自的历史视域;重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文学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而根据该理论分析可得出:理解的历史性视文本理解总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学翻译是译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的;视域融合是文本视域和理解者视域差异性的相互交融,文学翻译是译者努力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效果历史视理解对象为历史的存在,为同一文学文本重译提供了理论诠释。可见,文学翻译是特定历史背景下译者竭力使理解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相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伽达默尔首先将阐释学理论与翻译联系起来,提出译者的视域必须与原文,即作者的视域相融合,才能成功的完成翻译这项任务。本文从"视域融合"这一角度入手,以傅译《高老头》为例,简单分析了译者在"视域融合"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顺利完成翻译。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详解翻译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关系,指出各主体间最终的视域重叠部分决定翻译形态.在译者与作者视域重叠部分不变的情况下,与特定读者群视域重叠部分越小,译文越接近原文,越大,越偏离原文,由此产生从全译到变译的各种翻译形态,没有视域融合,就不具翻译性质,视域融合是翻译的绝对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5.
对视域融合理论进行了介绍,梳理了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视域融合理论经常被运用于解读中外文学作品和翻译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颇为积极的意义,但目前将视域融合理论适用于语言意义方面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基于视域融合理论,通过全面分析一则对话的语言意义,挖掘其潜藏的语言内涵,探析了该理论在现实语言意义理解过程中所具备的有效价值。  相似文献   

6.
叶海霞 《科技信息》2008,(9):163-163
本论文主要引用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视界融合”的理论,展示文学翻译中译文的形成是译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在“效果历史”中实现的融合。揭示了文学文本意义的自律性和开放性,文学文本阐释的动态性和循环性,给文学翻译及其评判标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译文和原文一样,是意义存在的方式,是一个提供交流和对话的不可能被穷尽的意义世界,译文是在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中重新再现了原文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原则,对理解的历史性与有意误读和视阈融合与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解析,可以解释翻译过程中理解产生的方式、过程和机制。理解和解释是建立在“前理解”的基础上,是解释者与被解释客体产生视阈融合的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也具有文本的开放性和译者阐释的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多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汉译本进行比较发现,同一首诗歌在翻译成汉语时有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各种译本之间的差异也很大,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第66首为例,从选词、格律、风格等多方面对不同汉译本进行研究,从诠释学的角度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分析,可见诗歌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的经历视域融合。正是由于不断的在前人的理解基础上和译者新视域进行融合,才使诗歌在翻译中产生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视角拓宽了应用型大学课程保障的基本思路,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大学课程保障应使教师队伍结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契合、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生产实践资源相融通、校企合作的教育制度与产业制度相对接。然而,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大学课程保障还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业发展机制不健全,课程经费不足、实践基地建设不到位,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激励不足、合作推进机制不顺等问题。应用型大学亟须强化“双师型”教师的选聘力度,构建教师实践技能发展机制;加大课程经费投入,统筹配置各类课程资源和服务;构建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完善校企共享共赢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积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此对“双创”人才培养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1+1+2+N”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大学科技园为阵地,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核心,推动“双创”人才培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理解是翻译的基石,文本意义的实现,既离不开文本自身,也离不开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阐释。理解不是消极的阐释,而是文本和译者之间的“视界融合”。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原文文本和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协调者。本文从分析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读者意图的关系入手,论述了译者对原文文本阐释的多维度性与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林语堂在《论语》翻译过程中努力实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视域"融合,将古代经典介绍给西方读者。指出:翻译活动中译者处于积极的主体地位,在注重原著作者的同时也应关照读者,以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的勃兴就时代文化和社会变革而言,自有其合理性,然而仅具有合理性,并不能为网络文学赢得应有的地位,网络文学要更好地生存,有必要敞开自己的视域,追求与传统文学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4.
西方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中二元对立模式深深地影响着传统阐释活动的知识探究体系。主体与客体、审美观照与作者意图、作品本文与“隐秘意义”等对立的存在就深源自这种影响。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以其理论的深广度揭示出传统阐释学的局限和弊病所在,是对传统阐释学的反叛与超越,它完成了诠释学从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转变。其中对阐释活动中“视域融合”的讨论极具启迪和理论发生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舞以中华民族特色为底色,富含深厚民族文化基因,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育作用。当代舞以现实生活为基调,以“非限定性”为表现形式,抒发现代情感、美感,通过舞蹈带来的艺术美来培养人、感染人。从美育视域分析当代舞与古典舞的时代特色、艺术特点,把古典舞“形、神、劲、律”神韵的四大元素融入当代舞中并使之吸收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深入融合,达到实现艺术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主体性是国内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论域。一般来说,译者的“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并且译者发挥主体性存在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在生态翻译学的视域下,译者主体性有新的内涵,即确立“生态人”的身份认同,自觉遵守“译者责任”伦理观的规范和约束,进而通过“译有所为”产出翻译价值,树立“尚生”的生态翻译价值观,发扬翻译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行为才开始受到重视,因此,进一步弄清何为译者“显形”、影响译者“显形”的因素以及译者“显形”的表现等问题,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译者“显形”的研究不能仅从译者自身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而应将译者“显形”与翻译标准相联系,既促进译者的充分“显形”,又有助于确立较完美的翻译标准,为翻译活动提供指导,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林译小说是林纾的主要文学业绩,也是其文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着多重身份:译者,读者,作者。林纾作为不懂外语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读者和作者的身份。结合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以林纾的读者身份为切入点,从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两个方面来探讨译者的读者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案例设计,对五育融合视域下体育课堂融合育人的内涵、教学策略及误区规避进行了研究。五育融合视域下体育课堂融合育人是指,以体育课堂教学为载体,融合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等教育元素于其中,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活动。(2)教学策略:优化体育教学目标范式设计,创设渗透式教学目标;强化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整合,形成嫁接式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联合使用,开展开放式教学实施;重视体育教学评价基本理论应用,开展结合式教学评价。(3)误区规避:体育课堂教学是融合育人的重要而非唯一载体;五育融合根据教情学情取舍而非刻意全部融合;体育课程的性质具有综合性特征但非综合课程;体育课堂教学要素无先后之分但应有主次之别。  相似文献   

20.
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区别于以往的一切诠释学,它不是去发展一种关于理解的方法和程序,而是从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和时间性范畴出发,去探究理解以发生的条件,阐释了“既往、现在和将来”在“现在”基础上的“视域融合”,说明了理解是对生活世界或历史意义的相对把握;它还恢复了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学理论,论证了理解是以语言为普遍媒介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